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综艺节目,讲的是三对已经离婚的夫妻、正在申请离婚的夫妻和准备离婚的夫妻。这档节目很勇敢,参加节目的这三对夫妻也是很勇敢的。
这档节目是在揭露我们婚姻当中的问题,看似平淡的婚姻生活,其实是对两个人人格成熟度的极大考验。一个人除了生理年龄,还有心理年龄。有的人年龄比较小,但心理年龄非常成熟;有的人年龄可能一大把,但心理年龄非常小,没有成长。
这三对夫妻分别是:
章贺&郭柯宇:结婚十年,现离婚分居一年
王秋雨&朱雅琼:相识十九年,结婚七年,现离婚冷静期
魏巍(kk)&佟晨洁:结婚七年,现犹豫是否分开
节目全程跟随这三对夫妻,纪录他们的互动、矛盾以及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旅行一共十八天,十八天后就要做出最终的选择。短短的旅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这里面有哪些心理学的知识点在婚姻当中非常容易踩坑的?
我们先来看王秋雨和朱雅琼这对夫妻。
王秋雨是一个逻辑、理智型的“直男”,朱雅琼是一个非常浪漫、自由,带着天真的“少女”。弹幕上有很多人攻击他们。
单把一个人拎出来评判是不合理的,要想真正、深刻的认识一个人,是需要把他放回到他的原生家庭系统和成长背景当中,这样他所形成的一系列外在的行为模式背后,内在的心理结构就能全部的展露出来。
节目里讲原生家庭的内容非常少,只有一些小的片段。沈奕斐教授是社会学家,如果有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来跟进这个节目,一定会大量的去探索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
节目倒数第二集有个环节是“36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小游戏,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伴侣。类似的小游戏还有萨提亚流派的,也是帮助夫妻相互深刻的理解自己和对方。
在“36问”过程中,王秋雨提到,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想回到童年,因为童年很不幸,想要改变童年。王秋雨说他的妈妈不喜欢他,觉得他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王秋雨的妈妈喜欢吃面条,但王秋雨不喜欢吃面条,他妈妈就觉得面条那么好吃,怎么可以不喜欢吃面条。另外王秋雨还提到,他小时候一直是被霸凌的对象,而且他爸爸对他是非常严厉的教育。
1.王秋雨的肛欲期人格特质
王秋雨现在是五十多岁了,妻子铁了心要离婚,弹幕里也有很多人都在吐槽他:这样的男人好固执,pua打压妻子,这样的男人白给我都不要......确实他外在的这些行为语言会让人难以接受,他外在的模式是很典型的精心分析里讲的“肛欲期人格特质”。
精神分析心理学中讲人类的发展历程:
生命早期0到1岁,也叫口欲期,小孩子开始学会排便、走路。
然后进入肛欲期,小孩子通过控制肛门来选择是否排便。
接下来进入生殖器期,也就是俄狄浦斯期。
每个阶段都会跟养育者和周围的环境有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比较顺利的度过了这个阶段,就会比较健康的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如果在养育过程中遇到了卡点、创伤、打击等等,就会留下这一阶段的创伤,会讲他是这个阶段的人格。
比如王秋雨,他是很典型的肛欲期人格特质。这个肛欲期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好听、恶心,不要仅从生理结构上去理解。
固执、带有一些偏执、古板、不够灵活,可以想象一下,这就是肛欲期的人格特质。
生命早期的创伤越早,改变和疗愈起来就越困难。王秋雨好的一点是,他到后期也觉察到了自己有问题,也在调整。他在“36问”时说,我们都不想再回去了,因为彼此都经历了太多伤害,伤痕累累,那些伤痕可能很难再去修复了。
有时候夫妻之间真的有积重难返的感觉,我们经历一些事,要及时处理它、消化它,不要去累积。我们也要及时沟通,避免形成一些创伤性的事件和记忆。
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教语数外、数理化,我们所有的基础的普及性教育里都没有心理学这方面的内容,关于婚姻、两性等方面的教育。我们在进入婚姻之前,也没有专门去学习这一块儿,所以无意间做出了很多伤害彼此的事情,可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
其实婚姻中没有任何一件事都是小事,没有所谓的鸡毛蒜皮,哪怕是挤牙膏、剥香蕉、刷碗等等。
我有一对来访,结婚20多年,他们有两到三次的咨询,每次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专门讨论了“晾衣服”这件事。晾衣服到底是干湿分开是对的,还是混合着晾是对的?到底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因为这件小事,夫妻俩吵了很长时间,妻子觉得不收那些干衣服,把湿衣服也挂那,早晚都会干;丈夫会觉得要把干的衣服收起来叠好,然后才能挂湿衣服。到了最后,一人一个晾衣架,你晾你的,我晾我的,互不干涉。
