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系数空间与美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系数空间的乒乓球模型版是首先在中国美术馆门前亮相于世人的,系数空间里的圆圈与方块、立方体需要空间想象力与透视关系的参与才能把握,高光是美术专业术语,指单位时间面积内光线打(投射)到物体表面所形成的亮面或亮点,喻聚焦某一人或事件的高关注度。
由于离开体制较早,又没有过硬的生存技能,因此只能混在社会低层,高端的职业我只有艳羡的份儿。在推广系数空间之余,我做起了模特。
我在北京、长沙、昆明都做过模特。是我很喜欢做模特吗?非也。是喜欢这种直接明快的用工方式,当天做完当天结钱。省却了复杂的笔试、面试等,也没有工资拖欠克扣之虞。
北京的模特市场较混乱,都被大大小小的模特公司把持,个人去画室联系,留下电话号码就没有下文了,运气好的才能接到活。因此我在北京做模特的时间并不长,且断断续续。
长沙的模特市场较健康,在艺考热如火如荼、炙手可热的那些年,我也见证了艺考潮起潮落、大浪淘沙的精彩画卷。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门前有一片小广场,每天清晨就会有一些待聘模特或站或坐在那里,人数多则上百,少则几十。老师或学生会来喊模。报酬从多年前的20元一天已上涨到前几年的80元一天。
似乎是个人就可以开画室。有老师开的,也有各艺术院校学生开的,只招到几个学生也叫某画室。画室是一种另类教室,如果你看到一栋居民楼,其实是画室,现在也是如此,叫美术学校了。如果走进一个村子,房子也都改成画室了。学生就是艺考生,我曾以为中国的艺术大有希望,因有这么多的年轻人投身艺术。在晚上也要上课,条件之简陋、态度之认真、神情之专注使我为之动容。没有丧文化,却有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
做模之人三教九流都有,长相普通者居多。坐着不动就行。做模为陌生人之间的目光交流提供了合理合法的途径,因为平常你注视一个人时会有各种风险与机遇。“你瞅啥”意味着要打架了,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一眼千年都是“看见”惹的祸。这也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产物,“看”是一种消费。学生是在练“眼功”,通过看把人物再现到画板上,厉害的人可以看出别人的聪明或愚昧、正邪、神情态度……再表现在画板上。在这个讲颜值的时代,美女或帅哥尤其受青睐。应该是他们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每一幅杰作人物画的背后都隐藏着模特的身影。
当我坐在台上做模时,看着下面的学生,心想:本来我可以成为你们的老师,现在却成了模特。是道路走偏的选择性错误,试图在墙壁或天花板上行走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