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仔细品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著作《致教师》。开篇一首小诗《我是教师》就使人耳目一新。教师不是园丁,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是春蚕,教师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细细品读《致教师》一书时,发现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枯涩的专业术语,全书由一封封回信组成,其间充满了真诚与感动。朱永新老师把自己对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与每一位教师分享,把自己对教师、对教育的热诚与挚爱向每一位读者传达。于我而言,除了收获满满之外,更多了一份思考与坚定。
我常常为班里的孩子性格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而烦恼,但读了朱老师的这本书使我改变了看法。“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作为教师,就一定要相信每个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还没有‘开窍’,一定是时机还没有成熟,或者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打开他心扉之门的钥匙。”孩子天生性格迥异,拥有着无限潜力,谁也无法预料明天的他会带给你怎样的惊喜。有时不妨退出教师职业的框架,静静地呆在一个角落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太多的闪光点,是你从未知晓、未曾想过的。
有的孩子善于表达,总是迫不及待地告诉你有关他的一切,让你对他印象深刻如小瑜;有的孩子善于表现,总是按照你的意思做好一切事务,让你肯定他的能力,然后委以重任,就如我们班的小能豆儿彤彤;有的孩子善于沟通,总能与班上每一个孩子愉快地相处,让你放心地把班级管理的事情交给他,就如稳妥的妮妮;每每谈到这些孩子,总让我们赞不绝口,引以为傲。但也有这样一些孩子,不爱围在你身边,问你这样、那样;不愿有事没事地凑在你身边,说要帮你干这干那;也不喜欢和大家聚在一块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总是那么不起眼,不能引起你太多的关注。可当你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时,你会发现那些安静内敛的孩子,虽不会太多言语,却会细细思考,用心去做每一件他觉得有意义且是他能力范围内所能承受的事情,就如安静的菡菡和奕茗。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他们带着纯真与真诚来到我们的身边,把世间最好的爱给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异,而去否定他的一切;千万不要因为同一个问题讲了多遍,他还不理解,而去质疑他会故意和你作对;千万不要因为他偶尔犯得一个错误而对他失去信心,不再信任……多给他些自由、时间、空间,他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他会创造出令你惊讶的辉煌,就如豪豪和东东。
朱永新老师在书中提到“其实,最好的教育是不教之教,是帮助每一个人认识他自己,成为他自己。就如教师就是教师,他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中,路靠自己走,最后成就人生的人只能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我想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尽自己所能陪伴孩子,静待种子发芽、花朵盛开、果实成熟,坚守这片未被污染过的圣洁之地,做孩子童年世界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