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 上海 June 10,2018
这周发了11条朋友圈,每一天都有在发,没有间断。有天实在想不出要发什么,就简单发了2个字留白。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每天保持日更的人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啊。
留白的那条朋友圈,很意外,因为留白,居然还有人评论回复和点赞。和大学同学也开始热络起来,也许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坚持了2周计划控打卡,渐渐体会到了日复一日的力量。我变得不再玻璃心,不再怕别人怎么看我。这一切力量的源泉都在依依的能量社群,大家一起讨论文案,一起每天收集金句,一起用自己的力量去慢慢影响大家。
在能量社群里,我开始了每日一问,吸引法则打卡。
依依群里这周搞了一次轻社群的裂变。很遗憾,我转发到朋友圈后,只卖了1个包子钱。
开始分析原因:
1.依依在我的朋友圈出现的次数频率太少,大家对她并不太了解。后面需要多曝光依依。做任何事情上都要有一个铺垫,重复传播。
2.现在卖课程内容太多,大家比较无感。
3.需要换圈子。
这周瑜伽课,坚持的很好。有天发圈练瑜伽的感触。从来不评论的杨老师也回复和点赞。特别开心。发与不发,都会有人在看。
有天回家晚,和行人碰撞,手指关节肿痛,第二天一早照样去了瑜伽房。健身会上瘾的事,不可思议的也发生在我身上了。
越来越喜欢练着的时候拼全力的流汗,练完以后听着优美的旋律放松入定,很享受。
心理学上把这样的状态叫做“state of flow”,心流。这种时候,整个人都完全投入在某一件事情里,仿佛除此之外的世界不复存在。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完全不会注意到周围的人和声音。这种“心流”的状态,会带给人极大的满足感。
有了运动,对吃也格外上心。俗话说:7分吃,3分练。
关注的211饮食法,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起来。从以前的奶茶到现在变着花样的花草茶,从以前的无糖不欢到现在尽量少糖无糖。
收到了从阿菜那里买的柠檬菊,酸酸甜甜的口感简直是太好喝了。模仿关老师的感知文案写一段:
打开罐子扑鼻而来的柠檬清香,凛冽清澈。
喝一口嘴里,轻快的柠檬酸,混合着浓郁的红茶香气和菊花的口感在口腔里跳跃,仿佛在山间被轻轻吹过田野的清风。
清爽无比,回味甘甜,生津止渴,清凉一夏。
而发朋友圈的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写字,生活,感悟,小确幸。
慢慢把早餐也列入进来,图拍的还不美那又怎样?平静接受自己的笨拙,尽快开始这个过程,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最近一直萌生想退出社群管理这块。本是兼职工作,占用了我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李笑来金句:注意力>时间>金钱。
儿子9月开始上小学,想集中精力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帮他养成好习惯,为今后打基础。有舍才能有所得。
这周在看《日日是好日》,讲诉是茶道带来的15种幸福,还没全部看完。
依依说:文字表诉完要句号,代表圆满。那么书也要一页页全部看完。
我忽然觉得我比从前更爱自己,比从前也更快乐。
关注内心,关注健康,关注家庭,关注孩子。希望我们无论几岁,都依旧美丽,都活得精彩至极。
一周一会,这是第四篇复盘文,谢谢观看。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