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肉芒果(微信公众号ID:roumango2016) �
不管是生活还是职场,在你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有眼力见儿,会来事,善于看破别人的心事,他们仿佛天生拥有高情商,他们总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不可否认,有些人注定生下来就是察言观色、擅识人心的高手。这是天赋,我们学不会。如果爹妈没给你好基因,难道就没戏了,也不是,很多优秀的侦探、警察、心理咨询师都是在后天的案例经验中积累出敏锐的观察与识别力的。
我们普通人如何察言观色,如何读懂人心,如何预知下一步行动?从《FBI教你读心术》以及一些专业书籍和课件中,我总结出一套方法论,希望大家能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察言观色,识别人心的高手。
察言观色,主要看被观察者的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又分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众多周知,单从语言行为识人,难度系数不是一般的高。我们把关注重点放在非语言行为上,非语言行为主要分四类,即身体语言、时空语言、辅助语言与客体语言。相对于后三种,身体语言是我们最主要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观察与分析手段。因此,我们要掌握通过对身体语言的观察与分析来察言观色的核心技能。
进入正题。本文探讨4个话题:
边缘系统——最诚实的大脑;
察言观色的突破口:区分舒适与不适;
察言观色的方法论:勤观察、擅收集、爱分析、会试探;
察言观色的难点:区别压力与欺骗。
1. 边缘系统——最诚实的大脑
了解“人脑三位一体理论”的同学都知道,人有“三个大脑”,即爬行动物脑、边缘系统、和新皮质。每个大脑各司其职。它们合并起来就形成了“命令加控制中枢”,驾驭着我们身体的一切。
顾名思义,爬行动物脑的功能最基础,它控制着身体的肌肉、平衡与自动肌能,如呼吸、心跳等;边缘系统,又称古哺乳动物脑,与情感、直觉、哺育、搏斗、逃避及性行为紧密相关,负责保护人的生存;新皮质是灵长类哺乳动物脑(当然包括人类),也被称作理性脑或高级脑,负责所有的高阶认知功能。
大脑控制着人体所有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行为来解析大脑对外要传达的信息,这个前提是了解所有非语言行为的基石。
边缘系统是唯一一个负责我们生存的大脑部位,也是我们的情感中心。各种信号从这里出发,前往大脑其他部位(面部、躯干、手脚等),而这些部位各自管理着我们的行为。当这些行为通过我们的身体各部位表现出来时,我们就可对其进行观察和解密了。这些反应不掺杂任何思考和语言,它们是最诚实的。
人类的进化史表明,面对不确定、面对陌生危险的人或事物时,边缘系统会作出如下三种反应来保护自身:a . 冻结反应;b . 逃跑反应;c . 战斗反应。
a . 冻结反应
原始时代,面对危险,人类边缘系统的第一反应是“冻结”自己,比如在一片茫茫草原上遇到食肉动物时,会爬下不动,由于肉食性动物对移动的物体敏感,而对静止的事物却视而不见,这样就能躲过一劫。现代社会,虽然人们居住在城镇中,但这种遇到危险或陌生事物时的“冻结”反应却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保持静止、愣住不动、屏住呼吸、把脚放在安全的地方、弓背弯腰、减少头部曝光率等身体语言行为均属于冻结反应的表现形式。
b . 逃跑反应
当冻结不足以消除威胁(如距离危险太近,已被对方察觉)时,人的边缘系统会立刻采取“逃跑”的策略以保护自己。现代社会的的人际交往中,则表现为各种回避行为、如身体的后倾反倾、各种视觉阻断行为(闭眼、用手捂脸)等。
c . 战斗反应
当冻结和逃跑都不足以消除威胁,那么就只剩“战斗”了,用身体语言表现出的侮辱、人身攻击、反驳、诽谤、激将法、挖苦等均属于这一类,比如分腿叉腰、竖起中指、嘲笑的面部表情等。
边缘系统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保证人类能够生存下去,它在随时随地寻找舒适感的机会,避免危险或不适。因此人们喜欢步调一致的感觉,如妈妈与孩子、情侣间动作与姿势的无意识模仿,以保持协调协调的现象。
当边缘系统感到舒适时,这种精神或心理上的幸福会反映在非语言行为上,表现为满足和高度自信。当边缘系统感到不适时,身体语言会表现出压力或极度不自信。
现在你知道了边缘系统的运作原理,但是,人的身体部位很多,到底该先观察哪些部位,且不同场景中身体语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又该如何察言观色,分辨出这些不同呢?
