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打过无数预防针的她的12岁半,我一个中年少女,还是翻车了,我和她同样叛逆,她的叛逆来源于对游戏网络世界的渴望,不想被束缚的自由,而我的叛逆来自于对天生母职的抗拒,我也要做回少女的冲动。
我养育的是一个女孩子,但从体格到兴趣爱好,我似乎都是在养育一个男孩。从小就不希望用性别来限制她的成长,但也没把她往男孩子的方向引,但是不爱穿裙子,不喜欢留长头发的她,从小就玩得很野,就算膝盖上划出需要缝七针的大口子,也没流一滴眼泪。到了国外的国际学校,宽松的学业,大量的课余时间,没有得到母慈子效的温馨画面,每段时间都有一个痴迷的且和学习抢时间的爱好,在没拥有手机之前,是史莱姆,一种类橡皮泥的非流体物质,可以无脑玩几小时,美其名曰减压。也可以一天一部厚小说,如痴如醉。开始接触电脑以后,最开始是各种网络小请,始于修仙,终于恐怖小说,中间还插播过小黄文。比起同龄人,她拿手机的时间是晚的,但一旦到手,又是拿出誓与日月换新天的热情,一头栽进了那个浩瀚无垠的新天地。
网络游戏变成了第一大杀手,在游戏中顺便社交,同时还能带练顺便赚钱,满足了即时反馈,又有爆棚的成就感。对于一个即时行乐的人类,游戏的确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但是对于需要抓学习,考虑未来的老母亲来说,两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基本就是警察和小偷的关系,到后来小偷发现人身攻击警察,警察会伤心,会彻底不想管小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游戏时间,这一招屡试不爽,有一学期,因为她爸也一直不在,小偷将一个叫蛋仔的游戏玩到了极致,眼睛都不眨地花6000元压岁钱脸记录 ,继续买,还趁警察不备用警察手机里的钱直接转给小偷500元,警察想了半天破了案…最后以小偷怒摔了ipad为终点结束了疯狂的游戏岁月。
我在其间,看到了病态成瘾的疯狂,看到了人性中的恶,我意识到越是对抗,越是激发人性中恶的那一面,这不是我要的教育。那段时间,心里面是灰色的,用绝望,放弃这些消极的词汇一点都不言过其实,到目前为止,我理解的青春期,是逐渐强壮的身体,和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和父母权力的对抗,比狠,怎么样能利益最大化(游戏时间),怎么样来,强烈地猛增的荷尔蒙让她丝毫不会顾及长辈的感受 ,随时都是战斗的状态,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找寻边界的同时,也在不断突破极限。这段时间的她极其不稳定,她的攻击是爆发性的,火力很猛,但持续时间不长,但我如果陷于她制造的血腥场面,基本就掉入了她的陷阱,自怨自艾,找不到养娃甚至人生的意义。
在百转千回的伤心之后,我开始把她和自己隔离,不把她当成人生的KPI,不绑架希望给她,在她朝我翻白眼的时候,眼睛完全不望向她,这一招瞬间就能隔离伤害,眼睛望向远方,谁都伤害不了我。很多人说要和孩子做朋友,但对于两个核心利益完全不同的人,其实是很难的,河豚如果不煮透,你敢吃吗?我家的青春期娃就是河豚本豚,全身带刺,又圆又毒。每一次在难过的时候都在想,我为什么生了她?平静时又知道她可能就是上帝给我的一个课题,让我看到曾经的那个少年,我自己的影子,我越是讨厌她,就是不接纳现在的自己,虽然觉得小时候的自己比她现在乖百倍,但也明白现在的诱惑也是从前的百倍。
见天地见众生,说到底,育儿也只见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