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至25日,2017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创建于1970年,这个全球首屈一指的艺术展会呈献了242间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艺廊,以及全新策展展区策展角落。而我,也从中找到了对艺术的新乐趣。
现当代艺术对大多数人而言,终究有些抽象。所以观展归来许久,感触良多却迟迟不敢下笔,怕太过外行的解读让世人笑话。
以前看的艺术展基本是逛街时的随性浏览,但这次,几大因素加在一起,让我得到的滋养尤甚。
如果你希望在下一次看展时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试试以下几点:
1、坐标HK:这是我头一次“远赴”香港看展,也是头一次看付费展览,自然有些新奇。
2、准备工作充足:由于之前没去过香港看展,在网上做了不少准备功课。因其国际属性,甚至有组织专门举办展前预习小组!我提前一周左右通过豆瓣加入了一个参展商组的微信群,不仅可以了解展会的最新进展和全方位解读,更收获了他们提供的免费导览服务,很赞。
3、输出目标: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让我了解到这次展览的高规格,也就逐渐萌生出写一篇的想法。带着输出的想法去观展,就好比“带着问题听课”,效率自然提高一大截。
4、公司报销:感谢领导的开明,看这种级别的展览真的是提高审美素养的好办法。心里有占到便宜的侥幸(门票网络预订250港币,现场排队购票300港币),也在想着回公司会不会被领导提问,看展时自然认真了些。
让大陆人震惊的香港艺术气氛
这次艺术展于周三开幕,在我去的周五之前,已经有很多好作品被买走了。温馨提示,看展要趁早!
周五去的我,由于之前没在网络订票(网络购票比现场买票便宜50港币),只好现场买票。14:00-21:00的展,我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快到一点钟到的香港会展中心。结果去了才发现,排队买票的队伍早已能环绕大楼一圈,还有不少推着儿童车的妈妈和老人!中段居然还有牌子提示“此处距离售票处还有1小时”!要知道,在深圳,会展中心的艺术展免费都没几个人看!深圳与香港,毗邻而居的两颗明珠,却在文化氛围方面有着如此之大的区别,惭愧惭愧。
当然,很多跟我一样的外地人前来看展,以致观众众多,也是一个因素。但是当你走到展厅里面,面对清一色的外国参展画廊,你便会看到,跟他们用英语侃侃而谈地交流画的思想与合作的多为港澳人士。大陆人包括我在内,更多的则是走走看看拍拍照,针对感兴趣的作品主动跟展商交流的少之又少。
参展游客在我心中的最亮点,是一对外国母女。在一幅五彩斑斓的太阳花画作下,母亲领着大约四五岁的女儿,拎着一些画画工具,直接坐在旁边的空地上临摹,边画还边向女儿解释着什么。某些作品由于特殊的工艺不好临摹,母亲也会仔细跟女儿讲解。偶尔遇到有人想触摸,她会很自然地说“No Touching”。——私以为,这才是润物细无声的、令人感动的素质教育。
为什么我们看不懂现当代艺术?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幅作品也会生发出不同的理解,哪怕再粗鄙。我觉得,现代人看不懂现当代艺术,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没那个闲心”,毕竟感受一幅艺术作品的美并不能带来当下立判的收益。他们会给现当代艺术贴个“抽象”的标签,每每遇到就强势拒绝。其实呀,哪怕在一幅画前驻足15秒钟,仔细体味,都能有自己的收获。
那些不可名状的美,我拍了178张照片来记录
艺术可能是小众的,但美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