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姐选的这部电影《我的父亲我的儿子》是一部带有浓厚土耳其历史背景的电影,那时的土耳其政局动荡,政府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人民生活不安定。但影片却没有直接描绘残酷的政变,而是将关注点聚焦在一个小人物Sadik身上,透过他的生活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一个充满无奈和不安定却又终究温情脉脉的土耳其。
主人公Sadik没有按照父亲规划好的人生去学习农业继承自家农场,而是坚定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做无政府主义的记者,父子二人发生的不可调和的冲突让他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由于政府动荡临产的妻子未能及时送到医院出血过多不幸死亡,由于Sadik自己的身体状况,他选择带着儿子再次踏上回故乡的路……
影片中所有的演员都是本色演出,形象极其鲜活。每个人物都可爱的让你喜爱不已。长镜头的不断运用避免了蒙太奇带来的视觉上的眼花缭乱,但是在处理戏剧冲突方面,这位土耳其导演很好的关照到了观众的耐心。抑扬顿挫,张弛有度……故事的音乐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气氛的作用,让你在特有的土耳其风情中自觉地沉沦。
影片的主人公Sadik勇于追求自由和理想。他本可以选择一条看起来更容易的路,顺从爸爸的意愿学习农业继承自家庄园,和当地爱慕他的女子结婚成家,在故乡安安稳稳的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他放弃了家里优厚的产业,不惜与家人断绝联系,他放弃了本应该平淡安稳的生活,做了一名无政府主义的记者,选择他爱的人相伴终生。他深爱这个国家,然而他的妻子却在政变中因为不及时就医永远离开了他,在孩子最需要他陪伴的那几年他却在监狱中忍受酷刑。
在和童年伙伴的聚会中,作为唯一一个离开了故乡的人,他受到一众羡慕,而他却说“我从前一直以为我在为国家战斗,但是这个国家一点也不在乎”。而当伙伴再次向他提问,经历了这么多,重来一次是否会再次选择离开。
“我会把这里的全带走,把那里的全都带回来。”Sadik的回答深深的触动了我,尽管他为这样的选择承担了很多痛苦,付出了很多代价,但是他并不后悔选择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他也深深的爱着故乡,以及那片土地上同时也深爱着他的父亲母亲。
有句话说:我们永远都不会读懂父亲,除非我们自己当上了父亲。Sadik对儿子Deniz的感情体现在诸多细节上,当然,有时更多的是一种期许。在熟睡的儿子旁边放其喜欢的卡通读物,认真地解答儿子的各种疑问,在儿子来到卧室之前把烟掐灭并把烟雾驱散掉,担心自己和父亲吵架影响儿子让妈妈把他带走,这些小的细节都藏着一个父亲细腻的情感。影片中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是Sadik对父亲说:给他一个家,让他来去自由。他明白自己与父亲多年未解开的矛盾根源就是自由,因此对自己的儿子他更多的是想让他学会独立和拥有自由。但是他也慢慢的理解了自己的父亲,想必影片中父亲的做法是大多数中国父母在面对子女教育问题上都会选择的做法,哪有父母不想让孩子的一生安稳顺利?父母都想为孩子选择一条挫折未知少一点的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可能由于缺乏沟通双方并没有相互理解,但是这并不能质疑他对子女的爱。
电影通过对两代父子关系的探讨,展现了父子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这是一种从崇拜到怀疑,再到对抗,最后变成理解的心路历程。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我认为一大原因是影片里的父子关系是我们中国子女都很熟悉的。小时候,父亲是我们崇拜的对像,是我们眼里的英雄和超人,我们第一次看这个世界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然而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对事情有了自己独特想法以后,我们发现自己想要的世界与父亲期待的格格不入,开始怀疑父亲甚至与之对抗,直到有一天也变成了父亲,才会开始慢慢理解父亲的心境,理解了父亲的殷切期望,或者是迂腐顽固,理解父亲的不善言辞,或者是平凡普通。
