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伴水三
b(2) 记忆里的感觉
说起长沙城,在我的记忆里其实早就已经远不只是“一座城”那么简单。
那里是我幼时的深厚亲情惦念,最敬爱的母亲曾经颠沛流离几十年而且魂牵梦绕的故乡;那是外婆、舅舅安居维系之家的故土;那是未我不曾见过面的曾氏外公,长袍马褂、一副老式深度近视眼镜高架在鼻梁上、附案、执笔,以文墨为生计的眷恋地方。这种认识是从我小时候起,就印刻在心底,不能更改的属念、一直深深留在记忆里;无法磨蚀。
母亲一辈子,都只说一口地道标准的长沙方言。就是和北方人的父亲讲话也是。
说到长沙,更让我回忆起与母亲共度时光里,让我心绪久久浮现情景、情绪澎湃的有二三件事情。
那一年我还幼小,是我刚刚开始记事。老妈带着幼年双胞胎的我俩一起回去看望外婆。那时期,舅舅还正在职业盛年期,经常在外出差很少时日留在家陪外婆。那次省情,恐怕是母亲随父亲和奶奶举家迁往衡阳有几年了,第一次回长沙去看望外婆。
穿过文昌阁巷子口,马上要到十间头街面了;母亲单肩挎着一个装着换洗衣服的布包袱,一边单手牵拽着我俩的小手;一面又急匆匆地抬头用眼睛搜寻着左边临街一大溜临街老式木板房屋的大门横杠上的——门牌。显然,老妈(那时她还只正值中年)掩饰不住自己当时心情有些激动!
那时的十间头街面地坪没有现在这样高,走进家门口门槛,也还要上两步石头小台阶。外婆早已站在门口向南来的马路方向在张望,仿佛感应到我们今天会有到来(那时除了写书信,还有电报。可能,母亲也是临时决定回家来看望外婆,没来得及写信和发电报。)。临到家门口这段路上,我俩小子的身躯仿佛就是被妈妈拖拽着一样,跌跌撞撞地跟进了堂屋。人都还没缓过神来,就只见妈妈和外婆已经抱著了一团、一阵乡情亲昵寒暄、一阵互相抹湿眼眶;刚被妈妈撒开手的我俩俨然也被长辈的浓烈亲情渲染所感动了,不由自主地分别抱住了外婆和妈妈的腿。外婆缓过神来,赶忙颠着一双缠过的小脚,赶忙从堂屋台桌(紫木太师桌)上的青花大磁坛子里抓出大把自己做的好吃零食,用一个个精致的小蝶盛着拿给我们吃。大人们继续着她们的寒暄、互聊别后前情。
自打依稀记事,我们头一次贴近看到母亲如此情绪激动,而且“眼眶盈泪”。一是她的情绪很有感染我们;二是我们真实地感觉得到:外婆是她的嫡亲牵挂!在衡阳母亲虽然平日里不是经常表述提起,可是却足以令我们体会得到姆妈是时常在心里是深深地思念着的!晚饭后,老妈打发我俩臭孩子到隔壁楼上睡觉去了,她却自己仍然和外婆一起睡在堂屋后面的主卧室。她俩一直聊到很晚;第二天早上还看得出没睡好觉的困倦样子。
那时的母亲,正值中年;外表一副端庄清秀的“长沙里手”的样子。这次在长沙待了好几天。那时的舅舅也是正值职业高潮期间。偶尔回来也会开着大汽车停在十间头和文昌阁路口的坪里,还会带着我俩孩子去看呢!接着把我们抱着搁上驾驶楼,也要不停地阻止、打断我们无知猛按方向盘上喇叭的游戏!我俩小屁孩那神气劲,让周边围观的孩子们羡慕不已!