2. 察言观色的突破口:区分舒适与不适
有着30年资历的FBI情报员,也就是《FBI教你读心术》的作者乔·纳瓦罗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区分舒适与不适。
学会准确地解读被观察者身上的舒适与不适能帮我们译解他们的肢体和大脑真正想传达的信息。当我们对被观察者身体语言的行为意义产生怀疑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的行为看起来是舒适(如有没有满足感、幸福感或松弛感)还是不舒适(如显示出不高兴、不幸福、压力、忧虑或紧张)?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吧观察到的行为归类,即舒适行为和不适行为。
区别被观察者的行为是否舒适,是我们观察一个人的立足点和大前提。因为只有判断出被观察者此刻的心理状态,才能进一步用分析和试探等手段来判断自己的猜测。
3. 察言观色的方法论:勤观察、擅收集、爱分析、会试探
察言观色,解读被观察者的真实思想和意图,至少需要掌握以下四种能力:a . 敏锐观察的能力;b . 资料收集与整合能力;c . 综合分析的能力;d . 不断试探的能力。
a . 敏锐观察的能力
“你看见了,但是你没有注意观察”。身体语言并不难被发现,但生活中人们普遍疏于观察,尤其是现在的人,地铁上刷微信、吃饭刷微信、在公司里刷微信,这样显然很难成为一个称职的观察者。不仅是眼睛,要调动所有感官,尤其是被你列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观察他的一切行为,并带着细节。
想必那个关于猩猩的著名心理学实验大家都听过,一个穿着大猩猩服饰的人从一群互相传球的学生面前走过,给你的任务是数出画面中传球的次数,几乎一半的受试者注意不到中间的这只大猩猩。
另外,一定要带入环境观察,对当下环境的理解越透彻,越能理解被观察者身体语言行为所代表的含义。
b . 资料收集与整合能力
可以说是整个察言观色中最重要的一步,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找出破绽,解读身体语言的准确性也越高。我们需要四个维度的信息和资料,即「掌握普遍以及个性的身体语言行为」、「了解被观察者的基线行为」、「获取多种信息」、「尤其要注意被观察者行为的变化过程」。
普遍的身体语言行为,是指那些具有普遍性的身体语言,这类型身体语言行为,认识和解读的越多,就越能有效地感知你周围人的思想、感觉和意图;个性的身体语言行为,是指那些特异的专属语言,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比如你的某位朋友,他每次紧张时就会咬右手的拇指,这个信号就是他特有的。
基线行为,需要与观察者在互动中仔细发现,如他们的常态下的坐姿、手和脚放置的位置、姿势、面部表情、头的倾斜度等。分辨出他们的“正常表情”和“重压下的表情”的不同之处。只有多对正常的东西进行观察,才能认识和区别出不正常的东西。
获取多种信息很重要,因为在很多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仅凭借某一个或几个信息就判断对方隐瞒了某事或对我们撒了谎,而多重信息会有助于提高我们判断的准确性。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七巧板拼图游戏,集合在一起的信号就像七巧板的各个板块,拿到的版块越多,把它们拼好的可能性越大。
行为的突然变化表明一个人正对某种信息进行加工或调试,最后我们要注意观察被观察者行为的变化过程,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个人的行为突然变化的,比如跟对方谈到某件事时,对方突然拿着烟的右手突然抖动了一下,那么把它记录下来,后续通过试探找出原因。
c . 综合分析的能力
我们通过观察和对信息的对维收集,已经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就需要进行分析了。分析主要包含两部分,「分析身体语言背后可能的动机」、「识别哪些是虚假或误导性的身体语言」,这两部分的分析,尤其是对虚假或误导性线索的分析,需要大量实践和经验,才能掌握,我们在后面会讲到。
