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为你解决的问题


马路上铺天盖地的广告牌、网络上众口铄金的谣言、商场里不厌其烦的推销员,我们该相信谁?这个世界上带有误导性的信息越来越多,而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怎么辨别真相?这本书给你一个鉴别错误信息,筛选出正确信息的工具箱,帮助你养成批判性思维,用“火眼金睛”洞察世界的真相!


收听这本书,你将解决如下问题:

①养成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技巧。

②怎么鉴别信息来源的真假?

③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伪论证”?

④怎么辨别修辞,从而不被别人的修辞牵制?



主讲人简介


徐英瑾

现为复旦大学哲学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其博士论文为上海哲学界唯一入选的“全国百优博士论文”。



金 句 精 选


①广告是尽力抑制人类智力以便从中牟利的科学。


②人们乐于接受别人接受的观点,而不是停下来思考是否有理由支持该观点。


③人们容易基于专家的口音、衣着等无关因素来评价专家,人们不自觉地将对默认的积极评价转化为对其言论的积极评价。



听 前 热 身


批判性:源自希腊文“kritikos”,是指富于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还有敏锐智慧的回顾性反思。在哲学中也叫“斗争性”,是指对现实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

读完本文约需48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徐英瑾。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题目叫《批判性思维》。


我们为什么要讲这样一本书呢?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意见,而缺乏真正的理性精神。大家只想听意见,不想听论证。这是一个被感觉牵着走的时代,而不是被理性牵着走的时代。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是什么?“我要做这件事。”为什么呢?“网上是这么说的。”“电视里的广告是这么说的。”就没有人有兴趣进行信息梳理。


那有人说:“那我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个有理性的人呢?”如果你一天到晚被四周的信息牵着走,没有办法自己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的话,你就会在三个地方掉到坑里:


第一,购物。有这么多的产品,哪些产品它的广告可能有虚假说明的成分?哪些广告比较是符合实际的?你怎么样让你的每一分钱,都能花到正确的方向上去?你就要进行信息甄别。


第二,网络谣言。有些谣言说得像真的一样,有些真话说得像谣言一样,你从它表面上的形态,是很难判断的。怎么样通过一些信息梳理的方法,来判断哪些是谣言?


另外一个,学习要写论文,工作要写各种各样的报告。你怎么样说服老师,你这个论文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给你个A?或者你怎么说服领导,你的方案企划是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的,能够让老板批准来推进你的工作?

你就要摆事实讲道理。你如果仅仅“好像是这样,好像是那样,我三哥说:‘做这个能赚钱。’”你在这里,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做好这些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布鲁克·诺尔和理查德·保罗,他们都是从事普及型的哲学工作的。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实际上是大学所教授的内容,但是他们都希望,以一种更加亲民的方式,把这些内容推向社会,能够让广大的社会人,也能够学会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一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01“批判”


好,那么关于“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经常有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就是批判性思维讲穿了就是怎么做杠精,怎么样去怼人,这就是很多人对于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惯常的想法,这惯常想法是有一些偏差的。


在西方的语境里面,批判的对象不是人,主要是命题、思想论证和观点。那么批判本身成为哲学名词,是和德国大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有关,因为康德就写了一本书,题目叫《纯粹理性批判》。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就是内部梳理;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外部的划界。


什么叫内部梳理?就好比说人类的理性里面有哪些分类,比如感性能做什么,知性能做什么,知性背后又有不同的范畴,不同的范畴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条分缕析地弄下来。


什么叫外部的划界?就是一个更宏观的问题了,理性之外是什么,理性不能做什么,这就叫外部划界。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个书名里面,就引申出了现在西方学术界,对于批判的一般性用法。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思想的不同的形式的梳理、鉴别与评估。这评估结果是好是坏呢?是好就说你好,是坏就说你坏,但是要有一种理性中立的态度。


所以批判性思维,就是要确立什么论证是好的论证的标准。有了这些标准以后,你就能够评估别人的思想和质量了。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批判思维是不能够越俎代庖,代替大家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回答的,它不能够提供具体的答案。


类似于给猎人一把好的猎枪,你有了好的猎枪以后,你到丛林里面打中野物的概率就会大大上升了。但是猎枪本身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就有野兔子、野狐狸就能被你打倒了。你还是需要灵活地、巧妙地使用你的武器打到你的猎物。当然这个思维批判的训练,它是能够提高你鉴别正确答案的效率,提高你的准确率和命中率。


02 “思想”


好了,我已经说过了,批判性思维是对于思想的梳理、鉴别与评估。那么思想是什么东西?


我们平常所说出来的话,有两个层面上的信息,经常被人混为一谈:一个层面是作为主观判断的观点;另外一个就是作为客观判断的事实。比如某一个学生,数学成绩一向不是特别好,结果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数学考班上的第一名。数学老师就对他产生了一些怀疑,认为他有可能是作弊。但是这是数学老师的观点,这是事实吗?你要找到像铁一样的证据,才能变成事实。


又比如说,某某学生他作弊被当场抓到,而且已经在学校被通报批评了,那么这就是个事实了。


所以同样是说话,有一类话就是主观判断;有一类话就是客观判断。主观判断就叫观点;客观判断就是对于事实的表达。


03 “论证”


大家就说了,网络上有很多人,他会把很多主观的观点,包装成客观事实。那么我们怎么样来判断,哪些是真事实,哪些是假事实呢?


我们就要看他的论证了。论证能够建立得好的,虽然不能够保证他一定就是真的,但是他有极大的概率是真的;如果论证它是出问题的,那就有极大的概率是假的。


那么什么叫论证呢?我把论证看成是一个旅程,这个旅程就是从观点出发,然后慢慢地走、慢慢地走,从这样一个旅程的起点到终点,也就是从前提到结论的过程。



它的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把事实呈现出来,把那些虚假的信息给排除出去。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法是有关的,这个问法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含义是: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凭什么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或者说你是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的?


