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离开砾漠的时候,不安分的心又跳跃起来……
在课程最后一刻,结束圈的时候我说的是:
“引导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每一次都是朝拜。翻开书、打开笔记、拿着各种案例集“按部就班”的设计着自己不怎么擅长的工作坊,开着有些“生搬硬套”工具的会议。设计时谨慎,使用时退让,复盘时无助。连锁的反应让我在这门技术上精进的很“迟缓”。
而5天的TYD,看着Oscar在每一个领域都有的积累,带领着大家无私的贡献自己曾经踩过的坑;跟着志新老师边讨论边窃喜,要扛回去的宝贝实在太多;还有邢老师理性思考方式中每一次的信息输入带来不一样的视角;以及岩岩每次发言是热烈的情绪带动;妍妍的所谓“小白”但给出那么“专业”的建议背后,非常努力的沉淀;再有minmin老师无限遐想空间的“Small&Big”;最后是康康、草草的时时互动、联想、自省、觉察以及对于未来扎堆学习的规划……一娃老师的画作等以后,我反而开始有了坚持走下去的信心。
犹如远见迷雾中的山,突然变得清晰可见,山上的树木、山上的水流、山上的屋亭,且好似能听到山里的人的说话声、风声、水声。然后再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原来我早就已经在路上。
课程中,伍老师将系统的思维作为开篇,展开了一座虚拟城池。
【TYD的降龙十八掌】 (配图1-系统引导)
课程内容从策略和团队两个角度,18个模块切入。
18个模块,像“摩天轮”,在一套系统中各自独立、节奏一致;像也“乐高”,通用中还留有个性,自由组合。其中针对每一个模块,都做了引导工具的使用体验、工作坊的案例设计建议及学员间的深扎讨论。
其中对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波浪分析】,“感性”的现状分析、扫描团队的工具!
特点:动态的现状分析。在一个阶段内,通过“人、事、时、地、物、数据、行动”多维度,让参与者用MEWEUS的方式,展示自己对于这个时间段的深刻印象。让每一位成员能共同看到的不同维度的事实、不同角度的感受。从而让团队不仅仅只从数据、案例来做回顾,更能在共同看见“我们的历史故事”的过程中,闻味道测体温,感知彼此的温度。适合HRG、OD、业务Leader在做每季度、半年,甚至全年的业务回顾时使用,理性+感性的并驾齐驱!
然后是在【排九】,适用于深度了解、建立信任的场景使用
特点:是通过SPD的性格解读,根据自己的判断,️填写在性格模型的表中,然后通过排九的方式,看到每个人的不同,也看到差距本身会带来的行为上的模式及不可触碰的底线。适合新建立的团队、新更换老板的团队、协同部门之间、项目组内使用,也适合在闺蜜们、兄弟连中链接彼此边边角角的性格差异。对未来的沟通、配合都能有一定的帮助。工具有趣好用,物料简单~ 问题的设计、参与的人数、时间长度都可长可短。
最后介绍【7Cross 七个矩阵】
喜欢它的理由是:完善行动!聚焦!聚焦!聚焦!
日常制定行动计划的会议特别多,订完后期要跟进也挺“费时费力”,尤其是项目组制度的管理团队,各自有自己的业务要做,兼顾做项目,常常会碰到资源冲突、人力冲突、时间冲突等问题。这个工具方便在各部门、各团队、各人分别制定完成行动计划后,再做一次汇总对焦,并要求做优先级的排序。这个过程好似“锦上添花”,但实则“性命攸关”,当所有的计划,在“七个矩阵”上排列开来以后,更大的系统在未来的行动将一目了然,相互间是否会有干扰、促进,也将有机会在这个部分做最后一次调整。干脆利落!行动计划的七寸位!
适合需要制定计划后,再做一次聚焦!把行动落扎实!
好啦~~ 实在无法把详细的操作步骤做介绍的原因是,实在没有功力能整理。2019年希望能聚有兴趣的扎友,一起来️实践这150个工具~~!
感谢5天的陪伴~ 感恩有这样的缘分在此刻与之相遇! 未来上山的路,我们一同携手同行~ 也许去向不同的山头,但彼此心意相通。走向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自己吧~~
来自喜欢扎堆超过引导的 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