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名为邱子真的人写的一些公关行业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名字叫《销售型公关成知名企业最爱》,这个名词是她个人结合10多年的工作经历,总结出来的。而这个名词,当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有点新奇,同时也深以为然。
对于从事营销类、公关类、广告类、品牌类工作的人来说,面对变幻莫测的传播环境,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个支点,找到一套适用的模式。一方面,用以应对工作,以前瞻之姿让日常的策划、运营工作能够的新应用;另一方面,用以满足客户所需,真正通过为客户解决问题来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信任度。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销售型公关”其实就是直接跟产品的销售量挂钩,直白点说,就是通过一系列推广,能够直接让客户赚到钱。其实,这个KPI考核的标准已经是借用了广告的规律。之前看叶茂中的营销策划书,他所信奉的广告理念,就是让消费者记住广告,记住品牌名称,让销量说话。邱子真和叶茂中的观点类似,只是她将这一标准运用到了公关行业。
其实,公关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是相对于广告,公关的手法更经济,而且某些时候,比广告的效果要好。虽然这个行业也是鱼龙混杂,真正做到有技术含量的也是凤毛麟角。但是,随着“公关第一 广告第二”概念的流行,以及越来越多传播形式的出现,公关行业也成为大家角逐智慧的战场。
到底怎样才能胜出?邱子真提出的这个概念,具有很可观的参考价值。毕竟企业花了钱,他们是想有所回报,而且是源源不断的回报。这个回报第一需求是美誉度,第二需求就是销量。甚至第二需求会一跃而上,超越第一需求。就好比现在流行的CEO形象打造手法。他们喜欢在各种平台曝光,目的也无非就是为了通过个人具化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进而关注企业这个虚化的形象。小米手机的雷军,聚美优品的陈欧,阿里巴巴的马云……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成为商业明星。
而公关行业的从业者,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满足企业的所需。不管是CEO形象打造,还是创意事件策划,互动营销,几乎要调用一切可以传播的平台进行轮番轰炸,而最终就是让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进入消费者的头脑中。之前是广告的方式,现在则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