d . 不断试探的能力
分析过后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还需要通过不断试探的手段来确认。最常见的一种试探手段就是通过变换变换刺激源来观察对方的反应,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警察与罪犯的对决中。
作者讲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某次他负责调查谋起间谍事件,审问一名男子,没发现有什么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作者继续观察着男子,只见男子点燃了一直香烟,吸了起来。
作者提到了一堆与本案有关的人的名字,当提到“科纳德”时,男子手中的烟抖了一下,就像测谎仪上的指针那样。为了确定这是随机行为还是有有特殊意义,作者继续提到了很多人的名字,测试男子的反应。结果,这种现象再没出现过。但是,当作者每次提到“科纳德”时,那个烟头就会颤抖下,重复了4次这种情况。因此断定他与科纳德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事儿。
4. 察言观色的难点:区别压力与欺骗
最后一个话题,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辨别对方异常的身体语言究竟是源于压力还是欺骗。
作者在书中说,他当时的全部工作几乎就是在查找欺骗行为,发现欺骗行为其实事件及其困难的事,即便对于一名职业FBI的作者来说也一样。
书中总结,大多数人,不论是外行还是内行人士,其实都不是太擅长发现谎言,很多人被以做假供的罪名送进了监狱,只是因为办案人员错误地将压力反应识别成谎言信号。
几千年来,人们为测试谎言想尽了办法,即便今天,就连号称准确率达到60%-80%的测谎仪的实际性能也要由操作者的水平决定。内行人士如法官、律师、警察和特工,发现欺骗行为的几率也不超过50%。即便这个领域的天才也很少能达到60%的准确率。有些反应压力的行为和反应不诚实的行为极为容易混淆,也难怪陪审员常常错把压力当成欺骗。
只有我们切实明白非语言行为在查找欺骗方面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能以一种更合理、更小心的方法来揭露他人的谎言。
本质上说,说谎是人类“在社会中生存的一种工具”,从小我们就学会了撒谎,不论是否出于善意,而且经常说谎,经常把谎言说的活灵活现,以至于“熟能生巧”,这也是识别谎言如此困难的根本原因。
作者提到了一个办法:根据边缘大脑的觉醒和表示舒适或不舒适的动作,来识别不诚实行为。通俗解释就是,当我们说真话时,我们表现得比较舒适;当我们说谎或担心被别人发现时,我们会显得不舒适,因为我们脑海中有“犯罪意识”。
换言之,那些说谎或犯了罪的人,那些为这些行为背负罪恶感的人,发现自己很难放松下来。他们害怕被别人看出来。这让他们承受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就连回答一些哪怕是简单的问题,也要不断编造谎言。
其实,说话氛围越轻松,人的欺骗行为入越容易被发现。如果只是因为压力产生的不适,那么在轻松的说话氛围中,这种不适会随着互动进行而快速消退,而说谎者想要消除不适感,却不是那么容易。
因此,想要提升我们发现欺骗行为的概率,务必要为发现欺骗行为打造一个舒适的社交氛围。同时我们要明白,人的行为是会互相影响的,即便你很想寻找出欺骗的线索,也要隐藏自己的意图,尽可能不要多疑。当我们开始怀疑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在影响别人了。
保持冷静,不要表现得疑神疑鬼,用不经意间、不暴露自己意图的正常提问,以及想办法让对方不断扩充自己的陈述内容,随着互动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辨别出真伪的。
另外要注意“行为的一致性”,在舒适的情境中,对方与我们的身体语言会表现出趋同性,比如我们站着跟一个人谈话,当我们将双手放进口袋、双脚交叉时,对方很可能做出同样的举动,或是模仿做出类似的举动。反之,在不舒适的情景中,对方会做出诸如看表、坐姿很拘束或很少移动、或不断地重复想结束对话的想法。
