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螺~娜 坚持分享第919天 +72天 2020/2/24
我们说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但是人们往往会把问题和人混淆在一起,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人首先不好了,至少人感觉是低能量的,再解决问题肯定效果不好。
“问题外化”是叙事疗法的重要技术,是指在治疗时将人与问题分开,借此避免为当事人贴上负面的标签后,会消弱其面对问题的意愿与能力,同时拒绝当事人在“以我就是这样的人”为借口,进而学习承担改变的责任,能够帮助求助者修正自己与问题的关系以及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拿孩子来说,当我们把孩子当成是“问题”时,再来讨论,孩子就容易被贴标签、被评论、被指责,他的能量越来越低,谈话越来越陷入僵局,但当我们用“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的态度来和孩子互动,孩子在和我们对话时,就能站在一个有力量的位置,好好看待问题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时谈论问题的来龙去脉就变得生动而有趣。使用外化的语言,孩子不觉得我们是在指责他,也不会感到自尊被威胁,不会在我们和他谈论问题时感到压抑愤怒进而产生抗拒,从让孩子自己来评论与分析问题,找出自己期待的解决之道。
当我们把问题外化后,孩子和我们就可以像“侦探”一样,好好摸清楚问题的底细,也就是有机会可以好好的追踪问题并作出判断,理解问题到底从哪里来?问题到底想做什么?问题带来的损害有哪些?问题于什么通道找上门,当我们对问题的生命越来越清楚时,就可以找到面对问题的方法与力量。
问题外化还可以帮孩子找到许多故事资源包括人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