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推动共同富裕增进人民福祉中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起点,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认识,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市场主体活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区域、城乡发展的平衡性。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释放生产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普惠性,以科技创新赋予实现共同富裕无限潜力。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促进产业生产“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让绿色成为共同富裕的底色,强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到依靠人民、根植人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拜群众为师,发展成果由群众评判,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因此,我们要着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切实把发展成果这块“蛋糕”分好,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要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公共事业投入,健全完善医疗卫生健康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是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前提。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构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路径,既努力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要着力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全民整体收入水平较大提升;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教育更加公平更为优质,医疗服务更为发达更有保障,养老服务更为完善更有温度,困难群体得到更好救助更优呵护;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形成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