“知道”这个词和“相信”这个词,表面上看很像,里面的差别可大了去了。“相信”仅仅就是指我认为事情是这样;但“知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但认为这是真的,而且我认为,你也应该认为这是真的。


我们就看两年前的网剧《无证之罪》,就是脑洞很大的刑警,他是先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但是在这个求证的过程中,往往证据找不足。然后领导就对他说了,你讲的故事似乎是通的,但没证据。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有证据。


04 什么不是论证?


好了,那么在讲到论证和证据的时候,我们就要讲清楚什么东西是不能够作为论证,或者是证据的。


1.论证的观点本身

其中第一点,你不能够把你要论证的观点本身作为证据提出来。我们就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林肯在做总统之前在法庭上辩论的例子。有一个小伙子叫阿姆斯特朗,他被告是图财害命杀了人了,那小伙子觉得自己很冤,就请林肯来帮忙。比如林肯不能说:“我认为阿姆斯特朗是无辜的,道理就是阿姆斯特朗是无辜的。”你也不能够说这句话的同义词,你说:“阿姆斯特朗是无辜的,因为他是个纯洁无瑕的人。”你只不过是把无辜的换成纯洁无瑕,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


2.有诗为证

那么还有第二种情况,叫有诗为证。比如虞姬和项羽的爱情故事,“虞姬虞姬奈若何”,做了这么一首诗。这故事是谁写的?司马迁写的。司马迁和项羽死这事,隔了很多年。那项羽做了首诗,谁听到了?虞姬听到了。虞姬死了,项羽也死了,而且司马迁没有提到当时有一个小卫兵在旁边,活着留下来,把故事传下来。那司马迁是怎么知道这事的呢?


所以你如果用这个诗来证明他们之间有爱情的话,这个诗的来源是什么?它不是很清楚。当然如果你能证明这诗真的有个可靠的来源,也许能做证据。但是往往在我看到的中国古典小说里面,以诗为证往往就是一种文学的辞藻,它根本不能做证据。


3.有图为证

那么第三,就是有图为证也不行。因为今天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修图软件满天飞的世界。大量PS的图片,只要PS水平高到一定的程度,就能乱真了。


所以图本身不是证据,图可以作为证据的一个要素。但是你要通过一个命题,把这个图片的要素镶嵌到这个命题里面,然后才能构成论证的一个组成部分。


4.纯粹的事实

那大家说纯粹的事实,能够成为证据吗?就类似于张三他爸爸是张四,这已经是户口本上写得清清楚楚的。但是事实本身,也未必就能够作为证据。凭什么呢?因为它不一定和你要说的这件事相关。


我现在要讨论李四和张三之间的房产纠葛,你就和我说:“张三他皮肤不太好,有长期的皮肤病。”我觉得张三有皮肤病这件事情,我非常同情,但是这和李四之间的房产纠葛,有什么关系?所以你一定要建立一个相关性的搭建。


我个人认为在论证当中,要建立起相关性的搭建,是颇有难度的。因为很多貌似不相关的事情,是相关的;很多貌似相关的事情是不相关的。


举一个例子,犯罪分子可以在现场制作很多假的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引诱警察,但这叫假相关。而真正相关的事情,要你自己开脑洞才能够想到。


5.条件句

那么还有条件句不能做证据。什么叫条件句呢?就是以“如果”或者“倘若”作为起头的句子。


比如说在谈恋爱的时候,一个女孩子问男朋友:“你和我出来约会就老玩手机,你看看我呀!我和你手机都掉水里了,你先捞哪一个?”男朋友很冷漠地说:“如果,你去问如果呀,你问我干嘛?这问题还没有发生,你就不要去问了。”这男孩子的回答,虽然有一点漫不经心,但从逻辑学的角度上来讲,有一点点真。


因为“如果”这个句子,它后面引导的那件事情,是还没有发生。它既然还没有发生,那么实际上后面的那件事,是不是发生也是带有一定的虚拟性的。所以你在一个论证里面,条件句它是不能够作为一种前提出现的,它也许能作为一个中介。


那什么叫“作为前提”?什么是“作为中介”?现在我要证明张三是有犯罪时间,从甲地跑到乙地来做一件坏事的。那我的论证是这样的:如果张三有一辆摩托车的话,那么他就有作案时间了。而且我们的确发现,现场有一辆摩托车,上面有张三的指纹。请注意这里,是因为我真找到这辆摩托车了,所以“如果那么”的条件继续起到作用,我的结论是张三是有作案时间的。


如果是另外一个论证,就不是这样了。如果张三有一辆摩托车的话,那么他就有作案时间了,结论是他有作案时间。问题是摩托车没找到。你这样一说对方的律师就说了:“我还说张三有UFO,我还说张三是钢铁侠!”


你一定得真有一个东西,让他前提里面描述的那个事件成真。你说的这个条件句,才能够镶嵌到论证里面。


6.道德绑架

另外就是道德绑架,它不能够成为论证。这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经常看到的:凡是中国人就必看这个电影!你不看你还是中国人吗?还有些人更缺德了:凡是人都知道这是常识。你吓唬我啊!我不同意你,我就是猪了?这是给别人制造一种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7.替罪羊的心理

那么还有基于愤怒的、找替罪羊的心理是不能够做论证的。比如出了一件事以后,大家都很愤怒,你总是要找到事情的一个原因,但有时候原因不是很容易找到的,而你的愤怒的情绪,必须立即得到缓解,那该怎么做呢?


那十有八九就要找一个替罪羊。替罪羊就是我看你平常就是贼眉鼠眼,现在出了事了,十有八九就是你干的。结果并没有很好的一个定罪的过程,但是群众非常愤怒,就把他给揪出来了。实际上历史上的很多冤假错案,都是和这种思维是有关的,这在论证的时候,也经常会起到一个干扰作用。


二 什么是定义?


