三天时间,看完《空王冠》。
忘记了第一次听说BBC2的这部剧是在哪里,最近又看到有人推,于是便找来一起看了。起初以为是普通的历史剧集,看了一半依然不明真相的我终于去查了它的来历。
这部剧集作为伦敦文化奥运的重点推荐剧目在2012年6月播出向全世界推行,内容围绕莎翁的三部历史剧展开,分别是《理查二世》《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
这部剧可以说是完全遵循了莎士比亚的剧本,连台词的韵味都如出一辙。显然,将剧本中的台词放在电影中,那些华丽的言辞不免显得浮夸,这一点也要归功于走心的字幕组,英文的原版台词中实在有太多现实中不常用的词汇和缩写,幸而有字幕组将它们恰到好处的粉饰到了刚好的程度。不过,一旦你认可了这种背景,把他当做一个展现欧洲中世纪历史的舞台剧来看,那又将是一份十分美丽的体验。
与圣人擦肩而过的感觉,让你觉得世界很小,而人始终是那么伟大的存在。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剧许是做来宣传英国历史的,英音发音真实纯正到听得耳朵要怀孕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实在是一种享受。
当然,这部剧的另外一个享受便是演员的选择,不光有新一代年轻颜好又各有成就的人气演员,更有大批老戏骨的参与,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代风华。
听说明年要出第二季了,新演员更是有卷福和莫娘的加盟,BBC总是给人惊喜,期待。
下面就分别说说这三部,且算是三部吧,一代英格兰国王。
《理查二世》
原谅我看到最后才意识到这是理查而不是查理,差点儿弄出大乌龙。
不了解历史的我先入为主的觉得既是历史剧,讲述的必定是一代伟大的君王,而本喵的表演从一开始便给人一种李煜(?)的感觉。
七分优柔,三分威严。
看过一半总算劝着自己相信本·韦肖就是来演绎这样一位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国王的,如此便觉得先前的表演简直是淋漓尽致。
总觉得自己在写这三部剧集的时候会用无数遍“举手投足”这个词。
好吧,给小本就用一颦一笑好了。
在理查二世的一颦一笑中,你可以看得出,他并不是没有野心的,他也是国王,他也有威严,他也知道头顶的王冠和手中的权杖的重量,他也清楚身后人对王位的窥视,但是他力不从心。
他看似表面软弱,贪图安乐,所以在听说他要亲上战场的时候,我心头一颤,总怕他抵挡不了战场的血腥杀戮。
可是我错了,我忘记了他也是一代君王,他也可以纵横沙场,为国平乱。
可是一切却都在他凯旋而归的时候变了。
我从未见过有哪位国王凯旋而归,从海上来,而迎接他的却仅仅几人。
场面太过凄凉,而理查二世却幸福的笑了,而后跪下亲吻自己的土地。
这一段是本喵在整部电影中十分惊艳的一处,另一处是他把王冠交给亨利的时候,这两处本·韦肖的演技实在让人惊叹。
理查二世征战归来发现整个国家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我记得很清晰的一句话,是说,如果他的身边还有能用的士兵,在国王这个神赋予的称谓前,都能以一敌十。
可是他已经没有一兵一卒了。
短短的十几分钟内,理查的情绪在悲喜之间来回转换了数次,最终不得不向现实低下了头。
一代国王的末路,那种凄凉,终于在他交出王冠的时候一发不可收拾。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原谅我又不能自已的想到了李煜。
我想说这或许算得上是一种话剧的魅力。
它可以尽情的用自己想要的华丽的辞藻浮夸的言语来表述自己此刻的心情,又让你觉得丝毫不违和,反而有种畅快的淋漓之美。此处描述为褒义。
而理查二世的死,被三支箭穿过身体,像极了当初的那幅画。这样的死法,对于一代君王来说,是否过于轻浮。
我打心眼儿里为理查觉得心疼,年幼登位,难以掌权,他也曾表现出一定的勇气和权谋,可是他的不宽容最终导致了全体贵族的反叛。
04年因出演《哈姆雷特》舞台剧一举成名的本·韦肖,表示《理查二世》是他最喜欢的莎士比亚历史剧作,能够有机会出演这个角色他演艺生涯中最宝贵和值得纪念的经历。
