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密雷特
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名人推荐,因为一些书单,因为觉得火爆就应该好看的心理而去阅读一本书,而我拿起《岛上书店》这本书阅读时便是出于以上心理。说实话,如果不是出于它的名气,想要一探究竟为何会有“现象级全球畅销书”“25国读者含泪推荐”这样的评价,我想我是不会有阅读下去的欲望的,毕竟260多页的书籍,到80多页时才感觉开始起伏转折具有故事性。所以这个时候我是很佩服那些一开始未有推荐语就读此书的人,感谢他们的耐心才让一本好书没有被淹没。
但即使是如此,依然觉得封面的推荐词有一些言过其实,当然这并不只是针对这一本书而言,而是最近读的许多经典且颇负盛名的书籍都给了我这样的感受。我想这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而这两个原因恰好在《岛上书店》这本书里也正有提及。
第一个原因就像是书里作为图书销售的阿米莉娅所说的:“对某些客户,你得提一下这本书上是否有广告语,就是那些印于封底的来自成名作家的常常言过其实的赞誉之词。”所以不可否认,这是广告语,是为了促进销售而编撰的华丽语言,有这样“图文不符”的感受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另一点就是书中的玛雅去参加一个作文比赛,本来觉得自己可以得第一,但却落了个第三名,此时A.J(她的养父)对她说:“这种事情从来就不公平。人们喜欢他们所喜欢的,那样很棒,也很糟糕。事关个人趣味和某一天特定的一批人。”所以阅读这样一本描写人生的书籍,生活经历等极具个人色彩的因素对于是否能引起共鸣十分重要,这也直接决定了对此书的喜爱程度。因而有一些书,值得多次阅读,人生经历的丰富会有利于加深你对书籍的理解程度。毕竟,对于书籍的爱,可以是热情如火的一见钟情,也可以是温柔如水的源远流长。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自我的社会环境之中,觥筹交错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的孤独失意。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其实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其实孤单才是阅读最好的催化剂。当我们忙于世间繁琐之事时,又何有时间去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只有当一个人的时候,书籍才会是最好的陪伴,我们会在书中去寻找自己的影子,也会在书中看到那个自己梦想的自己,更会在书中窥探到世界的万般可能。
当寻找到共鸣的时候,那一刻的自己是欣喜的,因为突然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这样,在世界的一角有另一座孤岛在与我靠近。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小说,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有些人的生活活成了长篇,有些人活成了短篇,但谁的又不是烙上自己印记的作品集呢。长篇小说可能会冗长乏味,也可能意蕴深长。短篇小说可能饱含遗憾,也可能短小精悍。故事的结尾有时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
10月8日,杭州探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讣告称,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大伟因筹备公司上市事务劳累成疾,于9月25日在北京市宣武医院医治无效逝世,终年39岁。
读完这则消息,心有戚戚,董大哥的人生作品集就此完结,长篇还是短篇,各有说法,有遗憾有不甘,他在他的年龄做到了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事,但却输给了命运。
无法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休止符似乎是件遗憾的事情,但又好像戛然而止的音乐会更加地余音绕梁。其实也罢,认真地活每一天,与时光对饮,终有一天有那闲心诉说着岁月窈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