那么批判针对的对象是思想,思想的要害是论证,但论证是由什么东西形成的呢?它是由一个个判断形成的。它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把一个判断变成论证。但每一个判断它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词。很显然如果词本身的含义不清楚,判断的含义就会不清楚,整个论证都会模糊。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讨论,怎么样把词的含义给说清楚?我们就要进行定义了。实际上我们要讲定义之前,首先要把任何一个概念,它的意义的两个组成部分说清楚,就任何一个概念它的意义,是由它的外延和它的内涵所构成的。


什么叫外延呢?就是用更具体的事物,来说明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比如你公司里面,有一个技术攻关小组,叫阿尔法小组。然后别人就问了:“阿尔法小组是什么?”从外延的角度来定义的话,你就要去指出,阿尔法小组是由具体哪些人组成的?然后你就说,阿尔法小组就是张三、李四、王五、我,四个人。


什么是内涵呢?就是用和这个概念同样抽象,甚至是更加抽象的概念,来说清楚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比如你就说咱们公司里面,唯一的一个专门用来负责芯片攻关任务的小组,叫阿尔法小组。这就是用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来界定它了。


01 定义的种类


那么怎么来进行定义呢?一般来说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叫列举定义,又叫枚举定义。就是把你要定义的这个事项的外延给说清楚了。


我们应该要指出的是,列举定义和枚举定义,它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它一个概念的下属的这些具体的案例数量是可控的,那么你用枚举定义是比较合适。比如说人家问你:“《四书五经》是哪些经典?”一共也就九本书,你也可以一部部说出来,这都没问题。


如果人家问你:“人是什么?”那你就完蛋了,天下有六十亿人,你能枚举出来吗?这显然是不可操作的。所以你就必须要从内涵的角度来进行定义。


从内涵的角度来进行定义,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找一个同义词。比如有个外国朋友,他不知道吹毛求疵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我就问他了:“中文里面‘挑剔’两个字学过吗?”他说:“学过。”我就告诉你:“吹毛求疵就是挑剔。”那么吹毛求疵和挑剔,都是抽象概念,但是因为挑剔那个外国人懂,你可以用挑剔来定义吹毛求疵。


如果是复杂的一个案例,就是有人不知道人是什么意思。我就要给出很抽象的一个句子:人就是会思考、会说话的动物。那么在这个句子里面,我们可以发现,人是一个被定义项;会思考、会说话的动物,是一个定义项。这个定义项显然就更加的抽象。会思考,还有动物,这些概念都要比人来的大。并不是说凡是动物就是人,动物是个更大的概念。所以你可以用这些更加抽象的概念之间的相互的连接,来定义你所定义的概念。


02 定义的目的


那有人就说了,为什么在论证当中要进行定义呢?


1.告知词语的通常含义

首先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你如果说了一个生词,这个生词本身可能会在交流中引起一些麻烦,你要通过定义使得它的含义得到澄清,让大家知道你在说什么。


有一些生词,只被一些人所了解,所以在论证和辩论的过程中,就要对这样一些术语进行解释。比如说“对于汉朝历史的这些研究,要根据最新的简牍学的研究成果。”然后大家就举手了,“老师,简牍学是什么东西呀?”“同学们,‘简’就是‘竹简’的‘简’;‘牍’就是‘连篇累牍’的‘牍’,也就是说根据我们出土的古代简牍的资料来做历史研究的这样一个历史学分支,就叫简牍学。”你这样一说大家就懂了。


2.约定词语的特殊含义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一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你一定要告诉大家,在当下的环境中,我说的这个术语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芒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一种水果,但是有些人有可能是指湖南卫视,因为湖南卫视的台标是芒果。但也有可能,是他的一个发小就叫芒果。所以我一定要跟你说:“你说的芒果是什么意思?”否则别人也跟不上你的论证思路。


3.消除歧义

那么第三点就是指在很多情况下,有些概念它是有一定的含混的。这种含混、歧义本身是有不同的类型。


第一个类型就是所谓的语义歧义,就一个概念它有不同的解读的方式。比如有一句话:他冷冰冰的。它有两种解读:一种就是这个人的身体冷冰冰的,他大概已经得病了或者已经死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的脾气冷冰冰的,对所有的人都非常非常的冷淡。


那么第二种歧义,就是所谓的组合歧义。比如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的球员。这句话很有意思。你是不是在暗示他也是个很好的球员呢?因为他属于世界上最好的一个球队。但是这里的一个麻烦是,一个人如果属于世界上最好的球队的话,他也保不齐不是一个很好的球员。请注意,在广告里面,这是一个经常忽悠大家的手段。


那么第三个就是句法歧义。句法歧义就是一个句子,它写得非常非常的长,以至于左读是一个意思,右读又是另外一个意思。这是在合同陷阱里面,经常会出现的。就比如“去加拿大旅行,需要携带出生证或驾照和其他的附照片的身份证明”。


第一种断句方法就是“和”是一个关键词,就是你需携带出生证或驾照,这是第一个板块,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


第二种断句方法是,需携带身份证是第一个板块,接下来一个核心词是“或”,就是或驾照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证明。


这两种解读方法,表面上看都说得通,所以如果法律文书里面写这种句子,你就会造成混乱。


4.用于说服

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第四个作用,一个语词,它有不同的界定方式,所以有些界定方式,就会对有些人有利,有些界定方式,它就会对另外一些人有利。所以每个人都要抢夺对于语词的定义权,使得以后的论证能够为我服务。这就牵涉到了情感力量和修辞力量,在论证里面的所起到的这种作用。


就比如说医保这件事,由政府支持的医保,和由政府掌控的医保,它们所指的是同样一件事情。但是你说由政府支持,你脑子里形成的这个画面,就好像是一个很和谐的画面。“掌控”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玩弄什么东西于自己的股掌之上,这事情就不行。


所以定义权相当重要,你既要在辩论中掌控自己的定义权,也要防止别人通过定义权的争夺,把辩论引到对他有利的方向上去。


三 什么是修辞?


好,前面说过了修辞和情感的这个成分,在定义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下面就要讨论,修辞对于说服力的言说,或者写作技巧的一个提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我认为我现在解读的这本《批判性思维》和别的《批判性思维》的书相比,它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也就是它讨论修辞学的篇幅,相对比较大。而我自己吐槽教育的一件事情是,好像在我的整个从教的经历里面,从中学到大学,我都没有看到有官方编撰的修辞学教材。

据我所知,好像它都是在语文教学里面,起到个极为边缘的作用,没有变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但修辞学是亚里士多德奠定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整个语文训练里面,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


那么修辞和论证是什么关系?论证是没有温度的。比如举个例子,你要造一个房子,你就要把这房子的地基打打准,你力学结构要算算清楚,有些不能敲的东西不要乱敲,比如承重墙你敲了,你以后就跟着倒霉。这种事情,一定要用非常清楚的理科的思路,来把它弄清楚。但假设你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这个房子是不是人家喜欢的?


