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古典的超级个体的逆境中问自己四个问题,感觉主要是让自己接纳自己,鼓励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在逆境中,负面的评价或者语言会遭受很多,其实真正打败自己的,不是别人的话,而是你相信了别人的话,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进而自己折磨自己。
所以在逆境中,一方面需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一方面需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接纳这些情绪,和负面情绪好好呆在一起。如果可能看到负面情绪背后的转机,那会更好了,这也是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财富。遭遇逆境时,不妨想想这四个问题。
你经历了什么?
你学到了什么?
你哪些地方做得不错?
你如何让这个失败成为转机?
古典部分文章摘要
今日新知:
1、改变“自我对话”:最有效的方法是“觉察”和“提问”。
2、做自己的朋友:当人们将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来看待时,“会给自己一些客观、有用的反应。
改变“自我对话”最有效的技巧,依然是“觉察”和“提问”。
1. 做自己的好朋友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演讲水平一般,但还是鼓起勇气参加了比赛,最后失败了,你会怎么说?
你也许会说:“不要紧,加油,你已经很好了。”或者“我觉得只要参与了,就是一种胜利。”
但是如果是你自己参加比赛,然后输了呢?你可能就会对自己说“傻X了吧,让你别去非要去,自取其辱!”
我们懂得安慰、陪伴和鼓励自己的朋友,却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心理弹幕,我们的心理弹幕是被以前的重要他人霸占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做自己的好朋友,重新接管自己的弹幕系统,懂得鼓励、陪伴,甚至激发自己!
如果下次你遇到问题,你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我的最好的朋友在身边,他会怎么对我说?”
“如果我最欣赏的老师看见我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会对我说什么?”
2. 用“你”,比用“我”好。
那些在自我对话中使用自己名字或人称代词“你”的人感受到的遗憾更少,他们表现得更自信、更有说服力,也更不会紧张。
心理学教授伊桑·克罗斯( Ethan Kross )说,当人们将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来看待时,“会给自己一些客观、有用的反馈。”
下次对自己说话,你可以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在这时候不要惊慌,先稳下来比较好。”
这时候你会产生一种心理的位移,让自己脱离习惯性的负面弹幕。
3. 逆境中的自我提问
我们大脑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弹幕?那就是自己把事情做砸了的时候。
我在文稿中列出了“自己的敌人”和“自己的朋友”两组大脑弹幕,你可以在遇到挫折时,利用“朋友式”的提问方式把自己拉出逆境。
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当你意识到弹幕只是他人的声音时,你已经有机会跳出困境。
你要注意3个细节:做自己的好朋友;用第二人称跟自己对话;使用正向的4个提问。
每个人都同时面对内在和外在的战争,很多人只关注外在战争,而忽略内在的部分。当你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弹幕系统,你就有机会赢得自己的内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