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哥是我笔下的阿宝,小宝成长日志里的哥哥。今年17岁,高三学生。今天开始推出东哥专栏,是东哥记录自己成长的文集。欢迎各位指导!
紧张而胁迫的高三生活令我焦头烂额,难得今天有幸提前完成了预定任务。最后这十五分钟来叙述一下我上个大休所经历的事。缓慢生活节奏,陶冶情操。
书接上周大休,姥姥七十大寿,小姨自己从烟台赶了回来,留下表弟与姨父在家。当天下午回来的,晚上与舅舅一起来到了我家,姐弟仨聊的很是畅快,我与爸爸则在旁拆火,引事生趣。
次日,当我与小姨打算去逛逛超市的时候,一声电话传来,那是表弟的哭泣声。说到表弟,他正读初一,十三四岁的年龄,叛逆十分严重,无数次因手机与小姨打架。“怎么了?儿子。”小姨关切地问道。“爸爸打我,掐我的脖子,往桌子上撞,他为什么能够伤害我?”
听到“伤害”一词,我有些一愣。毕竟一般人认为这种词语不会出现在家人之间。姨父打他,原因也很简单,一上午了,连一科作业也没写完,只想着打游戏,把姨父惹毛了,干脆上手。
回想当初,我何尝不曾有过因想玩手机而疏忽学业的经历?只不过是爸爸在旁悉心教诲,妈妈在一旁鼓励加油,使我不断克服慵懒,逐步走向正轨。
打孩子可以,但不能盲目打。我印象中,父母从未因学业之事打过我,他们都在努力帮我,引导我。真正打我也不过是因原则性问题。此为一幸。
紧接着,小姨快马加鞭地给姨父打了电话。平日里姨父和蔼可亲,丝毫不逊于爷爷奶奶那般温柔慈祥。而电话那头却跟换了个人似的,上来就对小姨大发雷霆,“你是怎么教孩子的?”小姨与他对峙不到三十秒,双双挂断了电话。殊不知他俩声音太大而吸引到周围人目光的注视,引得我略显尴尬。
为什么对待外人与对待家里人差距会有这么大?在我眼中,我爸爸妈妈在外人眼里是模范夫妻,在我眼里则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诚然,主动追到的老婆,就是比别人介绍的好,你说是吧?此为二幸。
面对丈夫的吐槽与孩子的抱怨,小姨竟然哭了起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那不省心的表弟。小学级部前十的成绩,到了初中却成了班级垫底,压力自然是有的,但哪能跟我比。所以这点不足为奇,重要的是在小姨向爸妈敞开心扉时,我听到了“跳楼”与“活够了”这几个字眼。
啊!青春期的小孩都这样了吗?身为过来人,我对手机的迷恋可以说不亚于在坐的每一个青年人,但我对生命的重视从未淡化,对亲人的爱意从未消减,我唯一觉得我可能胜于常人的,应该是无论多重要的事,只要父母叫我,我会立刻放下手机。
有什么能比家人更重要的,我认为这种思想的形成源于父母从小对我心性的教化,整天生长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中,怎么会不向上向善。此为三幸。
吾爱有三,一为朝,二为暮,三为卿。朝为日出而作,暮为日落而息,卿为一家人。朝朝暮暮,生生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