不一定,人家要看装修风格、颜色的搭配。写文章做论证也是这个样子,你逻辑上要讲得清楚,但是除了逻辑上要讲清楚以外,你要感染人,还需要一些修辞的力量。


因此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对修辞本身有哪些基本的手段和技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实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极有用,因为我们中国人最喜欢主张要会说话,有些人就不会说话,会说话用学术语言讲是什么?就是懂修辞学。


1.委婉语和粗鄙语

第一个修辞的技巧就是委婉语和粗鄙语。也就是说,有些话是以委婉的方式说出来的,有些是比较赤裸裸的方式说出来的。


比如你如果是一个网络的经销商,专门负责向大家提供价廉物美的旧车。你最好就不要管自己的网站叫“旧车网”,因为“旧”这个词带给大家不好的印象,你可以换一个中性词,叫“二手车”,或者绿色排碳节能车,这样正能量的想法,就可以激发观众的正面的这种心理。


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上比较黑暗的案例。比如希特勒在开万湖会议的时候,主张屠杀犹太人,他就避免了使用“屠杀”“处决”这些词,他是说“对于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方案”。那么对于这些公文上语言的解读技巧,是历史系的学生,在读历史上的文件的时候,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功。否则你还真以为,希特勒在处理什么过期罐头。


2.闪烁其词

那么第二种修辞技巧,就是闪烁其词。闪烁其词实际上就是指故意把这个意思说得含混。就有一些语言学家就认为,在我们的语言学里面,使用的一些形容词,比如说聪明、愚笨,实际上是暗含了一个平均值的。当你说乌鸦是一种聪明的鸟类的时候,我相信你十有八九,是把它和麻雀比,你不会把它和诸葛亮、周瑜比。所以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后面都有个背景。


现在你张口闭口就说,我现在的减重效果,或者我的加速性能达到惊人的,或者多达什么,你的比较系是什么?你不知道。在广告的比较里面,这方面的信息往往是比较少的。


类似的这种闪烁其词,就是像“大概”“可能”“也许”“据说”这些词,那么你说的大概和可能,是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大概和可能呢?比如明天要下雨,我说降水概率是90%,是大概要下雨;降水概率是40%,也是大概要下雨。所以此“大概”和彼“大概”之间,是有很大的梯度差别的。但是闪烁其词,就把这样的梯度差比给消灭掉了。


3.贬低语

还有一个策略,就是贬低语。什么叫贬低语呢?就是夹枪夹棒的。


就对你进行一番修理和羞辱。我就经常就觉得,实际上我成为博导以后的很多学术思想,是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想出来了。我在研究生的时候,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大家说:“你这想法太幼稚,太无聊了,太大胆了,太挑战权威了,你省省吧!”我现在同样的一个说法说出来,“老师你好有创意,你现在引领学术的前沿!”我拜托,不就是我的地位改变了吗?


因此我就想起了美国的军事将领,施瓦茨科普夫的一句话,他是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候的美军的统帅,他说:“我在没升官之前,在办公室里,也喜欢说笑话,没人笑的。我做了将军以后,同样的笑话说一遍,同样的一帮下属,还没听完就哈哈大笑。”这个虚伪。我觉得这一点中西文化没什么两样,这歧视链无所不在。


比如我举个例子,第一个句子:徐英瑾写了一篇讨论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型过程的博士论文;第二种表达方式:徐英瑾只不过就是写了一篇讨论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型过程的论文。他们说的是同样一件事,这味道完全不一样。这“只不过”加了以后,给人的感觉就是贬低。而且这个贬低,他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因为他也没有撒谎,我的确是写了这篇论文但加了一个“只不过”,好像我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或者是“所谓的”。“只不过”这话还不是特别的伤人,特别的伤人是:他写了一篇研究维特根斯坦的所谓的论文。那就伤人伤得很厉害了,意思我就根本写的不是论文。这又是贬低人的一种手段。


那么在书面语言里面,还有一种贬低人的方法,就是加引号。我们知道引号有很多很多的作用,有一种是表示讽刺。就是你如果嘲笑一个人,他的学位是假的,你就说:“瞧!他拿到了‘学位’。”但学位上面加引号,意思他的学位就是假的。


我并不是主张大家用这种手段去霸凌别人,但是你不霸凌别人,别人保不齐就会霸凌你。所以你要看清楚别人是在霸凌你,不要因为这些霸凌性的语言,影响自己的心情,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要把自己的心理建设得强大起来。


4.嘲讽

我们来再来讲下面一个,就是比较直接出来攻击你了,这就叫嘲讽。嘲讽我不想多谈,因为它基本上是一种比较粗鲁和直接的攻击方式,类似于我们说:“你这话都能信,母猪都能上树吧?”“你这本事还能考上北大?你笑话吧!”就是类似于这种话,因为它比较直接和明显,所以比较容易被识别。


5.修辞性类比

那么下面一个,就是修辞性类比。类比当然是我们中文语境里面,经常使用的一种修辞的手段了。比如我们要讲一个单位里面,这人特别聪明,随便起个外号就叫“赛诸葛”。但是这个比较的这种方法,很有可能也会把我们带到沟里面去。


为什么呢?它会牵涉到一些很基础性的问题:你把A和B进行比较的时候,你使用的这个标准是不是一样?比如两个家长又开始抬杠:“我就觉得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聪明,你看我的儿子班上考试都是前三名的,你的班上考试前三十名的。”那家长不服:“那我是市重点,市重点前三十名很不容易了,你这学校什么档次的?”因为这两个学校,它出的考卷也不一样。


另外一个问题,这个比较项本身放在一起比较有没有意义?比如有一个搞国际旅游的经理,就骂下属了:“你们这帮下属都是酒囊饭袋,凭什么我们2019年的国际旅游的这个销售数字那么好,2020年就这么差?”你这样骂下面就没道理了,2020年不就摊上了疫情了吗?全世界的航班都停摆了,你就是孙悟空、诸葛亮、管仲都来了,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够把2020年和2019年相提并论。