他做到了。
他不仅为观众演绎了一位英格兰国王的悲情人生路,更向观众们展现了金雀花王朝应有的文化与艺术的人文气质美。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我更愿将这两部放在一起讲。
《亨利四世》竟然分了上下两部来演,这是让我不得其解的地方,而后一想,作为金雀花王朝的毁灭者,作为兰开斯特王朝的开创者,这个承上启下的国王是该用大篇幅来描写。
老年的亨利再没了当年回归国土的英气,随着那英气一起没有的,还有助他登上王位的一大因素,也就是民心。
杰瑞米·艾恩斯来演亨利四世,总觉得有一代君王的铁骨与柔情,一个父亲对儿子和权利的爱。老年的亨利四世一面对权利的极端的不舍,一面在临终前再次想起理查当年对他的诅咒,这顶王冠的重量,是否胸中了然。
于是历史以惊人相似的步伐发展着。
波西一众意图谋反,但是他却没能成为第二个亨利。
与其说《亨利四世》是描述当年结束金雀花王朝的亨利四世的老年光景,不如说整个《亨利四世》都是在为《亨利五世》做铺垫。
汤姆·希德勒斯顿来演亨利五世,编剧选对了演员。
年少时放荡不羁的威尔士亲王,加冕后恍若两人的英格兰国王,抖森将亨利五世这个变幻莫测的君王演绎的很棒。
年少时混迹在廉价酒馆的哈尔,一身痞气,却又偶有藏不住的深邃的眼神。
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的历练对亨利五世来说是一笔巨大且无价的财富,普通王子终生都无法经历的生活,终生都很难参透的人心,却被哈利渐渐看透。
当然,这些他当年结识下来的人,在后来讨伐波西的战争中都加入了,并且获得了各自的爵位。此后决心改头换面的哈利虽然不再与他们来往,却在心里依然给他们留有位置,表面上看着不在乎,但是也会为了他们的死而难过。
从这一点上来看,哈利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他终其一生都在掩饰自己的内心克制自己的感情。加冕前,隐藏自己对父亲的担忧对国家的思量,加冕后,隐藏自己对过去人的感情。
可能他唯一没有隐藏的就是对凯瑟琳的爱情了吧。
亨利五世对法兰西公主求爱的那一段,汤姆·希德勒斯顿把那份小心翼翼,那份对结果的不安与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那份溢出的爱,演绎的栩栩如生。
毕竟是一副天生的好皮囊,怎么会有不被虏获的芳心。
再说回孤独,亨利五世的孤独显然在这两部剧集中表现出了很多次。
当他差一点要把波因斯当做朋友对他倾诉内心的时候,忽然意识到波因斯也同那些酒肉朋友一样在背后吹嘘他的时候,我看见了他眼中的落寞。
当他以为父王已死,一个人拿着王冠坐在空无一人的王座上,一瞬间哭了的时候,我看见了他眼中的凄楚。
当他远离军队的驻扎群,跪下来祈求上帝不要在此时追究父亲谋权篡位,为士兵求平安的时候,我分明看见了他肩头的重担。
亨利五世就是这样一个君王,他把自己的脆弱隐藏在了外人看不见的地方,让人觉得坚不可摧,锋芒逼人。
而这样一位韬光养晦,讳莫如深,以征服法兰西为毕生所望的君王,却又是一位极其短命的君王。
加冕两年后在阿金库尔击败了法国骑士团,八年后作为法兰西摄政而进入巴黎,九年后去世。
九年,在位仅仅只有短暂的九年,他却能够让法兰西俯首称臣,取得了中世纪任何一位英格兰国王都未取得过的军事辉煌。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不称之为伟大的国王,却又让人不禁感伤他的英年早逝,留下了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出生后九个多月即位,亨利六世登位得太早,无权也不懂权,以至于亨利五世征战一生的硕果在他这里丧失殆尽,进而陷入血腥的玫瑰战争中。
不知道这样的结果亨利五世要作何感想。
不得不说,天妒英才,亨利五世言语间的感染力是一位君王强有力的武器,他的意志,他的宏图,随着他过早的离去,变得越来越抵不过历史的洪流。
旁白说,请允许我跟你们一起做历史的见证,于是贯穿了《亨利五世》的始终。
莎士比亚在英国的文坛上算是王炸。不知怎么的就想到这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