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时间:1928年10月5日
二、写作背景:
1、这是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得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2、从动“笔杆子”到动“枪杆子”
1928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8年8月7日——八七会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8年9月9日——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建立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要解决的问题: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背景——原因——措施
四、主要内容/内在逻辑:
(一)国内的政治状况
1、不利——敌人很强大——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性质——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
2、有利——敌人不团结——各派军阀不能妥协——中国内部各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
3、出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迫切需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
(二)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边界党”能够“互不管地带”长期存在
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思想基础、革命基础
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国革命形势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红军、工农武装的存在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第五,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共产党的领导
(三)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从正面分析:分析多地割据失败原因及湘赣边界割据得以存在原因
从反面分析:八月失败的原因
如何正确与军阀周旋
(四)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先试点再复制推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经济问题
(六)军事根据地问题
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
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
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五、启示:
先抬头望路,再低头走路——先战略后战术,先方向后举措
先宏观上看清整体局势,再微观上规划每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