另外就是比较要小心平均数,什么叫比较要小心平均数呢?比如很多朋友圈的朋友一看上海的平均工资,然后在微信圈截个图说:“我又拉上海人民的后腿了。”一脸很失败的样子。很多人认为平均数是大多数人的情况,其实不对。


比如一个人工资100块,一个人工资是1块,平均数是50块,但问题是真正享受到50块的工资水平的人的数量是0,那50块是个数学虚拟。所以你老是拿这个数据虚拟来要求自己,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6.李代桃僵

那么下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修辞的问题,书上叫它替代证明,我自己就把它翻译成李代桃僵。就实际上你在论证当中,是没有非常好的证据的。你就说出一个貌似很好的证据,让它作为一个替代品,让这个替代品来替你挡子弹。


就举个例子,你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专家意见来支持你的这种药是有效的。你为了忽悠别人买这个药,你就说“据斯坦福大学的专家说”。我说:“斯坦福大学的哪个专家?你把他名字报出来,我去搜他网站,他写了论文没有?”“这个不知道,我们再去做调查。”就这种话。我问你具体的情况以后,你就缩到后面了。


7.重复

那么还有一种修辞的手段,某种意义上说是最简单的,但同时又是最昂贵的,就叫重复,也就是一句话它不停地重复就能起到洗脑的效果。


因为人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总是觉得“偏信则暗,兼听则信”。所以就很有可能,有些人如果掌握了这样媒体的这种渠道的话,就可以通过重复同样一条信息,让全社会的人都接受他的思想和观点。


你要不停地重复,让所有人都听到,你就得买媒体的频道,要把你的广告,在每一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贴到,所以基本上这是个金钱游戏。


四 错误论证形式:修辞泛滥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把修辞百宝箱里面的各种兵器,全部就过了一遍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有些人是怎么样利用这样的一些修辞的手段来制造虚假的推理,把大家带到沟里面去的?


1.诉诸同情的论证

那么第一种就是诉诸同情的论证,不和你讲道理,和你讲感情。比如说有一个女性,被人证明是犯了杀人罪,有人就说了,你不能够把她关到监狱里面去,否则的话她的孩子该怎么办?这会让法官感到非常为难。


所以诉诸同情的论证,它虽然从它的论证形式上来看,一眼就可以看穿这是无效的,但是因为我们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你要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豁免于这样的论证的这种威力,我觉得是很难的。但是在非常重大的问题上,还是要按照理性来办事的。


2.诉诸愧疚的论证

那么第二种和它差不多,就是诉诸于愧疚的论证。人都有同情心,因此也都有愧疚心。


比如你要我把某个好处,应该是我得的,让给别人。你抽象地讲他年龄比我大,我得让着他,我肯定是不服。他会来另外一套说:“他最近孩子得了场大病,家里急需钱。”这太可怜了,我一听心就软了。我就心想,“如果我这件事和他争的话,如果他家庭就因为少了这笔钱,出现什么家庭悲剧了,我不就成罪人了吗?我也太自私了吧!”然后我就会有内疚心,在内疚心的驱使下,我有可能就会接受他的提议。


3.诉诸同辈压力的论证

那么另外第三个论证形式,就是诉诸于同辈压力的论证。也就是说大家都这么看,你看你怎么不这么看呢?好像我和大家的观点都不一样,我就觉得非常害怕。


所以你要让一件事情变得公平,就少开会,多做匿名投票。为什么呢?你在匿名投票的时候,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干,所以你就不会受到来自同辈的压力。


就上次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为什么会发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预测希拉里会赢,但是到最后特朗普赢了。就是很多人因为受到同辈的压力,不敢在民调的时候,对另外一个大活人说我支持特朗普。因为特朗普有很多很多的缺点,支持特朗普是件很不要脸的事情。但问题真投票的时候,谁知道你投什么。所以我民调说的话,是处于同辈压力说出来的话,我投票投出来的是我的真实意愿。所以投票的数据,就和民调的数据不一样了。


4.诉诸传统

好,那么另外一个由修辞的泛滥所导致的论证谬误,就是诉诸传统。诉诸传统是中国人很喜欢的一个论证方式。你看中国古代的这个论证方式,就比如一帮儒生要就一个问题进行争论,到最后都是在比语录。有人说:“我现在要出去玩。”他说:“你凭什么出去玩?”“父母在,不远游。”“圣人还说过其他的话。”“游必有方。”结果大家都在对传统当中的不同的资源来进行争论。


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上来讲,诉诸传统会有很多问题。第一,每个人所遵循的传统不同,或者即使是同一个传统中,它的信息也是混乱的,孔子会根据不同的语境说不同的话。


那么第二,传统也不一定是对的。亚里士多德都是对的吗?托勒密都是对的吗?如果他们都是对的,那么伽利略、哥白尼就对不了了。所以你不推翻前人的学说,你就没有办法进步。


当然我必须要指出的是,诉诸传统虽然是个论证谬误,但是人类的知识毕竟是要渐进的,你不能够因为传统中有谬误,就对所有的传统采取敌视的态度,应该保持一个谨慎的引用的态度。


5.诉诸注意力的转移

另外一个论证的谬误就是诉诸于注意力的转移,我们知道变戏法的时候,很多魔术师身边,都有个漂亮的女助手。凭什么呀?就转移大家注意力的。


这个论证在历史上是经常出现的,有些人论证不过你了,你讲东,他就讲西。比如小布什时期,发动了对于伊拉克的战争。他说:“萨达姆造出一个东西,叫大杀器,它要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等到美国军队入侵了,刨地三尺,这里所说的大杀器,一点都没有发现,倒是挖出不少萨达姆藏的黄金。


然后大家就问了,“你说有大杀器,现在你自己都没有挖出大杀器,现在你整场战争的正义性,怎么来界定呢?”他们就找了另外一个话题:萨达姆是个人权的侵犯者,他侵害库尔德人,去打压其他的民族。