外婆,那时也还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虽然裹着一双小脚,却也颠着脚步行动敏捷。到屋后地里择菜,在井沿边上打水洗菜,在厨房里做饭忙家务。还时常喜欢收拾房间,整个屋里屋外那叫一个“干净整洁”的异常!尤其是,外婆做得饭菜那叫一个出奇的好吃!至今令我十分念想!如今我也几十岁了,再没有在任何地方吃过那么好吃的“正宗湘菜”!!每当我们看到外婆要去打井水,老妈也立马上前去帮衬着;我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井台上抢夺打水井绳。一顿手忙脚乱地,好歹一次也能从井底提上来个半桶水!这是五十年代中期的事。这种情景状况,也就发生过几次。仍然深深记得。
很多年以后,咱家七口“沦陷蓬蔽”期间。那天,住在二队的邮递员老郭急急忙忙赶到四队我家暂住的低矮木屋里,交给母亲一封十分简短的电报信封;母亲接到舅舅打来的电文:母病危。那是在全家困厄之中。母亲连忙和父亲商量了一下,拽上我就急忙赶到八里路外公社的镇上,赶上当天去县里的长途班车,身上仅仅只揣着好不容易攒来的二十块钱!从紫溪直奔长沙(好在那时的火车票才几块钱,虽然速度不快)。当晚天撒黑之前才抵达十间头堂屋里。只见一脸悲痛哀丧的舅舅、舅妈守在外婆的灵柩旁。母亲悲痛拜叩外婆灵柩之后,立马泣不成声的向舅舅二人打听外婆病危过程情况经过。因为那时我家大哥唯一留在衡阳,也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来源,也因为来不及事先联系,又要马上拽着我连忙赶回衡阳;见到大哥之后,又撇下我待在衡阳,她再一人连夜再赶回长沙奔丧。
面对外婆去世,母亲困于手头财政枯竭,很是无奈地只从大哥那里韬来才二百块钱再返回长沙奔丧。那确实是一家人最困难的时节。母亲的内心亲情和悲哀都被那一刻困厄处境逼迫的十分无奈,当时就让她自己异乎寻常地更难受!那时候,正是“十年”特殊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蒙难”,何况我家?此刻,我已经刚刚要步入成年;更加因此也激发了努力“自我”奋斗决心,一定要发奋图强去力争改变自己境遇状况!
那一次,母亲在外婆灵柩前的撕心裂肺哀哭,悲勲惨働;镂刻在我初识人寰的记忆之中,永远不会忘记!
最后一次,陪母亲去长沙(之前几年也还有两次陪她老人家去过),是因为2000年母亲犯了“眼疾”青光眼,必须要手术治疗。 我还清楚滴记得,临时背负着老妈跨过站台股道从“员工通道”走出长沙东站(新客站)的情景。 一同去的有我们姊妹兄弟中三个在职铁路员工。
从八十年代到我退休之前,因为职业工作关系,我经常出差去长沙。但凡时间允许,我就会赶到十间头去看望舅舅舅妈的。这次,从老爸走后;母亲一开始身体欠佳,老花眼越来越看不见东西;后来去铁路医院检查,说是得了“青光眼”,需要手术治疗;但是那是母亲身体虚弱年纪也大了一般医生很担心做不好。我们一家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无论如何要去帮老人做个治疗!为了医疗安全保障决定去本省最好的“湖南湘雅”医院。我和四弟、小妹(我们三个,因为职业工作方便)专门抽了一段时间,选了一个合适的季节;一同陪老妈回一趟长沙。(那时舅舅一家的状况因为子女全都长大,境况优渥了许多。)母亲进住医院前,也来到油布街老长沙水利局宿舍五楼看望了舅舅舅妈。艳波妹找亲属安排,母亲在湘雅医院预定好了的住院治疗床位和手术时间。那一段短暂的数天长沙逗留,是母亲一生中很少遇到的顺利阶段。这一次让她也经历了姊妹情深、乡土浓郁亲和,俩代亲人和睦而乐融融地交往。直到做好眼疾手术过了养护期,母亲出院后也到舅舅家待了两天再回的衡阳。手术也很成功,母亲平安地渡过了生命最后的几年好时光。
两年后,舅舅不幸离世,我和群妹私下到长沙陪伴处理,一直不敢告诉老妈。只等到再过一年多后,母亲坚持要给长沙打电话互问情况,群妹无奈之下才讲明了舅舅已经去世的事实。打那以后,母亲的整个人的面貌和精神状态都衰弱了好多,身体也越来越差,还经常独自暗泣不已。一代人,一方故土,就此渐渐淡化而趁。老妈此后,养成了每天守在宅门旁,一边遥望北方,一边淡淡地养成依门守候下班回家的唯一女儿(那时已经在铁路电视台工作,每天都要回来陪老妈。)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