很明显,多数情况下,说真话的人会做出各种舒适的动作,这时他们没有什么压力要隐藏,也没有负罪感,自然就不会感到不舒适。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观察这类不舒适的标志——他们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并用它们找出潜在的欺骗行为。
在辨别欺骗行为时,有两种非语言行为也值得我们多加留意,那就是同步行为和强调行为。
当一个人以肯定的口吻回答问题时,他应该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当他一边说“我没做过这件事”一边点头表示肯定。再如,当他被问到“你是不是说谎了”他一边说“没有”,一边轻轻地点了一下头,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会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好挽救些什么。这就被称为“非同步行为”。非同步行为总是显得极其不自然。这些不同步行为就很可能和欺骗联系在一起,因为他揭露了一种不舒适感。
另外,说话的时机和内容也应具有同步性。例如,一个人报警说自己孩子被劫持了,他却没表现出应有的情绪。你能想象一个自己孩子被劫持的父母心平气和,活急于澄清什么,或没有任何情绪的样子吗。如果他的行为和当前氛围完全不相称,我们基本可断定他是在说谎。同理,事件、事件和发生地点也应该具有同步性。
说话时,我们会用身体语言来强调我们内心深处的感觉和情绪。强调是一种真诚行为,它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感觉有多强烈。事实上,你很难从说谎的人身上看到强调行为。说谎的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欺骗别人的工作上,他们很少考虑用何种方式表达谎言的问题。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日常交流中人们会使用大量强调动作,而当说谎者试图编造某个答案时,他们的强调行为看起来很不自然或不合拍,很少有恰如其分的时候。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提升识别欺骗概率的实用的办法,即「为发现欺骗行为营造舒适的社交氛围」、「保持冷静不暴露自己意图,让对方在陈述内容中露出破绽」、「亲自用身体语言来测试对方的行为一致性,并识别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留意对方的同步行为和强调行为,判断其同步性和是否舒适」,利用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对方的身体语言观察、分析与试探,相信我们离真正地识破谎言也就不远了。
这套察言观色,解读身体语言的方法论,你了解了多少,又有多少能运用于生活中呢?
不论怎样,读过此文后,我相信你会做出一些改变,无论大小!
————————
附:身体语言代表含义一览表(仅为参考,具体需要结合特定情况分析)
一、关于安慰行为:
只要有边缘反应的地方,尤其是一段悲痛或充满威胁的经历中,安慰行为就会出现。通常表现出不适的行为如身体侧倾、皱眉或手臂交叉或抱紧后,大脑会命令双手来进行安慰。这时,你就要寻找这些行为,以便确定你面前的这个人在想什么。
安慰行为各人各自偏好,包括嚼口香糖、吸烟、大量进食、舔舌头、搓下巴、抚摸脸部、把玩一些物品如铅笔唇膏手表、拉头发或抓小臂等。有时,安慰动作很细微,如轻轻弹扫衣服或矫正领带位置等。某个人看起来像打扮自己,实际上在平复自己紧张的神经。
脸部安慰行为:搓擦前额、触摸及抿或舔嘴唇、用拇指拉或捻耳垂或食指、安抚脸部或触摸胡须、把玩头发、用舌头舔一下嘴唇。
摸脸、头、颈、肩、手臂、手或腿,都属于安慰行为,需要回应某些消极刺激物时。(如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尴尬的境遇或听到看到想到什么压抑的事情等)
声音安慰行为:吹口哨、自言自语、敲桌子、手指打节拍等。