其他国家就说,“我们先把事情捋一捋,萨达姆破坏人权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你开始说他是有大杀器的,大杀器在哪里呢?”你现在跟我讲,他迫害人权的事情,转移了整个话题,把你的注意力,就引到了另外一个方向了。总而言之,西方各界对于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也就是第二场海湾战争,认为它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就是因为它的论证崩溃了。


6.强行合理化

好,那么下面一个论证的谬误,我把它写成强行合理化。就一个道理本来是说不直的,你就拼命地把它捋直了。


比如,“小明,你这次数学怎么就考七十几分?你平常至少都是考85分以上的!”“爸爸,我总觉得我一直考八十几分和九十几分,我的人生道路会过于平坦,我考一次七十几分,我能够享受一下,分数低的那种挫败感。然后我将来就可以享受从70分,慢慢重新上升到80分、90分的那种人生的上升感。”这是一个强行合理化,你就是没好好复习。


7.以错对错

那么下面的一个和修辞有关的论证谬误就是以错对错。什么叫以错对错呢?有些人的自行车被偷了,被偷了以后,他就把别人的自行车也偷了一辆。结果另外一个人,他的利益也受到损失了,那么第二个人也会偷第三辆自行车,这样偷窃的行为就反而得到蔓延了。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以对对错,就是有人如果犯错了,你就告诉他正确的是什么,然后来使得信息的源头得到澄清。


8.诉诸不良品性

那么下面的一种错误就是诉诸不良品性,因人废言。就是张三的话你不能相信,张三的话肯定不对。为什么呢?因为张三这个人一天到晚扯谎,他就是一个扯谎王。那么这就是典型的因人废言了。


在美国历史的某一段时间里,因人废言竟然还作为法律被肯定下来。就是一旦出现涉及到华人的各种各样刑事案件的时候,华人本身提供的证词,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只有白人提供的证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白人开枪打死了华人,其他的华人看到了,都没用。除非有一个仗义直言的白人,肯跳出来为华人撑腰,但这件事发生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9.发生学谬误

好,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谬误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所谓的发生学谬误。发生学谬误是诉诸于整件事情的一个源起,如果你的源头有点不对,你的内容也就是不对。


比如有人就跟我说:“我就不相信牛顿。牛顿他是个自然神论者,他的所有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我们的科学的规律性是上帝创造的。因为牛顿的第一个前提是错误的,所以他的下面的所有的科学内容都是错误的。”


那这个论证显然是无效,我们现在都知道,牛顿他本人的宗教想法固然引发了他有精神动力从事科学研究,但他的科学研究的内容,也完全可以和无神论的思想背景加以结合,这是可以被摘出来的。


所以发生学谬误就是,不分青红皂白,起源有问题,后面都有问题。具体的情况其实是要具体分析的。


10.稻草人谬误

那么接下来一个谬误,是稻草人谬误。稻草人是什么意思呢?这也是论证里面经常出现的,就是为了驳倒别人,把别人的观点说得特别荒谬,然后就去攻击别人的那一个虚假的观点,这个虚假的观点就叫稻草人了。那么公众分不清楚稻草人和真人之间的区别,还以为你在辩论当中赢了。


比如别人就主张吃这种药物,也许对治某种癌症是有用的。人家说的是“也许”,结果你就把人家“也许”和“或许”给去掉了。他说:“张三说的吃这个药包治百病,我家老爷子就吃这药,没吃好!这就是个骗子!”这样一来,大家说:“打倒庸医!”就把前面那个医生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了。


11.虚假二难境地

接下来的一个错误,就叫虚假的二难境地。著名的电车难题就是个二难境地,假设你是一个列车驾驶员,你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人躺在铁道上,你开过去这个人就会被压死,但火车来不及刹车了。但是右边有个变道,你转到右边,右边还有五个胖子躺在铁轨上,你过去五个人就死了。所以这两种环境,就导致了左也是一个很糟糕的事,右也是件很糟糕的事,这就叫二难境地了。


那么什么叫虚假二难境地呢?就是指实际上你还有第三个选择,它把这个第三个选择给遮掩掉了。


比如某个城市要造一个工厂,那么有一些环保组织,就想说服市民要去破坏这个计划。他就贴了很多广告,左边一张照片,就是现在我们小镇的美丽的图景,右边就是非常恐怖的工业污染的场景,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虚假的二难推理。


因为的确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也许发展一些工业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一些破坏,但是如果我们引入了非常好的排碳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这些对于环境的破坏是可控的。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虚假二难境地作为一种辩论策略,尽管它在逻辑上是没效的,但是为什么能够起到这么大的忽悠的作用呢?这多多少少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命题是真假二值的。任何一种情况,就是真和假这两种情况。所以我们的大脑,要么就看到一个最好的情况,要么就看到一个最坏的情况。这两种极化思维,就让我们看不到当中的各种各样的情况。


北宋的时候,就出现了新党和旧党的争执,新党的就是王安石这派,旧党就司马光这派,最倒霉的是苏东坡。苏东坡经常说这样的话,“新党的某些见解是对的,旧党的某些见解是对的。”结果新党上台打压他,旧党上台照样打压他,苏东坡惨得不得了。尽管我们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觉得好像最有道理的是苏东坡,因为他说话最公平,但是人类就是这样,他容易陷到虚假二难境地里。


12.虚假完美主义

好,那么与之非常相近的一个谬误推理形式,就叫虚假完美主义。就是用八个字来形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思维很多人都有,我们要追求就追求最好的,要么就没有。


实际上我们在讲到《改变》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已经讲到拖延症的问题了,就是给你一个任务,一个deadline(最后期限),你就是完成不了,老是要拖。为什么有人有拖延症呢?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虚假完美主义,他就觉得自己要写的每一句话都要传世经典,任何一点瑕疵都不行。任何一句话都是有毛病的,你这样想,就永远没机会写第二句话了。


这个严重的拖延症的毛病会在人生选择中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恋爱的问题。为什么不结婚?那大家说没有找到Mr.perfect。我说这不对,你这是虚假完美主义,每个人都一堆毛病。我老婆和我结婚以后说,“你就一堆毛病,我怎么就没看穿你?”我说:“你找别人也是一堆毛病,你就将就着过吧!”


