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话廉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中秋月圆,国庆同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在享受佳节氛围的同时,更需牢记“节点即是考点”。节日期间的人情往来易成为“四风”问题滋生的温床,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尤其在双节临近的特殊时刻,我们更需以严明的纪律筑牢廉洁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一、 思想作风:筑牢廉洁过节“防火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不牢,容易在节日温情面纱下迷失方向。有的认为“小事无妨”,收点礼品是“人之常情”;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隐蔽手段”可以瞒天过海。

这些错误思想如同堤坝上的蚁穴,一旦滋生蔓延,可能导致全线崩溃。近期各地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中,不乏节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筑牢廉洁过节的“防火墙”。

二、学风:认清“风腐一体”本质

面对不断更新的纪律要求和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不学习、不钻研,就难以把握界限、守住底线。当前,“四风”问题呈现隐形变异的新特点: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居民小区等隐蔽场所;违规收送通过快递、电子红包等方式进行。

这些新动向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深刻认识“风腐一体”的内在规律。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学习各级关于廉洁过节的部署要求,以典型案例为镜鉴,让“惨痛代价”成为“长鸣警钟”。

三、 工作作风:求真务实过节

节假日期间的工作安排和应急处理尤其考验干部的工作作风。在节日期间,要特别警惕“三拍”干部的不良作风:信誓旦旦保证、不调研就决策、出现问题就推诿。

防止成为“三拍”干部,就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把握群众节日期间的所思所盼。要坚决纠治在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层层加码、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人民群众平安祥和过节。

四、领导作风:以上率下作表率

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言行举止,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节日风气具有风向标作用。要构建“节前严明纪律、节中强化监督、节后严肃问责”的闭环机制,常态化开展教育提醒和监督检查。

领导干部不仅要严于律己,带头遵守纪律要求,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和部门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违规违纪问题敢于严肃处理。

五、生活作风:净化“三圈”守底线

生活作风是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节日期间,党员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更加活跃,也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从历年查处案例看,节日期间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

党员干部应自觉净化“三圈”,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做到“十个严禁”。特别要警惕“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中的觥筹交错,以及各种名目的“礼尚往来”,保持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

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而节日正是检验作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双节临近,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案为鉴,照镜子、正衣冠,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放眼长远,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每一次节日来临,我们不仅是在庆祝传统佳节,更是在经历一场作风建设的现实考验。唯有将“敬畏”写进脑海、把“人民”刻在心间,让作风教育成为终身课题,才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行稳致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