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首发简书,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10年前的一个早春,我签约当时全国地市级都市类报纸排名靠前的《大庆晚报》。初来咋到,摆在我这个“新人”面前的困难就是没有线索。
没有线索,采访和写作就没有抓手,即使你有九牛二虎之力,也使不上劲儿。
先于我来晚报的人,有的跑熟了线,有的包了片,如某记者跑工业,某记者跑农业,某记者跑法院,某记者跑公安等等。看到他们有的放矢的工作,作为后来的我,好生羡慕。
好在我认识《大庆晚报》的副总编辑曲大中老师,心里还算有点底儿。
曲大中老师是我的老乡,他曾经担任家乡《三江晚报》的一把手,被誉为办报专家。
他主政《三江晚报》的时候,我就兼职驻县记者,他非常看好我的文笔。
曲老师退休后被高薪聘请到《大庆晚报》。我能与《大庆晚报》签约,与他的力荐有关。
曲老师请我喝酒,还叫来好几个朋友。酒桌上,我流露出没有线索的苦衷。
曲老师说,你把酒喝好,线索就有了,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线索。
喝完酒,曲老师让我上了他的一个朋友的小轿车。他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我坐在了后排座。
曲老师扭头对我说,义耕(小区名)那地方有处“站大岗的”点,聚集着好大一帮出苦力的,他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本地人管他们叫“站大岗”的。你去吧,和他们打成帮,恋成块,写写最底层劳动者的故事。
10多分钟后,车就到了“站大岗的”聚集地,曲老师把我撵下车,他坐车走了。
我看到了眼前一帮“站大岗的”,其中男的多,女的少。他们都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有的蹲在地上大口抽烟,有的躲在墙角“斗地主”,还有的摆弄干活儿工具。
干活儿的工具非常全,大一点的有三轮车拉着的气泵、小发电机、电镐等;小一点的有刷涂料的滚刷,做木工活儿的刨子、线盒等。
这些人的自行车停放在人行道上,自行车的屁股上挂着一串小长方形白板,上面写着彩色的字:砸墙、钻眼、疏通上下水……
看来这些“站大岗的”是无所不能,没有他们干不了的活儿。
我凑到一个蹲在地上抽烟的人跟前,向他打听:“这么多人等活儿?”
抽烟人瞅了我一眼,没有吱声,旁边一个人用下巴努一下那个不搭讪我的抽烟人,冒出一句话:“他是哑巴。”
想不到,抽烟人“呼”的一下站起,冲着说他哑巴的人大骂:“你奶奶的,你诅咒谁哑巴!”
这时候,一个带鸭舌帽的男子走过来,他打量我一下说:“来新人了!”
我赶忙解释,我说:“我是记者,是来采访你们的。”
一听我是记者,“鸭舌帽”一瞪眼睛,身旁其他几个人也用奇怪的眼神看我。
“鸭舌帽”说:“什么?记者,我们找你们记者还找不着呢,你到好,送上门来了。”
“鸭舌帽”情绪激动,冲我一顿发牢骚,嘴里喷出的吐沫星子溅在我的脸上,他说:“上次来个记者采访我们,可把我们坑苦了。他在稿子里把我们这些‘站大岗的’写得可牛逼了,写我们一天能挣四五百块钱。
这可好了,我们再去给雇主干活儿,雇主往死压价,我们争执,雇主就说我们贪得无厌。其实哪有那事儿呀,我们累吐血一天也就挣个百八十块的。”
我说:“你们说的那篇稿子不是我写的,我来采访,是想写反映你们真实生活的一面。你们如果有困难,我还可以通过报纸帮你们。”
我说了半天,也没人听进去。他们一再说:“我们没啥可写的,也没啥需要帮的!”
没想到,采访“站大岗的”遭遇了这等尴尬。我掏出烟,点着吸了一口,寻思下一步该如何应对这个场面。
我突然想起,烟可以联络感情啊。于是,我给“鸭舌帽”、“哑巴”他们递烟。
“鸭舌帽”一看我递给他的烟是“玉溪”,脸上开始“多云转晴”,他羡慕地说:“记者抽的烟不错呀!”
转眼之间,我的一盒烟就成了唐生肉,然而,我的采访进行得并不理想。大家戒备心依然没有排除,有的不愿意多说话,有的说了,也是哼哼哈哈敷衍了事。
我不甘心,第二天早晨,像上班一样,再次来到“站大岗的” 人堆儿。
好家伙,比昨天下午热闹多了,像赶集一样,闹闹哄哄能有四五百人。
听说记者又来了,一名中年女士找到我,她说,她和另一个姐妹给一雇主干刮大白的活,讲好了400元钱,可是,活干完了,雇主耍赖,就给200元,剩下的200元不给了。她希望我能帮她俩要回那200元工钱。
我说:“我帮你们这个忙,如果对方不给钱,我写篇稿子登在报上,好好磕碜磕碜他。”
俩姐妹领着我去找那个欠钱的雇主,没想到,事情办得很顺利,欠钱的雇主一看记者找上门来,马上把拖欠的工钱给了。
雇主挠着头皮儿弄不明白 ,“站大岗的”路子挺野呀,因为这点小钱还搬动了记者。
大家也许能想到了,这件事之后,“站大岗的”就不拿我当外人了。他们主动接近我,有啥心里话也愿意跟我说,我和他们融为了一体。
有时候,他们正在接受我采访,突然,有人来雇他们干活儿。为了不耽误有故事的人挣钱,我跟着去了,还给他们当帮手,让他们继续给我讲那个没有讲完的故事。
我在“站大岗的”人堆里体验式采访10多天,收集了一大堆鲜活的故事。我把这些故事归类,写出20000余字的特稿,相继在《大庆晚报》重要版面推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业界高层和专业人士评价:晚报来大手了,这故事写得霸道,有血、有肉、有人性,堪称都市类媒体的故事采写典范。
曲大中老师表扬我,他说我写的故事鲜活、精彩,既出乎他的意料,又在他的想像之中。
他说我:“你是我所见到的最会写故事的人,毋庸置疑,你在晚报立下了标杆。”
我的体会是,在没有线索的情况下,体验式采访不失为好办法,而且也特别有效。
体验式采访,要事先做好策划,要针对那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人群,挖掘出他们背后的故事。
在体验式采访中,切莫走马观花、“不求甚解”,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