13.划界谬误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错误,就是划界的谬误。就是因为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的,所以有些人就因此认为,这件事情是不重要的。比如我举一个例子,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楚;中产和富人之间的界限,那是更不清楚了,特别是中产里面比较偏上的,和富人里面不那么富的,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是很不清楚的。因此有人就主张这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一个界限。


很多人,他之所以会有划界谬误,就是他不知道分辨率的问题。举个例子,你如果要划出一条很精细的线,这里是东海,这里是长江,你划不出来。那你卫星拍一张照片,这条界限是清楚的,就是海水的颜色和江水的颜色是不同的。所以就很多人他不知道,面对不同的任务,要调整自己的分辨率,有些时候要用显微镜,有些时候用放大镜,这样你才能够精确地调整你每一个具体语境当中的处事策略。


14.滑坡谬误

下面的这个谬误也是因为界限感和尺度感不清楚,就是所谓的滑坡论证。你看到有辆车子,从山顶上往下滑了,你就觉得,这个车总有一天会滑到山底,撞得粉身碎骨。你就忘记了有很多种可能性,比如当中有块石头把它挡住了,或者中途有司机冲上去了,把车子停住了。


就中国的家长,就经常会犯滑坡论证的这个错误。就是看到有一点不好的倾向,就吓得不得了。我家儿子开始玩游戏了,他会沉迷于当中,年级往后退二十名,下个学期就会再退二十名,到最后就完蛋了。他就会陷入了这种巨大的恐慌之中,看到任何的负面现象,都觉得非常可怕。


当然了,防患于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我们也要对任何不良的倾向,加以注意,但是凡事一惊一乍就没有必要了。所以这还是个分辨率的问题,你要去看看,他现在所出现的这个问题,是不是这个年龄的人所出现的普遍问题,过了这个阶段也就好了,这是要注意的。


15.举证责任倒置

那么还有一个错误,就是举证责任的倒置。我们都知道法律上有一个规矩,叫谁主张谁举证。比如我现在写了部小说,我现在发现张三写的小说,情节和我一模一样,我去告他。那么这个证据是由谁给呢?我给。为什么?是我告他,所以谁主张,谁举证。


16.乞题

好,那么最后一个论证的谬误,这个谬误英文叫begging questions,中文是把它翻成乞题。这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你的论证的过程中,你的论点本来要在最后出现的,你现在把论点变成你的前提了。


比如桌子上有一块蛋糕,大宝、二宝和三宝都想吃,大宝比较馋,切了二分之一留给自己,然后二宝和三宝各取四分之一。二宝、三宝就说:“大宝!好不公平!凭什么你拿得比咱们多呀?”大宝说:“因为我比较聪明,所以我要吃得多。”二宝和三宝就说:“凭什么说你比较聪明呢?”大宝说:“因为我拿到了比较多的蛋糕。”这就是一个乞题,或者说是一个循环论证。


五 正确论证形式:演绎推理与非演绎推理


好了,我们讲到了这样一些错误论证以后,大家就说了,那正确的论证的形式该怎么样呢?一般来说把它分成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


01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特点是什么?如果前提都是真的,而且你推理的整个过程,你没有犯任何错误,你的结论就肯定是真的。


比如典型的三段论推理:所有的人都终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终有一死。它由小项、大项和中项构成。你一定要在这个结论里面,分出谁是小项,谁是大项?小项指的就是结论句里面的主词;大项就是结论句里面的宾词或者是谓词。


我现在有一个结论:苏格拉底是终有一死的。苏格拉底就是主词,宾词就是终有一死。因此小项是苏格拉底,而大项就是终有一死。


那么中项应该是在哪里呢?中项就是在结论里面没有出现,但是在前提里面出现的词。苏格拉底是人,这个人在前提里面出现了两次,但在结论里面没出现,这就叫中项。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判断接下来的哪些三段论是无效的,是有用的。


最典型的错误三段论,就推不出来。大家先听听下面这个三段论,大家根据自己的直觉来判断,你接受不接受这个论证?第一句话,所有的猫都是动物;第二句话,有的动物不是吃荤的;结论是有的猫它不是吃荤的。大家按照本能来判断一下,这个论证有不对劲的地方吗?如果大家觉得有点不对劲的话,我恭喜你,你有很好的逻辑直觉。它违背了基本的三段论推理原则,即中项要在前提中,周延至少一次。


周延是什么意思?就是它的外延要全部露出。我们在讲到这个概念的时候说了,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要用更抽象,和至少同样抽象的话,来解释这个概念;外延要用更具体的东西来解释它。比如对于希腊人这个概念,你更抽象的概念是人,更具体的概念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都是希腊人,然后拿这些具体的这些概念,来解释希腊人。


什么叫周延呢?周延就是指你所有的它的这些具体的外延里面的事物,你都要提到过一遍。这好像有点强人所难,要把所有人、希腊人都提一遍,这会提到猴年马月去。但在逻辑里面是有不同的方法帮助你把概念的外延都提到一遍,而不需要把具体的,某个希腊人的名字都报出来的,这就要通过量词。


什么叫量词呢?所有的、每一个、有一些,这就叫量词。比如我这样说,所有的希腊人,这个词就让希腊人这个概念周延了。“所有的”,我每个都提到了。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所有的猫是动物,有的动物不是吃荤的,有的猫不是吃荤的”。那么在这样的推理里面,小项显然是猫,大项是指吃荤的,那么它的中项是动物。那么动物它显然在大前提里面没有周延,为什么呢?所有的猫是动物,请注意在这里猫被周延了,因为我提到了所有的猫。但没有你没有提到所有的动物,所以动物没有被周延。然后我们看小前提,有的动物不是吃荤的,动物前面出现的竟然不是“所有的”,而是“有的”,二次没有周延。


好,这就是判断三段论失败的很多法门中的一条。那么演绎推理,就讲到这里了。


02 非演绎推理


那么还有另外一个推理,叫非演绎推理。非演绎推理就是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或然的。或然就是不一定保证,这个结论就是百分百正确,它只是或许正确、或许不正确,但是它不正确的可能性要小一点,正确的可能性稍微高一点。


