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第七卷:“钻石宝地”第一章,说的是本书作者外出旅行中向导老人给他讲的故事,并对他说只有“特殊的朋友”才能听到。
向导说,古时候,在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波斯人,叫阿里.哈菲德。阿里有一个很大的农场,有果园、田地和花园,他还借钱给人,收取利息,他因富裕而知足,也因知足而富裕。
一天一位来自东方的僧侣来拜访阿里,给阿里讲述世界形成的过程。他说这个世界的最初是一团雾,万能的神将手指插进这团雾里,慢慢向外搅动,越搅越快,最后把这团雾搅成了一个结实的火球,然后火球在太空中滚动,边燃烧边滚过其他的一团团雾,火球四周的水气逐渐凝结,直到大雨滂沱,一滴滴的落在高温的地面上,外面的壳也慢慢冷却。后来里面的火冲破了外壳,耸起了山脉、丘陵,形成了山谷、草场,就这样产生了我们这个美好的世界。然后熔解的物质从火球里冲出来,迅速冷却变成了花岗岩,随后冷却而成的是铜,然后是银,接下来是金,金之后,钻石也形成了。
僧侣说:“每块钻石就是一来凝固的阳光”。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也是正确的,因为钻石其实就是太阳的碳沉积而成的。
僧侣又告诉阿里,如果他拥有拇指大的一块钻石,就会富可敌国,随时可以买下整个国家,如果他拥有一个钻石矿,他就能凭借这笔巨大的财富,让自己的孩子们登上王位。
听了这个钻石的故事后,阿里.哈菲德知道了钻石价值连城。
第二天清早,沉浸在梦乡中的僧侣被阿里摇醒,阿里急切地说:“请你告诉我哪里能找到钻石?”
……
于是阿里卖掉农场,还赎回了贷款,将家人托给个邻居照管。在一个迷茫的清晨就上路去寻找钻石了。
……
寻找钻石的过程很艰辛,最后变成身无分文,衣衫褴褛,困苦不堪,有一天他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两边悬崖壁立,大浪毫不留情地向他打来。
这个可怜的人在寻找钻石的一路上饱受苦难和打击,早已奄奄一息,面对这样苍凉的景象,他抵抗不住一种可怕的冲动,并跳进了迎面而来的潮水中,淹没在浪花翻腾的波涛之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故事的主角死了,应该结束了吧。没有,老向导接着讲故事的第二部分,仿佛中间没有停顿过一样。
一天那个买下了阿里农场的人,牵着骆驼去花园里饮水,园里的小溪很浅,当骆驼将鼻子伸到水里的时候,那个人发现小溪底部的白沙子闪耀着一道奇异的光芒,顺着这道光芒,他从白沙子里扒出一块黑色的石头,黑色的外表掩盖不住他,耀眼的光芒光彩炫目。于是他把这个石头拿进屋里,放在中央的壁炉架上,后来就完全忘了这码事。
没过几天,那位僧侣来到阿里的农场拜访,一进门,就看到了客厅壁炉架上的那道闪光,他冲过去,喊道:“这是钻石!难道是阿里.哈菲德回来了?”
“啊,没有,阿里.哈菲德没有回来,那也不是钻石,不过是块黑石头,就在我们家的花园里找到的。”
僧人说:“我向你保证,那就是钻石。”
然后,两人一起来到了花园里,用手在白沙子里发掘寻找。天哪!他们居然发现了一块更有价值、更美丽的宝石。
老向导还说:“戈尔康达钻石矿就是这样被发现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钻石矿,胜过金伯利。英王王冠上的柯依诺尔钻石、俄罗斯国王皇冠上的奧尔洛夫钻石、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全是从这个钻石矿中挖掘出来的”。原来,老向导讲的不只是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
老向导接着又说:“如果阿里得到消息后能先待在家里,挖一挖自己的地窖、麦田、花园,而不是盲目的往外冲,在陌生的地方,寻寻觅觅,历经艰难困苦、饥寒交迫,以至于最后绝望自杀,他就会拥有自己的钻石宝地。啊!他的农场每一英亩 ,每一铲土后来都挖出了钻石,这些钻石镶嵌在了国王和皇后们的桂冠上,如果是这样的结局,该多美好啊”!
我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向导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留给“特殊的朋友。”
财富其实离我们不远,我们缺少耐心,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以及脚踏实地苦干加巧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