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学《陈情表》时,对李密违抗旨意提心吊胆,还好,晋武帝是开明之帝,否则,杀了李密也可能。
今日再读《陈情表》已是人到中年,不由感叹,在家国情怀面临考验之时,李密心意坚定,不仅做到忠孝,家国情怀皆可兼,还留下千古美名,这是人生多么大的幸事!
李密(224年-287年),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他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
泰始三年(267年),朝廷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强调晋朝"以孝治天下",以自己祖母供养无主为由,特上《陈情表》,求皇帝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李密年幼丧父,母亲被舅父逼迫另嫁。祖母怜自己无父养其长大。无亲可靠门庭冷落的李密,常孤单生活,以影为伴。
面对朝廷诏书累下,郡县逼迫,而祖母却因年老疾病缠身,李密实在不忍离开祖母远行。也因此,李密便为晋武帝呈上此表,以恳请皇帝给予先孝后忠的机会。
李密承认自己是蒙受清明政治教化的,这等于赞同晋武帝执政方针,进而引出孝道治天下之理,这也迎合了当时朝廷采取的怀柔政策,最后李密强化自己无祖母活不到今,他要回馈祖母反哺之情,这让晋武帝认识到李密是个重情之人。
李密继续向晋武帝表忠尽节说日子定会久远,而在祖母面前尽孝尽心日子已不多,恳请皇帝恩准自己先孝后忠,并发誓如果皇帝能成全自己的心愿,即使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皇恩。这让晋武帝认识到李密的担当力。
而李密本人,当时的确是以对祖母孝敬甚笃名扬乡里。屡被征召也在情理之中。
而李密向晋武帝上表"辞不就职"的具体原因,应该跟李密对刚来的晋武帝不熟悉有关。李密是亡国之臣,就算晋武帝再有怀柔政策,但他还是会在心里把晋武帝与老君主暗暗作对比的,“伴君如伴虎”、“高处不胜寒”、“做官如履薄冰”的道理他是非常清楚的,急于答应并盲目选择做官,并非理性。
李密为达自己目的,只有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并以巧妙而缜密的抒情方式,做到了打动晋武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句句打动人心,并为请求"终养"埋下伏线。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是对晋武帝歌功颂德,蒙恩感激,使晋武帝心弦为之一弛,这刚好迎合了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了维持社会安定秩序,收笼东吴民心,并显示自己清正廉明。李密心有灵犀点通了晋武帝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这一点,这令晋武帝龙颜大悦。
《陈情表》让李密达到目的,晋武帝深受感动下,还特赏李密奴婢二人以安心照顾老祖母。总结,李密化解危机并名垂青史的是做人的“忠孝之义”!
读《陈情表》,全篇语言简洁、辞意恳切,真情委婉畅达,不愧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抒情文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