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元气心心妈的分享,实在是眼前一亮的感觉,很有触动,借用心心妈的方法,再也不用困惑写东西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接下来运用3个维度找出好选题的方法,试试看吧!
阅读《因为是男孩,更需要补上这一课》
选题作业打卡:
①认知颠覆类:
书中原文:
对男孩性教育的不同是基于客观现实的不同,这种不同涉及性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为家长,需要掌握符合男孩健康幸福成长的综合人格教育的性理念,尽力把男孩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对自己和他人都能够负责的男人,而不是仅仅把性理解为性关系,对孩子的性教育还停留在对女孩是预防性侵犯,对男孩是教导不要闯祸的阶段。
我的认知颠覆:
我儿子今年8岁,在他5岁的时候,我买了一套关于认识身体的绘本,陪他一起阅读过一次后便抛到脑后了,不也知道孩子心里真正了解了多少,或许大概知道男孩子的小GG是站着尿尿的,女孩子的小GG是蹲着尿尿的而已吧。
直到现在,我平时给他普及的性教育知识也只限于男女生的性器官,不管男孩女孩,隐私部位不能让陌生人触碰,女孩子长大后可以生宝宝。至于他爸爸那边教了哪些性教育知识,我都没问过。
读了穆莉萍老师的书《因为是男孩,更要补上这一课》第一章节的这个片段,才意识到之前给孩子传达的性教育知识是比较基础而单一的层面。作为家长,更应该结合孩子自身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把男孩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做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能够负责的男人,而不是仅仅把性教育理解为性关系。
插播一段,每次来月经肚子疼的时候儿子问怎么了,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儿子。只是搪塞的说妈妈肚子疼。读了文章后,我决定今后要和儿子解释女孩子来月经是怎么回事,让他知道女孩和男孩生理的不同,让他长大以后,对女生关爱多一些。
②工具实操类:(能直接帮助别人行动的)
书中原文:
原文第三章第1节:尊重的意识只有在被尊重中才能培养出来
最后,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尊重我们自己也非常重要。
尊重我们自己的第一个认识,就是允许我们自己犯错。
尊重我们自己的第二个认识,就是允许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尊重我们自己的第三个认识,就是以身作则。
尊重我们自己的第四个认识,就是传递性本身的快乐和幸福。
我的理解:
生活中,我有时候喜欢和孩子讲大道理,云里雾里,有时候讲到自己都不好意思。甚至犯错的时候也要争面子,和孩子吵的面红耳赤。很少反思,夷,原来身为妈妈的我,这个知识点我也是不太懂的,与其不懂装懂的搪塞回避孩子的问题,不如在孩子面前诚恳的说妈妈也不知道,然后告诉孩子我们一起去查资料找答案。
我是个爱焦虑的人,特别是儿子喜欢玩吃鸡游戏,我一看到就很烦躁,常常责备他爸爸,休假回家也玩游戏。现在他爸爸下班回家不玩游戏了,和儿子一起背古诗,踢球,讲故事。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胜过口头说教千万倍。
送儿子上学的路上,有一次他问我,“妈妈,你以前向爸爸表白还是爸爸向你表白啊?我很惊讶,他怎么会突然问这么成熟的问题。”最后我向他真实的说了我和他爸从恋爱到结婚到生他的整个美好经历。他似懂非懂的开心一笑,我很喜欢这种和孩子敞开心扉的谈一些美好的过往。或许这也是一种传递性本身的快乐和幸福吧!
③砰然心动类:
书中原文:
7~1 0岁(青春期前),又被称为性发育“潜伏期”。这来源于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发育的理论,他在《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里写道:“精神力量的发展开始抑制儿童的性生活,它就像一道河堤,引导他走向狭窄的河床,这些精神力量包括了厌恶感、羞耻感以及道德和审美上的理想化要求。”
我的怦然心动:
儿子今年8岁,正是性发育的“潜伏期”。之前对于性教育有很多误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讲、不知道讲哪些知识,不知道如何引导。错误的把性教育停留在男女的两性上。
读了这本书,我做了一个计划,目的是让儿子比以前多了解性教育知识,也让自己和另一半如何正确的看待性教育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1、用2天时间整理一个关于性教育知识文档。
2、结合儿子的性格特点,适时的教他,引导他。
3、和他谈心,让他说出他心里所理解的性教育知识。
最后谢谢心心妈的3个维度找出好选题方法,以后写作都可以借鉴此方法不用过度纠结怎么下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