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人长期以来都是用明火灶做饭,从柴火灶、煤炉到煤气灶、燃气灶,所用能源从自然资源直接利用,到自然资源提炼转化,都是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其加热方式都是明火燃烧,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一方面起到了加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散失了大量热能在空气中。
因此,用明火方式加热,能产生大火力的同时,也污染了空气,增加了碳排放,同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谁会在乎呢,正如Michelle Nijhuis所说:比起每天绞尽脑汁攒钱买食物和燃料,这种身体上的不适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大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磁炉开始陆续进入中国,这跟国家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实行三来一补,吸引外商到大陆兴资办厂是密不可分的。随着一些港台企业和国内代工企业的助推,电磁炉因为其小巧方便,安全无明火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时,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
但因为是从外国引进,功率设计较低,初期的电炉本身技术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和设计缺陷,且国内诸多企业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加上元器件等品质存在诸多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电磁炉品质不过关,存在较大的电磁干扰、易过热、易损坏、火力不足、加热不均匀等问题,所以始终难以满足国人对炒菜锅气足大火力的要求。
直到今天,虽然电磁技术已经进入到高频半桥的成熟技术阶段,但延续了西方技术设计的电磁炉功率始终在2KW左右徘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几乎家家都有电磁炉,但家家仍然使用明火灶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传统电磁炉无法满足中国家庭烹饪对火力的需求。
进入到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流的扩大,进出国门的方便,国内有一些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家庭开始从国外或香港地区带回一些双头电磁灶,但基本上还是西方的设计和西方的技术,从理念、造型到应用方面都还是偏向于西式,比如:功率上还是2KW左右;造型上还是平头炉面;应用上还是使用平底锅以煎、炸、烘焙为主。对于追求西式生活、向往西方世界,以洋生活为荣的部分人来说倒还适用,但对更广泛的中国普罗大众来讲,却是贵而不实用。
随着国内一些企业的技术积累,有企业开始在商用电磁炉成熟的技术基础上研发针对中国家庭需求的智能型电磁灶,这种智能型电磁灶采用变频高频技术和半桥技术,区别于传统电磁炉的低频和单管加热技术,针对中国家庭需求,设计出在家用电路220V电压条件下稳定运行3.5KW大功率,相对于传统电磁炉的2KW功率,在加热火力输出上更加强大,且因为用大功率商用电磁炉的技术积累,可以在3.5KW的家用炉上完美实现变频技术应用,做到功率大却低能耗不耗电的效果。
在产品造型上,专门针对中国家庭设计出台嵌通用、单炉双炉,特别是凹面炉头采用圆底锅炒菜,加热面积更大,更均匀,火力更大效能更高,对比于63%的最优燃气灶的一级能效,这种智能电磁灶的热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理论值更可高达98%。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研发和技术更新,如今的红灶智能电磁灶已经技术成熟,造型成熟、应用成熟,在市场上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因为是自主研发和本土研发,智能型电磁灶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电磁炉,可以成功取代传统明火灶,成为中国家庭厨房的主流灶具,将中国家庭烹饪灶具真正从明火灶燃气灶时代带入到电力灶电磁灶时代,实现了中国家庭灶具由有火向无火时代的革命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