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同龄人的你或者我,作为年长几岁的你或者我,所为年小几岁的你或者我,都会经历人生想走的路而不得行,必走的路却蹒跚前行。生活不分对错,只分是否用心去对待?
作家马尔克斯曾说过:“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而当朋友曾对我说:你看,这也许就是因果循环吧,喜欢你的你不喜欢,你喜欢的不喜欢你。我们应该相信命运吗?还是应该相信自己?
同龄人,努力的极致就是极度自律。
其实认真想想,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都是:上班按时按点,下班之后逛逛街,回家吃晚饭,刷微博、短视频,洗漱睡觉。周末又是逛街、约会、购物、朋友聊天。而这样的日子在有些人眼中,可能觉得没有意思,便觉得开始努力一点。那么,大部分人努力是什么样的呢?
可能是今天看了一本书,明天跑了几圈步,后天做了一会儿瑜伽,大后天听了一个小时的网课,然后周末去博物馆、图书馆,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如果这样的状态能够坚持一个礼拜,就恨不得发朋友圈,告诉全世界,自己真的太辛苦啦。
可有真正想过吗?你所谓的“真正的很努力”在别人的世界里只不过是属于日常。因为你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别人也无法做到。
谷歌有位高级工程师,叫马特·卡茨。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30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小说;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等等。可以说这份计划充满了挑战性,做不到自律的人势必无法完成。
但马特坚持了下来。30天后,昔日那个肥腻的宅男工程师不见了,他开始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骑自行车去工作,甚至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
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很努力了,那请你看看,是否将努力做到了自律?内心回答是:否。那请你再努力一点。
同龄人,你对时间付出了什么,便会收获什么。
现在的每一天,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不进则退的世界。很现实,很功利。尽管如此,做白日梦的人依然很多很多,而且是大多数。
知乎上面有一个高赞回答:这个世界就是有一部分在不停歇地改变世界,另一部分人醒来后发现世界变了。
很多人喜欢问别人:“你说我该怎样选择?”、“你说我应该怎么办?”他们忽略了人生不可复制,亦不可重来。
要明白选择权在自己手中,而每一天都是在选择和放弃中度过的。要利用好短暂的余生尽可能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动不动。
持续地用天为单位,要求自己去成长。时间是复利的,一天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是一个月后回望总结时,一定会有自信感的。那么一年会有什么呢?也许就是你期待的样子。
野木亚纪子曾说:可能不能一下子过上我想要的生活,但一点点小小的改变,足以给我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同龄人,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笑话你。
人的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确定前进的方向;在路上要遇见多少人,才能知道与谁同行;我们的路就在脚下,我们的伙伴就在身旁;让我们努力的做好自己,足矣。
山本文绪曾说:比世人的目光还要可怕的,实际上是你自己那颗在意世人目光的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位朋友相约去逛街,路过一家花店时,其中一个女孩买了一束花,打算装扮屋子。而她住的小区门口也有一家花店,当她拿着拿束花回家时。花店老板刚好走出门看见了,便给女孩打招呼,寒暄了几句。
女孩刚开始并不在花店老板不满,没在她家买花了。后面听朋友说:花店老板在小区里乱嚼舌头,说了很多女孩坏话。
女孩便觉得小区门口这家花店老板人品不行,以后不会再到她买花了。可女孩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周末的时候,去找了花店老板,闹得特别不愉快。
最后,花店老板不仅没道歉,还更理直气壮了。女孩受不了天天看见花店老板,之后就搬走了。
其实,对于这样的事,身边常常会发生。俗话说得好:身子正不怕影子歪。没有必要和烂人烂事纠缠。把浪费在这些事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或者加班,得到的回报会更大。
饭后闲话,没有必要太在意。
有位朋友常提到:XX,特别羡慕你,你一点都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在人的身上,什么最具有杀伤力?我理解的是:语言。因为人言可畏。
其实,我想告诉你:我不是不在乎,而是我不想在乎。第一:如果我在乎了,那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这些“笑话”上;第二: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人要在背后说你点什么;第三:我吃饭不会请哪些人,花钱不会请哪些人,所以干嘛在意哪些人。
好好说话的人,一开口就已经赢了;而不会说话的人,一开口就已经输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命运不一定残酷,在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它会给你暗示,让你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
只需要做好你应该做好的事,做好你能够做好的事,做好你必须做好的事,就很了不起了、很成功了。因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所以你的每一次失败或者错过,都只是命运把你引到另一个方向而已。
同龄人,共勉,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