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过硬队伍 激发担当活力 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城市工作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正是决定城市治理效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既是应对城市发展新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功能日益复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区治理精细化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这对城市工作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熟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统筹协调、应急处置、群众工作等综合能力。某省会城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时,曾因干部对居民诉求掌握不精准、与施工方沟通不到位,出现改造方案反复调整、工期拖延等问题。后来通过专题培训提升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居民议事会+现场办公会”机制,既高效解决了停车位规划、加装电梯等争议问题,又提前完成改造任务,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这充分说明,只有队伍能力跟得上,城市发展中的“硬骨头”才能啃得下。

提升队伍素质能力,需要靶向发力、精准赋能。要突出政治能力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政治属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确保城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强化专业素养培育,针对城市工作特点,开展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领域的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一线骨干传授经验,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某沿海城市开设“城市治理大讲堂”,每月聚焦一个民生难题,组织干部与社区工作者、企业代表共同研讨解决方案,既提升了干部的问题解决能力,又推动了“停车难”“垃圾分类”等民生实事落地。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把重点项目、攻坚一线作为“练兵场”,选派干部参与城市更新、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磨砺本领、增长才干。

激励担当作为,要建立“能上能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城市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破除“唯学历”“唯资历”的评价惯性,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某城市在干部考核中增设“民生实事完成率”“群众诉求响应速度”等指标,对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强化正向激励,对在城市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营造“实干者光荣、担当者可敬”的浓厚氛围。同时,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干部在城市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中出现失误的免责情形,为敢闯敢试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城市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是人的工作。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城市工作队伍,是城市发展最可靠的支撑。从提升素质能力为干部“赋能”,到完善激励机制为干部“鼓劲”,唯有双管齐下,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城市工作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共同把城市建设成为有温度、有活力、有韧性的美好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