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奇葩说》嘉宾黄执中说过一段话:
“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困扰,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高情商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如沐春风,产生亲切感。
低情商的人,一张嘴就会令人厌恶,使人退避三舍。
这四种自杀式社交,有一个都会让你的人际关系陷入僵局。
01
把刻薄当幽默
著名主持人孟非说:有话可以直说,但应该知道分寸。
有时候你随口说的一句话,就会在别人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
你无心的一次调侃,就可能是扎在别人心上的一根刺;
你所谓的幽默感,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撕破了对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面子和自尊。
作家亦舒曾说:涵养与修养并非虚伪,故意使人难堪也并非直率,这里面有很大分别。
幽默,永远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让彼此感到舒适。
而不是披着幽默的外皮去挖苦别人,戳别人的短处,在别人的伤疤上撒盐。
把尖酸刻薄当作幽默感,轻则扫人兴,重则伤人心,还有可能让关系走到尽头。
委婉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彼此陷入难堪的境地,才能拥有好的人缘。
02
把指手画脚当热心肠
豆瓣上有一个话题:什么行为在你看来是情商很低的表现。
在精致利己、两面三刀、说话太直太硬等诸多选项中,“指手画脚”拔得头筹。
生活中,总有一批人常常打着“过来人”的名号,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
他们张口闭口就是:“听我说”“你应该”“这不对”。
别人嫌弃不已,他自己却得意洋洋。
想想看,那些一见面就催婚、催生的长辈,是不是被孩子悄悄屏蔽了?
那些总在干涉朋友选择、好为人师的人,最后是不是都没朋友了?
成年人的社交,最忌讳的就是干涉别人的生活。
你混得好,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你混得不好,巴拉巴拉说教只会显得自己层次更低。
急于指点别人,意在求荣,最终却自取其辱。
金维纯说:“我为凡夫俗子,不敢奢求为人师表,只要戒掉好为人师,便已功德无量。”
国学大师齐白石也从不自诩为行业标准,甚至还对自己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不要在别人的世界走来走去,不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收起自己好为人师的欲望,才不至于把朋友之间的关系搞砸。
03
把显摆当分享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老板因为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了,妻子也闹着要离婚。
相熟的朋友得知后,约了他和几个共同好友到家里吃饭,想让他开心一下。
前来聚餐的朋友都知道老板的遭遇,刻意对事业相关的话题避而不谈。
可其中一位吴姓朋友,因为最近生意红火,赚了一点钱,几杯酒下肚以后,就忍不住叨念起自己最近的营收,脸上写满了得意。
那位失意的老板听了以后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借故上厕所,一会儿又借故去洗脸,最后实在忍无可忍,猛喝了一杯酒,夺门而去。
冯骥才曾在书中这样写道:“低调,是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是为了生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在生活中,我们也总会遇到喜欢到处显摆的人。
显摆自己的幸福、显摆自己的财富、显摆自己的学识……
但过度地炫耀,只会引人不快。
卡耐基说过:“懂得收敛自己的光芒,避免刺伤别人和树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做人温润如水,和光同尘,关系才能细水长流。
04
把抬杠当讲理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三言两语,就能噎得人无话可说:
你说吸烟有害健康,他反驳:有人抽了一辈子,照样活到八九十。
你说趁年轻要努力,他嘲讽:呵呵,没有背景再努力也没用。
不管别人说什么,这帮人总是习惯性唱反调。
他们自以为伶牙俐齿,颇有见解,但在别人眼中除了刻薄,就是戾气。
李雪琴曾在一档节目中,建议广大学生:没有热门的专业,就选热爱的。
嘉宾许天奇跳出来反对:还是得选热门的。
李雪琴不得不重申:我是说在没热门专业可选的情况下,尽量选热爱的。
结果许天奇还是不依不饶:“那也不是选热爱,而要选喜欢的。”
现场气氛一片尴尬,所有人都明白李雪琴说的“热爱”,跟他说的“喜欢”,本质上是一个意思。
弹幕里有句评论:“我以前有个朋友也这样,现在已经不是朋友了。”
抬杠的人总想在关系里争个高下,这样很容易输掉了长久的关系。
谁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三观,抬杠只会让关系怨怼丛生,让自己心力交瘁。
正如企业家尹明善曾说:但凡遇到点事,都要辩个输赢,你不苦,谁苦?
事事反驳,处处抬杠,长远来看,就是在自绝后路。
中国有句老话:嘴上带尺,脚下有路。
高情商并不是人们表面上理解的能言善辩,反而是在言语上的约束。
不肆意开朋友玩笑,不干涉对方的生活,把控交往的度,才能让感情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