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可以用声音传达 我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怎样的念出这两个字:“妈妈”呢?
一
还未离家时。清晨,天还蒙蒙亮,母亲敲响了我的门,我不情愿的闹别扭,“知道了,妈妈。”下午散学后,拥挤的人群中母亲翘首等待着,等待着我轻快地向她拥过去,接过她手中温热的晚饭。我随手挥了挥手,“妈,我一会儿就出来,等着我呀!”夜深了,母亲端来一杯热牛奶,轻轻放在桌边,我埋头急急说道:“妈妈,走的时候关门啊!”
母亲是怎样说的呢?她是伴着第一缕晨光,“宝贝,起床了。”她说,“妈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当然了,也要多吃点菜。”,嘈杂纷闹的环境静默了。“乖,早点睡,别学太晚了,啊。”,她困倦的声音却像舒伯特的《摇篮曲》一样的柔和,一样的抚平了我的焦躁,我的疲倦。
当我懂得这些时,我已经远离家乡,在一个距家乡几千里外的陌生地方了,已经离开了住了二十年的家,已经离开了那个听了无数次的温柔声音,离开了我的母亲。
现在的我可以想象着母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喊我的名字,她好像告诉我,妈妈爱你。
二
上大学的我早已不能像原来一样同妈妈天天见面。母亲不喜摆弄微信之类的通讯工具,联系我和母亲的还是声音。
我是不大和母亲经常联系的。大概是上上课,玩玩手机,散散步,和朋友闲侃几句,一天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等到洗漱之后,才发现手机之中多了几个未接来电,全是母亲打给我的。如果愿意回的话,我就打回去。如果不愿意的话,不消时,母亲又匆匆追来一通电话。
其实,我都晓得,千篇一律的电话内容,大抵是天下母亲都是这样子的。“天冻了,多加几件衣裳,穿多了总没错。”“不要光玩手机,熬坏了眼睛,早点睡啦。多出去走走,交几个知心朋友,别光闷在宿舍里。”“嗯嗯。”我耳朵听出了老茧。我是想母亲的,可是这种心情却怎么也传达不了母亲。
妈妈,我难过的时候想你;妈妈,我独自散步的时候想你;妈妈,现在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才发现想念是活在空气里。
三
我想我可以用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跳跃的声音同朋友聊着;同你打电话是却只有不耐的腔调,抱怨的语气,单调的话语。我把最好的自己留给别人,却让你摊上最差劲儿的自己。
我说,妈,你怎么跟个小孩儿似的,说话这么幼稚。妈,你是不是提前进入更年期了,你说的我都懂,重复好几遍了。
妈,你瞧,我读懂了你,却依旧对你恶语相加。你说我是不是依旧是当年那个咿呀学语的毛孩,童言无忌的我?
你抱怨,我从小看起你来的,一直带着你。你第一个学会叫的是爷爷,第二个才学会叫我妈妈。
“嗯嗯,我错了,好不好。直到初中我最最喜欢的人都是爷爷,之后才最最喜欢你。”
你遗憾,我这么多层眼皮,都不只两层了,怎么你和珂珂都不随我?
“呃呃,你眼皮都可以涂上七种颜料了,成彩虹眼了,最时尚。我不如你漂亮呗!”
你傲娇,我打扮打扮,穿的年轻鲜艳点,咱俩走出去不像母女俩,倒像姐妹俩。
“哎呀,我的妈,必须的。咱俩兄妹俩说出去都有人信呀!”(那时候的我还留着短发,衣着朴素,走路带着点痞子气)
妈妈“气”倒,“晕”倒,笑倒。
四
大学集体看电影的时候,看到煽情片段了,哭的稀里哗啦的。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就更哭的毫不留情。忍不住了,洗了把脸,第一次感觉像兔子一样萌,妈妈,我的兔子妈妈在家照顾我的兔子弟弟呢!
那时特别想打电话,特别想飞到她身边,跟她拥抱,轻轻在耳边告诉她,“妈,我想你了,特别想的那种。”
母亲常说我是她的小棉袄。我哏她,等我养肥了,肉多了,更暖和。
母亲是什么表情,我是记不得了。
五
昨天同母亲打了一通电话,是我主动打的。母亲带着欣喜又不失担忧的语气,询问我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啦。我默然,我汗然,我想哭。
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我后天就回去了。济南是不是很热呀,我们这儿还飘着柳絮呢!凤很大,不过呢,倒算不上太热。你回来就知道了,想吃点什么呀,给你做点。
其实关注的天气预报中早已告诉我这时家乡已经三十多度了。窗外叶子哗啦作响,和着暖风,大概烟台的夏天就快到了吧。
不知不觉又到了回家的日子,在家乡的时候从未离开过,在陌生的城市里感觉亦是如此。一根长长的电话线连接这两座城市,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母亲说在“绿草蔓如丝”的时候摘些茼蒿清炒,在“小荷尖尖角”的时候采点莲子熬粥,在“枫林晚,霜叶红”的时候蒸一碗新鲜鲈鱼,在“明月照积雪”的时候烧一锅热乎乎的羊汤。春夏之交,我期待着这趟美好的回家之旅。
这是我和母亲之间的故事,有关声音的故事。至于什么样的语气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而所达。
凌晨到家的时候,轻轻推开门,默默告诉她,“妈妈,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