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王大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依然是他身上的那点子花边新闻,忽略了他作为演员的本职。当然,这几年或许受制于那些八卦新闻带来的影响,他出现在大银幕上的频率也确实比较低,上一部担纲主演的电影还是三年前上映的《我不是王毛》。
作为演员,王大治的表演功力是没太多可挑剔的。一个当年在格瓦拉(线上购票的先驱网站)工作的朋友在看过《我不是王毛》之后便迅速被其貌不扬的王大治圈粉,表达了对电影的力挺。当然,这样的力挺也只能是喊喊口号,作为一部无强大卡司阵容的战争题材喜剧,《我不是王毛》豆瓣7.9分,却只取得了二百多万票房。小龙当时评价《我不是王毛》与同档期的徐浩峰武侠片《箭士柳白猿》、港产片《哪一天我们会飞》虽体量不大,票房不佳,但是它们在市场丰富和观众养成方面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三年过去了,似乎市场并没有真的变好。《灰猴》中王大治的表演水准还在,但影片的市场表现依然惨淡。上映首日虽拿下了8.5%的排片率,但过低的场均和上座率让其次日被砍掉了过半的排片。
更糟糕的是,《灰猴》的口碑也远不如预期。尽管有电影节、影展的推荐加身,《灰猴》上映后的评分却平平:豆瓣6.4分,淘票票8.2分,猫眼7.5分,在各平台的同期电影中都不占优。《灰猴》的特色除了其山西地方特色,就是其叙事方式是非线性叙事,这样的叙事方式常被称作盖·里奇/昆汀/科恩式叙事,因为非线性叙事是这几位在各自电影作品中屡试不爽的招牌叙事方式。
早前宁浩在《疯狂的石头》里使用过这种叙事方式,近几年忻钰坤的《心迷宫》、曹保平的《追凶者也》、李雨禾的《提着心吊着胆》也都用了这样的叙事方式,他们的票房因各自体量的大小而有着较大差别,但至少都在口碑上都还不错。相比之下,《灰猴》惨淡得多。
《灰猴》真的很差吗?在我看来倒也未必。毕竟,能玩转七条线索组成一部有可看性的电影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灰猴》至少完成了这件事。片子中单个片段的叙事以及7个片段的排序还是按照线性进行,整体看下来比较流畅易懂,是不为难观众的做法。叙事以外,贴近现实人物塑造和生活化的喜剧色彩的流露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看着很舒服;王大治、高峰和李彧等演员的演绎也无不到位和精彩。然而,构成这出黑色喜剧的七条线索被认为内在联系较为松散,有形式大于内容之嫌。
当然,《灰猴》的口碑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它的非线性叙事模式在内地观众看来已不再新鲜,观众心目中若有同类型珠玉在前,难免会对后来者的评判更加严苛。比如豆瓣评分,《疯狂的石头》8.4分,《心迷宫》8.7分,《追凶者也》7.7分,《提着心吊着胆》6.8分,《灰猴》6.4分,总体呈递减趋势。虽说与影片优劣不无关系,但也能感觉到越到后来,新鲜感加成越弱。倒不是说非线性叙事的电影不能再拍,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上有明显进步才可能再取得高分,仅仅是完成的不错已不能再让见多识广的观众感到满足了。
同样的理论也存在于其他类型片,新片与老片达到同等水平,在观众心目中可能就是倒退(毕竟老片有情怀加成,新片处于天然劣势)。若是水准稍有不如,即便在及格线之上也有可能被达成烂片。虽说这样的情况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有失公允,却也是在鞭策他们进步,长远看来不算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