囊获观众泪水的一定是影片的最后,Sadik由于在狱中受尽折磨,肺部积水医治无效永远的离开了,小小年纪的Deniz十分思念父亲,这时Sadik的父亲带众人去了他一直锁着的地下室。原来,倔强的父亲一直保存着Sadik童年时的照片录像,在儿子离开的这二十多年里,这位表面上看起来强硬古板的老父亲不知道在多少个寂静的夜晚夜不能寐,一遍一遍的放着录像,思念着远方的儿子,盼望着他的归来,放了一次又一次,等了一年又一年……
中国式的父爱含蓄沉默,无声却有力量。看完这个电影我不禁想起来我的爸爸。 我的父亲没有散文诗,他的小本本里记得都是他每天给别人干活的时长,他的手上只有厚厚的茧,他很平凡,什么都给不了我,却又什么都给了我。他辛辛苦苦的工作,努力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周日早上吃完早饭后刚到图书馆,手机开静音没有接到爸爸的语音电话,我心存疑惑,爸爸为什么九点多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我赶紧给爸爸回消息问爸爸什么事情。“就是好几天没有听到你声音了,想你”,看着对话框里爸爸发过来的消息,我直接愣住了,长这么大了这是爸爸第一次这么直接的表达思念。其实我是最近感冒了怕爸爸担心就打算等病好了再给爸爸打,可是却忽略了他已经盼望了好久好久我的电话,爸爸一般是不主动给我打的,因为他担心我正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一般都是我有时间了给爸爸打电话,可想而知这不知道是爸爸等了我多久等不到才拨出去的电话。
中国式的父爱是含蓄深沉的,爸爸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跟默默的行动表达着那深沉的爱。可能有的时候他总是满面愁容,说话也无聊乏味,那是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曾经在你眼里是超人是英雄的父亲,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他的超能力好像消失了,慢慢的你也明白了,超人也是人,也有他搞不定,卑微的,内疚的,遗憾的事情,他之所以还能够挺住,是因为他必须以“父亲”的名字站在那儿。我们现在正在面临这样的失落和变化,爸爸一天天老去,许久不见,再见面,感觉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叱咤风云、风风火火的老爸,他现在是那个不会下载微信、忘记拔充电线、走路有点颠簸、说话有点语无伦次的老人。我们赢得了成长,然而他们却输给了时光。他们也有细腻的情感,他们看着你远去的背影,有时骄傲,有时忧心,有时想多叮嘱几句但又担心说错话,有时想追上去但又不敢声张,有时想多帮一把但又力不从心,他明明把能给的都给你了却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
主动表达爱会怎么样呢?
“爸爸这是你第一次主动说想我哦”
“好多时候都想你,只是没有表达出来而已”
“哈哈哈,其实我也想你!”
这也是我第一次给爸爸表达思念, 或许是自己腼腆羞于表达,或许是觉得说出来太煽情。但是这次互表思念的感觉是幸福美妙的,父母其实不是不会主动表达,但可能需要我们先主动一点。又想起来了前段时间热播的《人世间》。周秉昆觉得周父看不上自己,因为他从小不爱学习,没有像哥哥姐姐一样考上北大,与周父在火车站不欢而散,然而自从那次吵架后,秉昆多年以来从不主动给父亲写信,而老父亲也拉不下脸主动向儿子服软,但是可以看得出周父每次收到家里来的信有多希望是秉昆写来的。但是每次打开信希望落空的感觉看的让人揪心!明明都互相深爱着对方,表达出来会不会更好受一点,秉昆作为儿子如果主动一点,周父和自己承受的煎熬和痛苦或许就会少一些。
影片的最后,灯光从河边的窗棂里面散发出来,同时也把宴会上喧哗的声音带了出来。在朦胧的灯影里,那些宴席上的旅人,嬉戏打闹,在玻璃晴朗下,演绎着橘子辉煌。sadic 永远离开了他亲爱的儿子和他深爱的父亲。小小的房间里存放着sadic儿时的录像,那是父亲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画面,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永恒的爱……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所以这一生的浪漫和温柔,记得留给父母一份。让我们再勇敢一点,再主动一点,生活需要仪式感,爱要大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