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提过产品的节奏感。今天我把经验分享总结到这里。
一、找到大盘子
第一步是从0到0.1的过程,找到大盘子。所谓大盘子,也是写BRD的过程。市场分析,调研用户整体的需求分布,判断需求的价值。这一个过程,需要产品经理对整个行业的有深入的了解。在产品的业务模式、推广模式上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与思考。从调研数据和用户场景中,能基本描绘出蓝图。
所以,想得很多很多,这是第一步。但是,速度要快!
二、从小处着手
第二步是从0.1到0.3的过程。
速度一定要快。我自己也走过这样的弯路,大盘子想得太多,耗费了挺多时间。我发现周围蛮多产品经理都遇到过这种问题,想得多、产出慢。
后面我的新产品在迭代过程当中,给自己限定时间进行大盘子的思考,而重心放在找到最核心最关键的需求上,只做一个需求,最核心的卖点一定是可以深入人心的。一个要用大篇幅解释的需求,一定不是卖点需求。我是用这句话来排除需求的,因为用户只会听得懂他们原本理解的东西。
如何找到有价值的需求,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需求的优先级评估从几点入手:
1、用户的需求强烈程度;
2、需求的频次-高频、低频;
3、市场的竞争情况;
4、需求的商业价值;
5、需求的可行性
6、实现需要的开发成本
三、快,测试,验证。
第三步是从0.3到0.5的过程。
一定要快。在初期,竭尽全力采取最小成本的方式来验证需求。正因为真正的痛点需求肯定是让目标用户很容易就能理解且接受的。
比如做个内测的广告页,就能够吸引大量用户的点击、申请。而一个广告页,一个上午就能够开发完成。回望我这次带的新产品,我在一些环节上还不够快。当时虽然有最小成本验证需求的理念,但在当时因惯性思维,我花了一些时间做出高保真demo才去测试用户,还开发了功能,幸亏后面内测做广告时才又一次验证了需求(可以这样安慰自己:我至少有50%的成功率)。导致这一点,我觉得是因为自己当时还没养成生意人的思路。如果当时我权衡这个需求是否要先开发的话,我们的产品初期能够至少提早2个周完成测试验证,并获得内测用户。
我一个做天猫的好友给我讲过他的亲身经历,在他的朋友圈当中有很多做电商、微商的朋友。他那天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个需求,就有一群人愿意付费尝试。他那晚就很激动的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商机.......这就是生意场。
四、保持固定的开发与上线时间
从0.5到0.8
从一个点切入后,后面肯定会冒出很多新需求。接下来又是不断循环看数据、沟通用户、测试验证功能的过程。经历前3步,一般来说自己已经能够得出一个主线的迭代计划了。接下来就是控制项目时间的过程。我们团队固定了每两周开发上线的节奏。我会把需求优先级放在tower当中排列好,他们按着优先级做就行。提前做完就可以做下一个需求。没做完也没事,在程序上设置开关,未完成的功能在上线后是关闭的,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关于快速迭代的团队文化的建立,我会在下一篇文章再详细讲。
固定两周开发时间也有好处,就是预防产品经理做没必要的需求,尤其预防那种细致的交互,在初期只需要保证整个功能可用并且流程能走完。做任何一次的需求,我都要说服整个项目团队(技术、UI...)。我想说的是,与团队一起前进,孤单的产品经理无法成事。
五、打磨打磨再打磨
0.8到1的过程,亦是打磨打磨再打磨的过程。埋下的坑总是需要跪着也要走完。至于爱你的用户和爱你的产品,这种实在的话,咱就不说了。
带领一个产品从0到1,你一天24个小时里都是他,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产品人员啊,别说你的工作和生活分开了,做一个全新产品,就是从备孕、怀胎、出生到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过程。
别说了,以后带孩子也有经验了。每做一个产品,养一个孩子。。
==
微信公众号:PM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