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为你赋能

昨天听了叮咚老师分享,我开始思考,如何去做一个言之有物的妈妈。

平时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到底有哪些是废话,又有哪些是起到作用了的呢?或者说哪些话他们更喜欢听,哪些话题是他们愿意交流的。昨天早上听到一位朋友分享的观点,说和孩子交流需要分清时机,在孩子整体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时间也比较充裕的时候,来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效果会比较好,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和孩子每周就这么点相处的时间,要怎么样利用这个有效的时间节点呢?叮咚老师的观点是,我们在这个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问的问题一定是孩子他自己有的东西,而不是你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啊这种空泛的问题。问孩子问题要有所指,就是针对具体的事件说话,不要老是跟孩子说你知道的,因为这样的话,就是变成了你的经验。你得让孩子尽可能的讲他要说的,我们要去了解孩子,交流事实,不带批判,这样针对孩子引发他去思考问题的一种能力。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去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要去关注孩子的内在能量,哪些内容是他喜欢的关注的东西,就要在这方面去提升他的这种信心。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周末给孩子推荐内在动机这本书,他告诉我,我喜欢的他不一定喜欢,他现在比较喜欢关注反应社会层面的东西,于是他听了善战胜者说和贫穷的本质。当时我就应该在这方面多给他一些肯定的语言,这点上需要后续加强。

有时候我们在交流的时候,要先想清楚自己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促成什么改变,想要促成改变也不能操之过急,这就涉及到我们提问的水平了,得言之有物,不能空洞,我们问实实在在的问题就会得到孩子的反馈,那这个反馈的问题一定是孩子一些现象背后更深层的问题。比如我就听到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报喜不报忧,如果是针对生活上的,那也许是孩子心疼父母,不想让父母担心。如果是成绩方面报喜不报忧,那就说明家庭环境氛围给孩子的安全感不够,接纳不够,孩子逃避自己,自卑,怕父母的责怪。这也是我应该反思的地方。

叮咚老师建议初中的孩子最好不要住读,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有时候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能量底的时候,他见不到周围的亲密关系,就很难把内在的这种自信能力提升上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实现在孩子面前,给孩子赋能,这个很重要。

有的孩子从学校回来爱抱怨,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孩子价值感比较低的时候。在孩子能量底的时候我们不要雪上加霜,因为他们本来就很难过了,你还要天天盯着他的结果说他现在的具体结果有多少没有做到,这样他会压力山大的,有句话叫压倒孩子最后一根稻草的是父母高期待的爱。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说一些激发他们信心的话语。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家的娃就是住读的。想到这两年多的日日夜夜里,我也错过了好多给儿子赋能的机会,让他默默独自面对成长,除了自责自己应该早点学习好的方法的同时,我也在心里为儿子鼓掌,欣赏他独立坚强的样子,很酷。现在想来其实我们孩子住校的家长也是可以想办法补充能量的,就是平时多给孩子写信,写好周末一起给孩子,这样既不唠叨,又有温度。

不管是走读还是住读,其实只要我们爱孩子,总是能想到办法的,不会爱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但是不爱就是无可救药了,叮咚老师有句话我很喜欢,她说孩子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礼物!从你生他出来,他就是一个尊贵的人,他是最伟大的礼物,我们不应该对他横加指责,不应该对他指指点点,就是应该尊重,要欣赏他,用正确的方式去爱他,为他赋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