在漫长的婚姻当中,没有事是小事,可能你觉得这个事无所谓,但对于伴侣来讲,可能就是重要的事甚至是大事,你会困惑,怎么这事就过不去了呢。所以,我们要去深度的沟通,否则积累的过多之后,真的会积重难返,因为那种创伤积累下去,其实是日积月累扎人的疼痛,那种失望到绝望的冰冷感,甚至到了最后连拯救这段婚姻的欲望都没有了。
遇到事情要及时的去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找专业人士寻求帮助,这没什么可耻的,也不要有羞耻心,毕竟和羞耻心比起来,我们的幸福是最重要的。
2.王秋雨和妈妈的互动
精神分析里有一个分支叫做自体心理学,自体客体。我曾在蛋糕店里遇到过类似的情境,一个小女孩想吃草莓味的蛋糕,妈妈说你不喜欢吃这个味儿的,你买这个原味儿的。孩子想吃什么难道自己不知道吗?在那一刻,孩子是没有被妈妈看见的,就像王秋雨一样,不想吃面条,但妈妈不允许。
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味觉可能也不同。这也许是成千上万的小事中的一件,王秋雨在生命早期,和妈妈这个最重要的养育者互动过程中,他的自体感已经破坏掉了。为什么他那么固执、古板、理性、逻辑?这些都是他坚硬的外壳,是假的自体,他没有形成一个真实鲜活的自体感。
所谓的自体感就是:我,以我为主。比如我喜欢吃草莓味儿蛋糕,不喜欢原味的;我喜欢粉色的衣服,不喜欢白色的;我对这件事的感受是很生气等等。
王秋雨和妈妈的互动模式,就是妈妈觉得面条好吃,你就得吃,你怎么可以不吃?就是在这样长期互动的过程中,到了后期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这是我的感觉吗?我应该有这个感觉吗?他的自体感被破坏掉,甚至会变得麻木,没有感觉了。
“看见”在心理学中很重要,你真的能看见你的孩子吗?你的伴侣站在你的面前,你真的能看见他吗?有个词叫“视而不见”。
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学到“被看见即被疗愈”时,突然就理解了什么叫视而不见,你在我眼前,我能看到你,但我看不见你,我不能深刻的理解你这个人,把你视为独立的个体去看待。所以心理学尤其是母婴心理学,会说出那句令人既有很大压力,又会有些绝望的话:一位母亲就是一个孩子的命运。
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用心理学的话讲就是,你的潜意识决定命运。潜意识的模式、剧本决定外在的命运。
3.王秋雨被霸凌
当然不是说被害者有罪论,往往在一个群体中,被霸凌的孩子同霸凌的孩子一样,都是有家庭创伤的。在生命早期,原生家庭当中怎么被对待,就会无意识的散发类似的味道,去吸引这类的事件发生。如果他不被爸爸妈妈或是其他重要的抚养人呵护、宠爱,被虐待了,可能长大后他就会被老师、同学、周围的人霸凌。校园暴力、霸凌的孩子,我们去看他的原生家庭,往往都会很无奈。
精神分析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客体关系流派的。我叫自体,外面的人叫客体。比如婴儿是自体,妈妈就是一个客体,婴儿在和妈妈日积月累的互动过程中,会把妈妈作为一个客体内化到他心中去。妈妈会关注到婴儿的感受,并及时满足他,这个时候就是内化了一个好的客体,婴儿感受到的这个妈妈是好妈妈。如果婴儿难受大哭,没有人理会他,这个时候他感受到的是被迫害、死亡焦虑,这个时候的妈妈就是坏妈妈。
婴儿是没有办法去整合的,就是妈妈既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既有能满足我的时候,也有不能满足我的时候。等孩子逐渐长大,出现整合能力,就会进入到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状态。
如果妈妈产后抑郁了,或者有人格障碍,精神病性等等,不是一个健康的妈妈,不能及时恰当的满足孩子。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及时”和“恰当“。生完孩子,我们要凭借并信任自己的本能,去照顾、满足宝宝。
比如宝宝在哭,你感觉是宝宝饿了,你去给他喂奶,这就是及时而恰当的。如果宝宝饿了,你理解错了,给宝宝检查尿布,那这个时候就是不恰当的。又或者宝宝已经哭了二十多分钟了,还没有人去管他,宝宝哭的嗓子都哑了,也没有力气了,这个时候才去抱他,也是不及时的。
当生命早期的母婴互动中,这种不被及时恰当的满足体验积累的非常多的话,婴儿就会内化一个坏的迫害性客体。
包括成年后的惊恐症,恐惧发作,有那种濒死感,觉得有人要害他,影子无处不在,追溯到母婴关系中,就是内化了一个迫害性客体,就是生命早期妈妈没有及时恰当的满足自己。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强迫性重复。
有时候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战略同盟,他们要去解决很多潜意识的问题,共同面临一个最大的敌人,最难攻克的堡垒就是强迫性重复,因为它太顽固了,有时候你识别不出来,就会持续发作,在你生命中持续反复的出现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情境。
只要生命当中总是会出现类似的事件,你就可以去识别是不是强迫性重复。即使识别了它,也不一定能够把它彻底斩断清理掉,有时候你需要花很多时间,一次一次的反复处理它,才能够减弱它的杀伤力。
如果生命早期体验到的是很多破坏性、匮乏的感觉,就会吸引别人来虐待自己,对自己不好,在生活、工作、交友、学习中强迫性体验这种被伤害的感觉和事件。相反,如果生命早期是很富足的体验,也会持续在后续的人生中体验到富足、充分被满足的感觉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