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懂的《批判性思维》

一听说批判性思维,有些人肯定会说:

我有批判性思维啊,每次别人说一件事情,我立刻就能找出他的漏洞来;

也有人说,我最讨厌批判了,因为不喜欢挑别人的毛病;

也有人说,整体批判来批判去的有意思吗,不如实实在在干些实事

……

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阅历,对批判性思维或者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那么,你理解的评判性思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性思维吗?你知道批判性思维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吗?你知道如何养成批判性思维以及在批判性思维过程中如何避坑吗?


在《批判性思维》一书中,作者做了详细的讲解。

比如“批判”一词,一般人的感觉就是攻击、否定,但是作者却说,批判是内部梳理和外部划界,批判的对象是命题、思想和论证,是对事不对人的,不一定是否定。而“批判性思维”,作者给的定义是对思想的梳理、鉴别和评估。

一、在这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论证的过程。在论证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1、把结论当观点。比如我们想证明张三没有犯罪,是个好人。你说张三是个好了,所以他没有犯罪,这种论证就是把结论当观点了。

2、以诗为证。比如我们说项羽和虞姬关系特别好,证据是项羽自刎前的诗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诗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自刎时司马迁还没有出生,那司马迁是怎么知道项羽和虞姬的关系特别好的呢?可见,以诗为证靠不住。

3、以图为证。大家都知道PS可以使图片中的内容无中生有,特定的技术也能使静态的图片动起来,那么,大家一直习以为常的有图有真相还靠得住吗?

4、虚拟的条件句。如果……就……。你借给我50万,如果我炒股成功后就可以给你100万。是不是很诱人?可是,前面的炒股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5、纯粹的事实。说一些和主题无关的事实,尽管是事实,但是与主题无关,有什么用呢?

6、道德绑架。你不……就不是一个中国人。我们中国人的身份是法律给予的,和做不做什么事情有半毛钱关系吗?

7、替罪羊心理。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时,总需要找到一个出口,因此替罪羊心理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错误的论证形式:修辞泛滥。修辞泛滥的表现如下:

1、不讲道德讲感情;

2、与别人意见不同的压力;

3、以传统作为依据;

4、转移注意力;

5、强行合理化;

6、以错对错。比如我的自行车被偷了,我就去偷一辆别人的自行车;

7、诉诸不良品性;

8、4个谬误(发生学谬误、稻草人谬误、划界谬误、滑坡谬误);

9、虚假两难境地,其实有第三种选择;

10、虚假完美主义;

11、举证责任倒置。正确的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

12、乞题(把结论放到证明过程中)。

书中的内容讲得很详细,大家要是有兴趣,阅读书籍吧。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在美国,被列入了通识类课程,要求所有的大学生进行学习。


我是思维训练讲师沈红亮。

如果您想提升自己或孩子的思维能力,私信我,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期待在您和孩子思维能力提升的路上,有我的陪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