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觉得佛理、道学中的很多箴言蕴含着自然的法则,读之可使人明理、通心。依托佛理发展出的佛教讲六道轮回,今世的果皆是前世种下的因,若是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便得是应了福报。身为一个无神论者,对此缄默。
最近的课上听老师说出“我们无法选择一个什么样子的父母,同样的父母无法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格言时,我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在那时显现了。
客观来讲,我的出生命运并没有差得稀烂。这句话让我领悟到家族、家庭的局限性,亦如世间万物的不完美。再换言之,长大后的我们,成为了一个好父母吗?
善良、内敛是我们家族成员的共性,爷爷、父亲被称之为“老好人”。在某一天这些品质被弃如敝履,长辈们覆之以老实、木讷的新称谓,严格的要求着新的一辈要圆滑、善言。当上一辈对下一辈施之以说教、评判时,新一辈的我感受到的是剥削、压制,却被冠以“都是为你好”、“刀子嘴豆腐心”这些重重的道德枷锁控制着不得脱逃。
上学时,通往家的几条道沿途都有坟场,口耳相传的水鬼、山鬼让我很是害怕,想来大概存在着浓重的死亡焦虑。有年邻居家院子里停了口棺材,我少见的请求母亲晚上在院子里接我,母亲未回应。没有看到母亲的那晚,我满载着失望和恐惧冲回家里。
我们姐弟三人童年期经历过留守的相依为命,以及后来父亲长期不在身边的漫长成长期,忽略是父母的局限性,确实他们不知道怎么能够爱好孩子,但我相信他们已经在尽量的以他们的力量和方式去爱孩子。
这样的失望作为孩子的我攒太多了,父母应该是不记得了。
在网上曾经听到过很多父母对孩子说“如果累了,就回家吧”。而我,没有父母的家,只有弟弟的家。父母是孩子最后的避风港,我已很早没有可以兜底的人。父母的无力,二十岁帮忙撑起的家,满腹的失望和疲累。
成长的温馨时刻也有许多,与弟弟一起长大的童年,打打闹闹的姐弟三人时光,小时候生病时独一份的饺子和燕麦精……
如今,父母用对孩子的关心、照拂拽紧着我,我想那可能来自于他们的内疚和养老的准备。只是他们忘了,我已长大成人,有些东西已不再需要。曾经我要的,他们没有给,或是从未去想。
老师常说“成年人与父母是路人关系”。所以,给或不给,都无所谓了。
我总是有很深的疲惫感,潜在的巨大能量因精力不足无法施展。最近才觉察到那是很深的内疚感,像山一样重,压得我内耗很重。
缘由我没能成为家族和家庭认可的那一类优秀人——收入高、工作稳定、有房有车,只能够普普通通的活着。我也没有办法满足父母结婚生子的愿望,在我能力范围内我真的努力了。
生活里,与人接触时我谨言慎行,总害怕伤害到别人。就算是微小的事件,敏感仍让内疚感不时的跑出来。我不敢对所有人有任何的怨言,不敢发表意见,在忍不住“想”或“说”时,会担心让别人不舒服。这大概来源于家族、家庭教导的要懂礼貌、要察颜观色、要掌握厚黑学。他们的经验告诉我“否则你活下去很艰难”。
在参加死亡主题排列的时候,我感受到死亡的隔离、无力与静寂。到那时,在世的一切与我无关,想要说的话再也无法说出口,遗憾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当时的念头是:何不在世间痛痛快快的活一场,他人的表情、感受或是评价与我又有什么干系。
毕竟,活着,是为了好好的爱自己,是为了自由的做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赢得旁人的一句表扬和赞美,去一味奔波成全,。
现在,我享受着一个人的生活,种花、养宠物、看书、画画、写文章。同时,我也渴望着爱情、婚姻。这两者,也许并没有冲突。
此生,同宗、父女、母女、姐妹、姐弟一场是莫大的缘份,心中依旧感怀。前三十来年活得太辛苦,以后的时光我会将对家族、家庭的惦念放手,轻装上阵为自己活一场。
未来的方向把做咨询、写东西这两件事做好,如果做不好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