非演绎推理有不同的类型:


1.从一般到特殊

第一个类型是从一般到特殊,就是说从普遍的情况推到特殊的情况。那么就举一个例子,几乎所有的四川人都爱吃辣,小张是四川籍的,所以小张是爱吃辣的。但是这个论证,它不一定就是百分之百有效的。个别上海人喜欢吃辣,个别重庆人不喜欢吃辣,肯定能够找到反例。


2.从特殊到一般

那么第二类,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一个前提就是这只鸟会飞,第二个前提那只鸟也会飞,然后搜集了一万只鸟都会飞,结论是所有的鸟都会飞。那么这个结论,基本上就是或然性的了。就是说保不齐有一种情况,第一千零一只鸟,你看到的实际上就是不会飞的,比如它是只企鹅,它就不会飞的。


那么在做这方面归纳的时候,因为我们所说的这个观察的群体,会非常庞大,所以样本取样问题就非常讲究了。你看了一千只鸟,有可能都是一个种类,你一千只鸟看的都是麻雀。我看的什么?我看喜鹊、我看蜂鸟、我看斑鸠,我还跑到北极,去看那里的鸟,我看信天翁。我的种类很多,所以我的取样非常广泛。当我的取样非常广泛的时候,尽管我看的鸟的总数比较少,都有可能可靠性比你高。


当然了还有一个样本的采集错误,就是自建样本。自建样本实际上就是指,这个样本的得来可能是受到了某些人主观的误导。比如说,上级要来检查我们各个班级的卫生状况了,我就把内务打理得最好的几个寝室给上级看,这就叫自建样本,你给出的这些并不反映真实情况。


3.从特殊到特殊

那么还有一种推理也是很重要的,这就叫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就是类比。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在修辞当中错误地使用类比,很可能会把大家带到沟里去。那么要怎么样来正确地使用类比呢?


比如,张三和张四他们是孪生兄弟。我认识张三,但我没有见过张四,但是因为张三长了个高鼻梁,所以张四虽然我没见过,你就找那个高鼻梁的人就行了。那么这个论证,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接受,因为孪生子,他们肯定是在外形上,是非常接近的。


但如果这样一个论证:张三和张四他们是孪生子,既然张三在北京大学,那么张四肯定也在北京大学。这大家就觉得这是肯定是不接受。


因此在做类比论证的时候,你就要保证你这个比较的事项,和你的结论之间是有关联的。


六 信息来源的整体鉴别


好,那么我们就要来进行一个总结了。我们怎么样把前面的那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在信息的海洋里面来对信息本身的质量进行鉴别?


01 考察断言来源


我认为无非就是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对于断言的来源进行考察。不过这里大家就说了,你前面不是说过发生学谬误吗?不能因为这件事的缘起不靠谱,就说后面的东西不靠谱。你得看这件事的缘起和它所递送的内容之间,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如果你查出它就是个骗子公司,它放出来的中介信息,肯定都是假的。那牛顿他出于宗教的目的研究科学,但进入科学以后,他又按照科学的道来走了,那个意义上的起源,我们可以暂且不提。


那我怎么就知道它的来源是欺骗性的呢?你一定要用到归纳论证的方法。你就看看他以前递送的信息,到底是可靠还是不可靠?他如果以前递送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扯淡,那么你就可以认为它是不可靠。


02 检查断言内容


1.个人经验

那么另外就是要对断言的内容进行检查了。比如举个例子,你非常相信的一个朋友,他从来不扯慌,但是他对你很严肃地说:“昨天晚上我在月球背面和巴菲特一起吃了顿饭。”这太扯淡了,我不管我有多尊敬你,我肯定也不信。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管信源有多可靠,有些话一听就很荒谬,它是和我们所有人的个人经验相互冲突的。


2.背景知识

第二点,就是背景知识。比如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UFO,我自己小时候在读中学的时候,正好是UFO热的时候,好像不提这个东西,就没法上街和人打招呼。现在想想挺荒谬的。也就是说,我现在的背景知识和当时有重大的变化。当时我觉得满世界都是UFO,现在我基本上相信,所有UFO都是人造航天器的反光,或者是其它的某种现象。因为你的背景信息的不同,你基本的判断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03 寻找利益相关


那么还有,你要去找这个信源本身的支持者,他本身的利益,和他所报送的信息之间,有没有什么密切的关联。因为有很多媒体都说自己是一个中立的、客观的,但是它不是说自己中立和客观了,它就真的是中立和客观了。你要去研究每一个媒体背后的股权的结构。比如在美国就很典型,很多媒体它背后都有民主党的力量,所以它会放大民主党的声音。


总结


好了,《批判性思维》的这本书,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另外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它牵涉到很多不同的工具。我们讲到了论证的大致形式、怎么来进行定义、好的修辞和坏的修辞是什么,我们也讲到了各种推理的谬误,我们同时也讲到了在正确的推理当中,好的演绎推理该怎么做,怎么防止我们犯下三段论推理的错误,怎么样在非演绎的推理里面,能够提高我们的论证质量。


讲了很多很多这种知识,它的知识点很碎、很多、很细,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么多方法,这么多工具,在具体的实战的环境里面,具体该怎么用,好像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


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的经验,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很多学生都学过,但是在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两个都学过同样一门课程的人,仍然会得出截然相反的论证结论。问题出在哪里?可能并不出在逻辑这个关节,是背景知识这一块。两个人的论证都是可以的,但是我和你的这个背景知识,是相差很远。我和你的前提不同,即使用相同的逻辑根据,我们都没有办法,达到一个最后的结论。


但我必须要指出,至少批判性思维的工具箱,对于揭露一些明显的论证错误,是有很大的帮助。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很多论证错误,比如倒置举证责任、稻草人的谬误、滑坡谬误,也是够多的了。如果能够把这样的谬误澄清,那么我们的社会所处的理智环境,就会得到大大的改善。


好了,那么今天的这次节目,就到此为止了。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提高大家的思想鉴别力,由此提高大家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也欢迎大家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好,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徐英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