二、腿和脚的非语言行为(身体最诚实部位)
腿和脚是身体最诚实的部位,能揭示一个人的真正意图,是我们寻找非语言信号的首选部位。
脚从水平状态抬升至“气泡姿势”,表示这个人想要离开。
紧张、压力、恐惧、忧虑、小心、厌烦、坐立不安、幸福、快乐、受伤、害羞、腼腆、谦逊、笨拙、自信、奉承、沮丧、衰弱无力、诙谐、好色和生气,这些都能在腿和脚上有所体现。情侣间意味深长的抚摸、男孩遇到生人时羞涩的双脚、生气的站姿、即将为人父的紧张步伐——都是我们情绪的信号。
快乐脚:指高兴时双腿和双脚一起摆动或颤动。(如果他的脚在摆动或颤动,他的衬衫和肩膀也会随之摇摆或上下震动,观察它们)
在交谈中,如果一个人将脚移开并指向一侧,说明这个人想要离开了,而他要去的地方正是脚的指向。这是一种意图线索。
交谈中一个坐着的人,如果双手按住膝盖并将重心放于脚上是一种意图线索,说明这个人想要起身离开了。
当一个人的脚趾向上翘起时,说明这个人情绪不错,或者正在听到或想到什么令自己高兴的事。
分开的双腿是最明显最容易被认出是“捍卫领地”式行为。当人们陷入对峙状态时,双脚会从并在一起到叉开,你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人越来越不高兴。
通常,我们感到舒适放松时就会将双腿交叉。当我们不喜欢的人突然出现时,我们会立刻会恢复常态。
在高度舒适的社交活动中,我们的腿和脚会做出与周围的人相同的动作(趋同行为),这是非常有趣的。在恋爱中,当舒适程度达到较高级别时,一个人也可通过微妙的脚部接触或爱抚来表达对双方的爱意。比如浪漫的勾脚动作。
当两个人并肩坐在一起时,如果他们关系好,压在上面的一条腿应该指向另一个人的方向。如果他其中一个不喜欢他的同伴,他会将双腿换个方向。这样一来,大腿就成了壁垒。
如何在第一次见面中判断第一印象?如果你第一次遇到某些人,那么,对腿和脚部行为的观察就变得尤为重要。当你第一次见一个人,上前去与对方握手,并保持目光接触,然后后退一步,等待对方反应。通常会有以下三种结果:(a)这个人待在原地不动,这时我就会知道TA对这样的距离感到满意;(b)这个人会后退一步或稍稍移开些,于是我便知道,TA需要更大的空间,或不想再待在这儿(c)这个人上前一步,离我近一些,这说明TA喜欢与我相处或喜欢与我交谈。此时不要干涉对方的行为,可趁机观察一下TA对我的感觉。
一个人走路的姿势很重要,它们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或态度。走路姿势的改变会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是有什么问题潜伏着,或周围环境可能发生变化。
那些在肯定地声称自己没有需要报关的物品但却将脚指向另一侧的人,往往会藏匿一些本需报关的物品。
最诚实和最不诚实的人都会颤动或轻摇双脚。这种情况下,要重点观察这些行为的起点和变化点。
当一个人的脚部动作从左右轻摇转向上下踢动时,说明他看到或听到了些什么消极活不高兴的事情。审讯中被问到自己讨厌的问题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举动。
如果一个在不停摆动和弹动自己双脚的人突然停了下来,那么,你要注意了。这通常说明,这个人受到了打击和情绪波动,或是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压力。
突然将双脚紧锁或将脚趾转向内侧,说明动作的实施者正感到不自在或不安全。有研究发现,人们说谎时会故意限制他们的手臂和腿部动作。有些人还将这样的行为延生一步,将脚缠在椅子腿上。
一个人隐藏双脚的行为也能被当做是压力的信号。作者多年观察表明,当被问到一个带来较大压力的问题时,被问者总是会将双脚收回到椅子下面。
四、身躯部位(臀部、腹部、胸部与肩部即躯干部位)
身体躯干反应是最诚实的反应之一,因为我们人体的很多器官都位于这里,所以边缘大脑会集中主要精力来保护它。
躯干倾斜: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当躯干遇到危险的事物时第一反应是逃离,躯干会倾斜,比如当有物体抛向我们时。
