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伍德(Coalwood,直译就是煤林镇)是一个以煤矿为支柱产业的偏远而破败的美国小镇,就像它的名字那样既有煤矿又有林地。大约是树林葱郁,仍能在遍地煤黑之外染绿远山的缘故,科尔伍德恰好成为理想的圆梦之地。
电影《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要讲述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小镇上,几个高中生不甘心像父母一样一辈子在矿区工作,齐心协力手工制造出火箭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理想以及如何改变命运的故事,感动而不催泪,节奏舒缓,明暗交错,偶有波澜,一如真实的生活。
主人公霍默(Homer)确有其人,长大后实现了自己“不下矿井要上太空”的理想生活,成为NASA的一员。另外几个少年也都摆脱了既定命运,完成大学教育之后全部开创了各自的事业。科尔伍德的煤矿资源最终耗尽,矿井全部关闭。影片最后以家庭录像带的方式回顾了那些少年们制作火箭的影像,还有各自成年后意气风发的样子,相比之下令人感慨。当初如果没有铁了心地去制作火箭,那么矿井关闭后他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呢?所以我更愿意使用“坚强”来定义这个故事,因为励志都是给别人看的,唯有坚强才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必备品质。
霍默命运的转折点在他17岁那一年出现,就是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Sputnik)的时候。夜晚仰望星空,看到斯普特尼克闪着亮光在小镇上空经过,霍默有了一个自己造火箭的梦想。摆脱注定的命运是他最大的动力,也是他最大的烦恼。
起初,几乎人人都不看好他的梦想。镇上的成年男子大多都在同一个矿区工作。女人们每日等待自己的丈夫从矿井归来,已到青春期的男孩们或在学校操场上挥汗如雨地争抢橄榄球,或在小镇周围的树林里开着车呼啸而过;女孩们笑靥如花,目光总是聚集在散发着更多荷尔蒙的“橄榄球明星”身上——这些事整日都在发生,孩子们长大后都会过上和父母一样的矿区生活。这里的时间似乎停滞,除了矿井事故,没有更多值得人们想起有关“命运”的问题。于是,镇子里的人们说,苏联发射卫星有什么了不起的?地上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哪里有时间管天上的事!他的小伙伴儿也说,算了吧,我的人生已经注定了,就是去矿井工作。唯一一个自己看书钻研火箭原理的同学被大家看为“怪胎”。霍默一边与“怪胎”交朋友,一边怒吼:你们去当矿工吧,我的人生是要上太空的!(大意)
影片对科尔伍德的衰败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揭穿,以此来表达对主人公坚持寻求另一种人生的肯定。科尔伍德的煤矿已接近枯竭,采矿公司无奈裁员,同时事故频发,镇子平静的生活节奏被打破。大雨滂沱,群情激昂的工人们要发起罢工,但与事无补。只有霍默对梦想的坚持还算是灰暗中的一个亮点。于是,人们渐渐从不解到接受,再到支持、喝彩、为之骄傲,霍默成为闻名遐迩的“火箭小子”,甚至连记者也来采访他。霍默参加州科学竞赛并获一等奖,更是成为科尔伍德居民共同的骄傲。由于小镇衰败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似乎也被化解与无形之中。因此,与其说人们态度的转变是由于霍默理想之动人,不如说是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煤矿之外更大的世界,还有新的生活希望。
影片还通过另外一条线来表现霍默的烦恼,就是他与父亲的矛盾。事实上,想获得父亲的认可也是霍默要实现自己理想的动力之一。父亲是小镇煤矿公司的实际经营者,把采矿看作自己毕生的事业,而且深以为豪。他说,采矿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没有我采的矿,这个国家就不能炼钢铁。所以他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痴迷于造火箭,这种跟小孩子胡闹一样的行为有什么前途和意义?因为在父亲看来,只有橄榄球明星哥哥才是优秀的,弟弟霍默将来是要接自己的班在矿上工作的。霍默认为矿区没有未来,父亲只是不敢面对科尔伍德衰败的现实罢了,同时烦恼地认为父亲偏心哥哥。因为,哥哥的每次橄榄球比赛父亲都去看了,而自己每次发射火箭父亲都推脱说工作太忙没时间看。他终于在即将参加科学竞赛的前夕爆发了。他冲着父亲大喊:“矿区完了!我不会在矿上工作!我现在就出去,再也不回来!”
几近崩溃的少年爆发背后,是一个傲慢保守的父亲。或许他真的偏心那个打橄榄球的大儿子,但并非不爱不务正业的小儿子。就像霍默在获奖之后对父亲说的那样:“我知道我们在某些事上的理解不一样,但这不是因为我们不一样,恰恰因为我们一样,一样地固执和坚强。”父亲释然,终于承认霍默所做的事情有意义,并在他最后一次发射火箭时亲手启动了引燃装置。这次的火箭飞得很高,科尔伍德镇的人们远远看到一缕白烟直冲太空,久久不见坠落。霍默的小伙伴说,也许这次再也不回来了。
如今在NASA工作的霍默写了一本名为《火箭小子》(Rocket Boys)的畅销书,《十月天空》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书改编的。少年霍默为实现一个简单的梦想而坚持,有点情窦初开的萌动而不泛滥,遭遇众多阻力却不妥协,有低落但没有强说惆怅,这是我喜欢的青春片的表现方式。
PS:rocket boys 的字母重组一下就变成了october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