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篇文章中我们知道,厌学是个系统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文化、家庭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个人素质和医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看起来各自一家而实际在形成问题的过程中又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用以说明以上各因素之间是怎样产生作用的。一个从小做事总是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女孩,长大后努力地想要事业有成,可是事业偏偏发展不顺利。后又嫁给了一个自己不满意的老公,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于是,这个感觉自己前半生和婚姻极其糟糕的女人把自己人生翻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对女儿从小费心栽培,不允许有丝毫的闪失。而这个一出生就承载了母亲人生目标的女孩遇上这个唯成绩论英雄的时代,课业压力、同辈竞争、父母争吵让这个很少感受到快乐和家庭温暖的女孩终于在高中时得了抑郁症,休学在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父母原生家庭的代际传承、社会的残酷竞争、父母不幸福的婚姻和不被理解的亲子关系及抑郁症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的。刘亮博士在书中总结了五个造成厌学行为的因素。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影响因素。
书中讲到“浮躁的社会氛围是厌学的温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所有人不自觉地被卷入到了这部社会大机器的传送带上,没有时间思考,焦虑和比较充斥于各种空间和场所,所有的社会评价系统都急功近利地以收入论成败,工作不问是不是做的开心、有意义,只以担任何种职位和赚多少钱为是否成功的标准;学习以有没有考进前几名,有没有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来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在“机器人和人类即将争夺饭碗”的焦虑背景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制造机器人的人而不是被机器人取代的那一个。于是,父母想尽办法搜罗资源,竭尽全力各种培优训练,努力地幻想着能把自己的孩子输送到金字塔顶端。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长了一个适合学习的大脑,也不是所有的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潜能都能被培养成学霸,然而,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长都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一直在做一个有点违背自然规律的事,那就是把属于正态分布的绝大部分靠中间的人使劲往优秀的那5%上推,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和厌学脱不了干系”经由社会、学校和家长传递的焦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他们在学校的学习自然感觉压力山大,成绩好的看不上成绩差的,成绩差不多的互相防备着,生怕被同学超越;哪怕一起玩都时不时地被心中突然冒出的念头打扰“我的成绩不如他/她”。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再只是单纯的因为“他/她有意思,喜欢和他/她在一起”而是会附加条件“他/她对我有没有帮助,会不会浪费时间,值不值得交”。曾经有一个名校高中的班长,因担心校测考不了高分作弊被抓后,家长群的家长群起而攻之,指责其道德败坏影响班风。妈妈崩溃,自责教育失败,痛斥孩子给她丢脸。结果,孩子被诊断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休学在家。家长口头上鼓励孩子自由交友,心里却在暗暗思忖“这个孩子的成绩怎么样?”这无疑是在提醒孩子“只能交成绩好的朋友”。朋友圈蹦出一条晒娃信息,家长立马沮丧地想到“这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家长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同学间恶性竞争的背后推手之一。当然,并不是所有学校和同学之间都是只有竞争、成绩至上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事例也时有出现。在此只想强调,“同学间的恶性竞争会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学校和家庭都要鼓励和营造正面竞争的氛围:培养“孩子在可以关注到自身资源和优势的前提下,能够就事论事地看到别的同学的付出和成绩,不带有任何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不因一次成绩不佳便以偏概全否认自身所有价值,也不因取得一次好成绩就妄自尊大。”
“成为‘背锅侠'的电子游戏”人在遭遇压力和挫折的时候,终归要找一个途径去宣泄自己的情绪,成年人常见的方式是喝酒、抽烟、运动、聊天等,当孩子郁积的情绪不能一吐为快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渠道时自然选择了刺激、有趣又有现实感的电子产品。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是电子游戏害了孩子,让他们无心学习。真实情况是电子游戏只是为孩子不爱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是主要原因。曾听一个男生说,当在学校感觉到被孤立、被排挤或者被老师批评后回家玩玩游戏就好了(实际上是暂时不去想这件事了)。
“身处这样的社会背景,我们能做点什么”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下家长也知道孩子很苦,却很无奈,又不能和社会潮流对着干。但是,我们的情绪和对待社会的态度是自己能控制的,调整心态、管理好焦虑情绪,多和孩子交流交流,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多担待一些、伺机而动,和孩子一起寻找他们想要的应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多过滤掉一些来自社会系统的焦虑影响。
社会在变,孩子仍是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被爱、被接纳、被认可、有价值感。
参考文献:《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
文章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