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对比句式: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人如其名,他靠鉴别古董真假吃饭。
一日他收了一幅大涤子湖天春色图,来者提了一句“洗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画”,他没多想,凭着自己经验便买了下来。来看画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这么精的大涤子在天津百年难得一见,三人成虎越传越神。
世上的事,说足了这头就开始说那头。又有人开始传那幅画初看挺唬人,看上几遍就稀汤寡水,更有新闻说这是黄三爷一手造的赝品。
这可被人说中了心事,老板佟五爷架不住外头闲话,心里发毛,便找人打听人们传的那幅画在哪,拿出来分清楚真假。
结果还真有一幅一模一样的画,蓝眼一看就傻了,心下断定这是真画(两幅画没有一起对比着看)。
可他全靠名声吃饭,一走眼传出去就毁了,“看真假画这行,看对一辈子全是应该的,看错一幅就一跟头栽到底”
于是老板便偷偷安排人去把那幅画买回来,价钱高了两倍不止,这下铺子的名声才算保住了。
等到把两幅画并排挂在墙上,蓝眼才发现,这幅是假的,之前那个才是真的。(转折)
真是好大一个圈,最开始卖画的人早有言在先“好黄三爷也临摹过这画”说明有真有假,而黄三爷是冲着蓝眼来的,自己手里攒着真画却还去花天价买人家造的假画,手段真是高,绝!
蓝眼差点一口气闭过去,想明白之后卷起被袱卷儿离开古董店,再也没干这行。
这个故事的确精彩,开头介绍蓝眼鉴画一绝,铺垫伏笔是外头的流言闲语,转折是打听消息,悄悄花高价买假画,老板和蓝眼心理变化,高潮是蓝眼明白自己手里的真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想透彻,才明白这是黄三爷下的一手好棋,结局就是自己认栽走人。
一个完完整整的故事,文笔有味道,极具画面感,跌宕起伏,侧重人物心理描写和猜测引起读者好奇,最后真相大白,理清思路,这是一个故事结构。
而从蓝眼的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敬业,有水平的人,但对自己自信不够,关键时刻忘了两幅画一起对着看着了人家的道。另外,失误是常有的事,黄三爷就是专门造假的,心里自然没有什么真假之分,假得理所当然,假得潇洒自在。而蓝眼这么执着于真假倒把自己弄得很累,真画假画,只要它有欣赏价值,都算好画。
地老鼠:到处乱钻打听消息的人。大涤子: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
好嘴杨巴
杨七手艺好,好在哪呢?文里有一段写得我都流口水了。
“一般茶汤是把秫米面沏好后,捏一撮芝麻洒在浮头(动作,捏,洒),这样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没味儿。杨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洒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后又洒一次芝麻。这样一直喝到见了碗底都有香味。(千层茶汤)
他另一手绝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铁锅炒过,再拿擀面杖压碎(形状)。压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来(嗅觉)。芝麻必得炒得焦黄不糊,不黄不香,太糊便苦(味觉);压碎的芝麻粒还得粗细正好,太粗费嚼,太细也就没嚼头了(味觉)。这手活儿别人明知道也学不来。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写字画画差不多。”(纸上的色香味俱全!)
这样好的茶汤,也需要推销。“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可见销售,口才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一笔,再好的东西也活不起来。
他们这一做出了名,李中堂也来尝这道天津小吃。
“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动作),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神态),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动作),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细节,环境)。”
这一段描写极其精彩且毫不拖泥带水,动作神态和细节描写组合在一起极具画面感,可见李中堂对茶汤的排斥。
下面两段则是杨巴的心理描写,他知道思前想后才琢磨明白——李大人这是以为碗里的芝麻是脏土。
若是愚钝的人可能还摸不着头脑:大人这是唱哪出?发的什么脾气?
一般人肯定会澄清:这是芝麻,不是脏土。
而杨巴在短时间内已经转了几个弯:既说明了这是芝麻而不是脏土,又不伤李大人的面子。“只见他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是一阵响头。”
真诚,说明了事实,又护住了对方的面子,高情商。
即便是李中堂一口茶汤没喝,也赏了巨银,“杨家茶汤”改成“杨巴茶汤”,理所当然。
最大的启示是,凡事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即便是你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不必拿自己的观念责难对方,而是为对方想,怎么让他明白?怎么让他不丢面子?这才是高情商。
高情商和耿直,真诚完全不冲突,只要你明白自己本意是好的,婉转迂回是一种更高超的交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