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双节“廉洁关”,作风建设“不打烊”

国庆红旗漫卷,中秋明月将圆。当“国之欢庆”与“家之团圆”相拥,双节的喜庆氛围遍染神州,却也为干部作风建设设下了一道特殊“考题”。走亲访友中的人情往来、节日宴请里的隐形诱惑,时刻考验着干部的纪律定力。唯有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抵制“节日腐败”,才能让廉洁清风贯穿双节,让作风建设始终“在线”,为家国同庆筑牢清廉底色。

从各地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干部在节日期间思想防线松懈,被“人情风”吹倒,被“糖衣炮弹”击中。有的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在推杯换盏间模糊了纪律界限;有的借节日之机,通过快递、电子红包等隐蔽手段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自以为手段高明能瞒天过海;还有的趁国庆长假“松口气”,违规使用公车探亲、旅游,把公权力变成“私人便利”。这些案例犹如一记记警钟,告诫广大干部“节日病”绝非小事,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不仅砸了自己的“饭碗”,更寒了群众的心,侵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党的纪律规矩是干部行为的准则与底线,节日期间更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有着明确规定,干部需逐条逐句学深悟透,清晰知晓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干部在面对节日期间的各类诱惑时,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克制,在接到可疑宴请邀约时,想一想是否违反纪律;在收到来路不明的礼品礼金时,问一问自己能否坦然接受。将纪律意识融入每一个抉择瞬间,让纪律成为日常言行的“紧箍咒”,而非束之高阁的文件条款,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国庆的红旗,映照的是家国同心的壮阔;中秋的明月,承载的是万家团圆的温情。广大干部当以“国庆先行、中秋续接”的双节为契机,以过硬作风守住廉洁底线,用“清廉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让清风正气全程护航双节,让家国情怀与团圆暖意在廉洁氛围中愈发浓厚,以优良作风书写新时代的家国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