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文创产品越来越呈现泛化态势,越来越多的功能产品也逐渐融入文化创意元素,这成为吸引消费者、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而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是一个系统性项目,包括前期调研、素材搜集、方案策划、设计实施以及产品制模、批量生产等相互关联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品设计创意,这不仅仅关系到文创产品的呈现形态,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销售可能。在消费者主导下的产销模式下,很多人对文创产品设计跃跃欲试,而且在设计技术与手段逐渐普及化的今天,人人献创意、来设计成为了可能,都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打造个性化的文创产品。由此,文创产品的设计也需要相应地理念和思维的变革。
用户思维
如今,各种类型的衍生性文创产品充斥市场,也就显得良莠不齐,产品同质化、低质化现象突出,比如一些影视的周边产品,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创产品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不应该仅当做影视粉丝们的狂热购买对象,需多考虑产品购买后所带来的消费意义和使用能力,能够为涉及到的使用者带来何种功能、文化、符号等方面的价值。因此,要把用户放到文创产品设计的中心,针对这些潜在受众的需求特点选择设计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创意设计出的文创产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购买力和影响力。当然,利用3D打印、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手段,文创产品设计要适时创造条件让用户自己参与体验,可以是简单的图案选择等,也可互动定制,甚至实现“我”的自由取用。
连接思维
一般来说,文创产品设计被视为艺术家、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的专长,甚至有些认为天赋在创意创作中起到了决定作用。其实,创意是有规律的,惊喜、意外虽可能受之于灵感,但这种惊艳的表现往往又有共通的“套路”,比如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通过陌生化或截取、定位做处理,而大家陌生的东西反而有很强的存在感; 设计也是能掌握的,只是对技法的应用程度和能力有所差异罢了。对于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 可能最需要借以联想与想象实现的元素与元素之间连接,找到相同的、不同的与相关的、不相关的结合点。从时间维度来看,文创产品设计的来源素材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比如历史文物元素的择取就要考虑与时尚流行的融合;从空间维度来看,不同空间、场景和环境的人、事、物是可以共存的,自然界的春花秋月、天地日月,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与产品载体、设计资源“混搭”在一起。
重构思维
当然连接只是创意展开的一面,还要有从外到内、从色到形的深层次重构,这关键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对有与无的取舍,也就是哪个、那一部分以哪种方式、哪种手段来实现哪种效果、哪种诉求,比如对于细小的纹饰可能通过放大、变形、重叠等手法,来触动大众的认知神经、情感思想和表现行为。当然,结构化的重组与转变并非只是模块化的、程式化的,也应是艺术性、故事性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创产品设计的出神入化与物情交融。
总的来看,用户、连接与重构思维可以说是文创产品设计的立足点、支撑点和执行点,借由此,你也可以是文创产品的设计者、再造者与享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