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孩子每天晚上作业做到很晚,老是需要你在旁边催促,甚至动手帮忙?孩子每天的计划太多了,不是在拖延中,就是需要延迟睡觉才能完成?其中原因往往不是孩子“性子慢”“不够聪明”,而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
以下为每周微课群友唐美玲妈妈在学习《儿童时间管理》系列课程之后经验的分享,看看这位聪明的妈妈是如何应对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
@唐美玲
非常幸运能在每周微课的平台听到茉莉老师的《儿童时间管理》的课程。
我是一个四岁小女孩的妈妈。平常最困惑的就是孩子吃饭磨蹭,晚上睡觉前不愿意刷牙,早上起床有时会闹情绪,很抗拒洗脸自己刷牙,折腾完了就很迟才能出门,自己上班也基本是踩着点到公司。
带着以上困惑听了茉莉老师的四次课程后,受益匪浅。原来,小孩子对于时间没有概念,你说的十分钟,半个小时究竟是多久,在小孩的头脑里没有这个概念。
第一堂课后我就上网让女儿挑了两个她自己的喜欢的蕃茄钟回来,听着滴滴哒哒的声音,感知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其实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触动,之前每天都觉得时间怎么这么快,下班回家一会就到晚上睡觉的时间了,可以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完。原来,是我自己都没有很好的时间观念,没有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拖拉没有计划,也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蕃茄钟滴滴哒哒的声音帮助孩子认识了时间,感知到了时间的存在。我们一起听蕃茄钟滴滴哒哒的声音,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我问她,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每天晚上吃饭都会设好蕃茄钟时间放在饭桌上,孩子吃饭的速度有了提高,虽然孩子有时侯还是不太愿意妈设定时间。
与孩子一起做了24小时的圆饼图和睡前清单,晨起清单,我手描画画,她用蜡笔涂色,并写上了她的名字并贴在客厅的墙上。女儿特别喜欢这几张画,经常看,现在不用看自己也知道到这个时间该要做什么了,把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情理清之后,她做事开始有了条理性。不需要我接二连三的催促快点快点,接下来要干嘛还要干嘛了,自己也会相应的尽量管住自己的嘴巴,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和不愉快也少了很多。
睡前阅读的习惯是一直就有,只是也从来没有与她订一个协议,现在作息时间也逐渐在改善。以前早晨起来有时会因不够睡,起来会闹情绪,想要哭,想妈妈抱抱,现在睡眠时间有所增加,起床后精神状态好很多,我也会在闹钟响过之后开启她平常喜欢听的节奏轻快的磨耳朵音乐。一段时间后,孩子也开始跟着唱那些英文儿歌了,既清醒了头脑,又愉悦了心情,还学会了儿歌,真是简单又有效。
而我自己也开始用蕃茄工作法用于我的工作中,工作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
通过幼儿时间图和蕃茄钟,让孩子对时间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制作的睡前清单和晨起清单,执行起来更容易,早上起床更容易。积分奖励系统来激发孩子内驱力,记录孩子每一天的“闪光点”,去发现和赞美孩子。
4次微课,儿童时间管理专家茉莉老师,将带你学习如何用一个圆,让孩子不再拖拉!如何一招把早睡早起、写作业都一起解决!如何3分钟提升孩子专注力,如何3个方法让孩子发自内心培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