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2018也已经过去了1个月,才想起,似乎对2017该有个交待。反馈是促进人进步的一大利器,反思过后,才知道,在得与失、爱与恨、坚持和放弃之间,在被时间淘过之后,哪些是真金白银,哪些是过眼烟云。
热爱:爱在当下!
什么才能算得上热爱?我想该是最后留在墓志铭上的东西。热爱很多时候是可以贯穿人的一生的,就像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当你投身于热爱的事情时,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完成时内心会莫名的喜悦和充实。当然,每个人对于热爱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时间一定是检验热爱与否的一把量词,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的2017年热爱清单上有4个关键词:写作、读书、思考、旅行。但取得的成果似乎让自己有些失望,作为重度拖延着+重度乐观者,这样的搭配很容易让我荒废了目标。不过虽然大目标没有完成,但每周还是保持着写作、思考的节奏,不得不感谢诗贤同学的陪伴与监督!
关于读书,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大部分是关于认知、工作、写作方法论相观的书籍,但各种知识在脑中没有形成体系,显得有些混乱。不能在关键时刻调用的知识,其实不算是拥有的知识,形成系统,并能付诸实践,才是关键,不然读书也只能是一场自嗨。
文化、小说类的书籍也有所设计,这些书籍重在品味和感受,以充实、熏陶内在修养。
此处有小诗一首,是我感受到的读书美妙:
读书
有时,是山峦
峰顶俯瞰
历尽人世红尘
有时,是骤雨
淋漓尽致
淬炼赤子之心
有时,是风
只是缓缓经过
扬起发丝
有时,是船
不问由来
度你到彼岸
更多的时候
是友
古今中外
名士人杰
对坐谈侃无隙
夜雨潺潺有风
低头读书
灵魂却在仰望
工作:有失有得
工作占据了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首先是值得被重视的。但我意外地发现2017年虽然写了工作一栏,但却是留白。不难发现,2017年年初,跌跌撞撞闯入传统媒体圈,对于未来,前途是白茫茫的,找不到很好的落脚点。唯一能够坚持的仍是文字和思考,但那时发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的文字会作秀,有的文字很浮夸,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只能湮没在角落,而我要锻造怎样的文字呢?
如果要对今天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只能说有得有失,房产是一个比较实体的行业,通过自己的工作,对它逐渐有了一些深入的理解。而对于记者这个职业,还是很有兴趣的,能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时间也相对自由。有时候甚至觉得可以磨练自己拖延的性格,这种需要风风火火的职业,有压力感,但也会促使人快速执行。
我向往着一份能像巴菲特那样能“跳着舞去上班”的工作,那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但也深知职场世界的种种艰难,钱是第一个拦路虎。90一代人,会过早地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但真正去践行自己所思所想、甚至为了梦想负重前行的却是寥寥无几。
我仍旧坚持要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人的经历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一想到这里,我就感觉没有退路,至少最开始没有能力直接找到能激发内在动力的工作,至少,要走在寻找的路上,我也还在路上。
生活:零零碎碎
说好的要运动,要减肥,却在冬天屯了一天的肉。对于我来说,运动并不是但为了减肥,对身体,对心理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运动会让人很爽,由内而外的爽朗。
说好的要存钱,呵呵,好吧,没有达到目标,但还是存了一丢丢,对于金钱,我似乎有了更大的格局以及更远的眼光,穷人总是在存钱,而富人却是负债,从而得到更有力的杠杆。钱于我终究是工具,而非是终点。
虽然有一点外协,但对自己的外貌、衣物,感觉还是不够关注。要不是天生丽质……哈哈哈哈,开个微笑,职场之中的确有一些时候,还是要注重礼节,像我这种想要有“大侠”风范的人,有一点格格不入。
做饭吧,也想过要满足自己的胃,但最后还是满足了自己的懒,尤其是在大冬天,还好找了一个超会做饭的闺蜜合租,嘿嘿嘿,满足了,很幸福。
新的一年,多投入一点时间在生活中,其实细细体会生活,会发现很多美好。
亲爱的人:那些让我“长生不老”的人
去年,和一波老友算算相遇的时间,一下就暴露了年龄。很多都认识十年了,从小玩到大的,甚至友谊都“成年”了!我还是那个重感情的人,因为其中有太多的温暖和幸福、痛苦与撕裂,可以体会。因为感情,我好想才真正活过。
朋友很多,源于珍视。其实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很逗比,也许是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吧,让情绪也开始飘飘然,朋友很像一剂长生不老药,我们渐渐老去,开始变得一板一眼,甚至有些世俗,但一旦碰在一起,就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让我们闻见青春的气息,依旧打闹大笑,肆无忌惮。
越长大,会发现,真正为你好,希望你好的还是爸妈。以前总是很鄙视啃老这回事,但后来发现,一旦遇上了什么事情,想着要依靠的还是爸妈,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终究要长大,甚至变得强大,才能在以后的岁月里,给爸妈更多的幸福。每个人都有努力的理由,无论是为了理想,还是一个人。
关于成长:接纳和抵抗并存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想象社会的种种复杂,出来之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比如以前在学校所反感的种种事情,在这个社会看来却视为平常,欺骗、压榨、手段、套路,无处不在。我尝试过抵抗,最后却还是被生态话。这说不上是成长。
其实负责社会的另一面还有丰富,如果你敢于去粗取精,在社会里,会更容易发现美好精彩的事物。对,社会很浮躁,但依旧有人能沉下心来,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一个人虽然奸诈,却可能也真的很有才华。这就是社会,如果我们单看一面,一棒子打死,就会忽视很多藏匿得更深的美好。
成长也许从来都不是变得复杂,而是抵达天真。看过了众多现象,就不必惊叹,去发现更深入,也更简单的人性,自己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