腹侧否决和腹侧前置:人体躯干显示的信息反映了边缘大脑对距离和避让的需求,它们是人类真实情感的指示剂。当某种关系中的一方感到事情进展不顺时,TA可能是感觉到了对方细微的远离动作。这种远离动作还会以我们所谓的“否侧否决”的形式出现。当遇到喜欢的人或好东西时我们会腹侧倾向它;而当感觉到事情不妙时,腹侧否决行为就会出现,就会转换姿势或离开。和腹侧否决相对应的行为是腹侧前置,即将身体腹侧展示给喜欢的人或事物。
躯干保护:谈话中的商人可能会突然系上夹克的扣子,那可能是因为谈话让他感到了不适,而谈话结束后,他才会重新解开扣子。谈话中一方突然把手臂交叉与胸前,可能说明这个人感到不适。另外比如突然抱住枕头来保护躯干。
女性的躯干保护行为比男性多得多,尤其是他们感到紧张或不安时。如将双臂交叉放于胃部,如将一只手臂放于胸前,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这只手臂的手肘,这也是一种壁垒。他们在社交场合不自在时常常会做出这样的动作。
当我们感到苦恼时,边缘系统就会召集身体的各个系统进入冻结、逃跑或战斗反应的准备状态。准备之一就是,血液会被输送到四肢的大块腹肌中,也就是说,血液会暂时离开皮肤,应为肌肉可能会被用于逃跑或战斗反应。这样一来,有些人就会暂时失去正常肤色,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脸色苍白或大惊失色。以此类推,当餐桌上起了争执时胃会不舒服,因为心烦意乱时,进入消化系统的血液会减少,被输入心脏或四肢(特别是腿部)肌肉处,目的是为逃跑或对抗做准备。
形象也属于非语言交流的范畴,因此从别人的着装和配饰也能观察。
具体的环境中,大幅度的耸肩和轻度的耸肩各自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当老板问员工:“你听过客户的抱怨吗?”员工回答说“没有”,然后耸耸他的半个肩,这说明这个员工没说实话。如果他是诚实的,他的耸肩动作应该是敏锐的、向上的,并且双肩动作应该是一致的。当人们对自己的话确信无疑时,会大幅度地向上耸肩(耸得很高)。
双肩缓慢地上升至耳朵高度,引起“乌龟效应”,这透漏出弱势、无安全感或情绪低落等。
男性给颈部通气、女性抖动衬衫或向后撩头发:缓解压力和情绪上的不适。
五、手臂的非语言行为。
手臂的作用不应该被忽略。其实在表达舒适感、自信情感等方面,手臂的作用毫不逊色,它是名副其实的情感发送器。
双手叉腰、抱头都是领地宣言的表现。
双手张开且指尖按于桌面是一种表达自行和权威的动作。
手臂伸展到其他椅子上的人实在向周围人宣告他很自信也很舒适。
双手放于后背也被称为帝王的站姿,表达不要靠近,与人们保持距离。
当我们高兴和满足时,我们会自由挥舞手臂,透着喜悦。让人们正真高兴起来时,手臂动作是不受重力束缚的。正如前面所说,抵制重力的行为通常与积极地情感有关。最典型的是看球,球进的一刻,我们会立刻伸出手去欢呼,而当裁判宣布金球无效时,我们手臂和肩膀会马上垂下来。同时肢体表现是彼此感染的。
让一个人限制手臂动作,是边缘系统冻结反应的一部分。意味着遇到了不好的事情。
商店扒手的手臂动作通常会比一般顾客少得多,同时会四处张望,凭这两点结合,我们就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
六、手部的非语言行为。
手指指向别人是冒犯性的手势之一。
抚摸颈部表示不安,借此释放压力。
咬指甲通常被认为是缺乏安全感或紧张的标志。
手势在演讲中表达大量的信息,典型如希特勒。
手掌放在腿上搓来搓去:释放不适或不安的信号。
手部动作突然转换,比如停止,表示大脑活动的转换。
咬指甲表示可能不在自信,在等待生意成交的过程中。
将拇指伸出口袋,竖起拇指表示地位较高,高度自信。
如果在谈话中别人一直把双手放在桌子下,可想而知这个交流并不自在。不要把你的手藏起来。
握手。握手时把他的食指伸到你手腕露出的内测,真实很不舒服和友好的表现;政客时握手,即其中一个人用双手来握住另一个人的手,这也很令人反感。另外不同国家名族地区握手习惯也不尽相同。
有些人说谎时手心会出汗,但手心出汗时未必就表明在说谎,可能跟遗传有关。
手掌颤抖表示边缘系统感受到了压力或紧张。当然积极的情绪同样能引起手的颤抖,如中彩票、赢牌。如果伴随手颤动的是安慰动作,如触摸颈部或抿嘴等,那么基本可判定这种行为和压力有关。
尖塔式手势代表自信。双手交叉攥在一起是一种常见的压力或焦虑状态下做出的动作。
将拇指放进口袋但将其他手指挂在外面是低自信度的表现。在应聘场合中,这样的动作等于说,我对自己不太确定。
与最诚实的人相比,说谎的人通常会尽量减少各种手势和接触,也很少移动四肢。
十指交叉紧扣是低自信度或压力的表现,是一种安慰行为。搓手表示处于怀疑或低压力。手指交叉,上下搓动表明大脑需要更多接触来缓解和深切的忧虑或不安。
七、脸部的非语言行为
脸能做出各种表情,并且我们从小就已学会如何用面部表情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因此,要结合脸部观察到的所有线索来和身体其他部位发出的非语言信息进行比较。一旦面部表情让你产生了疑惑,你可以重新演示一遍,感觉下它带给你的感受,有助于你译解刚刚观察到的行为。
斜视:不友好。
冷笑,表达轻视的行为。
身体反倾:不自在、意见分歧。
揉眼:惊愕、怀疑或意见向左。
嘴唇缩拢或努嘴表示意见不同。
鼻翼膨胀鼻孔扩大:准备采取行动。
抿嘴、缩紧嘴唇:不合胃口、意见相左。
汗流不止、神色紧张:正面临巨大压力。
抿嘴,嘴唇消失是压力和焦虑等情绪驱使的。
眯眼、前额紧皱和面度扭曲都是苦恼和不适的信号。
两肩伸直至耳朵前侧(海龟效应):感到自卑、不自信等。
眉头紧锁、挠头或咬嘴:紧张、准备不充分、试图缓解压力。
将头颅倾向一侧有力说明了”我很舒适,很平易近人,也很友好“。
眯眼、闭眼遮眼等(视觉阻断):感受到威胁,碰到不喜欢的事或表示对别人轻视。
眼睛成了我们脸部最诚实的部位之一。积极的眼部动作:放大瞳孔,眉毛上挑和眨眼,眼睛很放松,兴奋不已时会出现”闪光灯眼”。(当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判断,也许是环境造成的,如光线调整、健康状况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消极的眼部动作:瞳孔收缩、眯眼睛。各类视觉阻断行为,如用手盖上眼睛等,都表示遇到坏消息等。闭上眼睛的同时用手按住眼皮,是表达”我不喜欢刚刚听到的或看到的“的内容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谈话中,当看到对方做出瞬间触摸眼睛的动作时,对方可能对正在谈论的内容产生了消极的认知。听到某条消息后,做出明显的延迟眼睛睁开的行为或长时间的视觉阻断行为,反映出动作实施者的情绪比较消极或不太高兴。
弓形的眉毛表现是高度自信和积极的信号,这是一种背离重力的行为。反之,面对某种对抗或竞争时,我们则压低眉毛。
凝视行为。当我们直视别人时,也许是喜欢、好奇或威胁。因此要借助其他非语言行为来判断,如结合面部表情,如放松的微笑(喜欢)或收紧的下巴积压的双唇(憎恶)。
当你们面对面说话时,TA将视线移开并注视远方,这是一种展示舒适的动作,并没有不礼貌的行为。TA可能在思索可能在整理某种情感或感觉,也可能表示屈服。地位较高的人可以漠视一切,但却要求地位较低的人时刻保持专注。
连续眨眼、跳动眼睛表示兴奋、烦乱或忧虑。眼皮挑动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斜视表示对别人的话产生怀疑,表达一种好奇或警觉,不信任或不信服。
嘴。真笑与假笑的判断。真笑,嘴角会向眼睛的方向上扬,眼睛的外部边缘会皱起;假笑,唇角会向两边延伸,这是笑肌作用的结果,此时嘴角会向两侧拉开,但不会像真笑时那样上扬。
舌头的动作。舌头舔嘴唇,表示压力很大以示安慰;不喜欢或表示恶心时,会把舌头伸出去;咬嘴唇、抚摸嘴唇、舔一嘴唇或翻嘴唇都表示产生了不安全感;露舌尖行为表示侥幸成功的时候或被发现做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表示尴尬。
声音也是非语言行为的一种。意味深长的停顿会使得说出的话十分具有力量。
邹眉头,时常发生在一个人感到焦虑、悲伤、专注、担忧、不知所措或气愤的时候。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日益丰富,我们前额上的抬头纹会越来越深,并最终成为永久的皱纹。微笑线是积极的非语言行为积累一生的结果,反映一段幸福的人生。同理,眉毛紧皱的人很可能是一段波折的人生。
触摸或抚摸颈部、女人掩盖或触摸颈窝:安慰行为,感受到了苦恼威胁不适不安全或害怕的安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