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就想写一篇观后感,和她老人家比起来犹如天冠地屦,我还是想分享一下我浅薄理解。
刚开始看的时候其实我是不理解的,我觉得这就是老太太晚年的一本书,好像除了识字以外和其他老太太没啥不同,不敢走夜路记不住事情等等。
初期比较不能理解的是这本书中老喜欢写梦,感觉写的忽真忽假读起来有点费力气。如果能想到老太太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90岁的高龄,那就都能理解了。在第二部中用不少的篇幅在描述梦境,我想大概老人家是想表达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的理念吧。一个80几岁的老人,老伴生病、女儿生病,自己又是步路蹒跚,看老伴的时候看不了孩子,不能做到兼头顾尾,当然会像梦幻一般。
当看到她女儿和丈夫生病的阶段是压抑的。真的希望如童话一样,他们可以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但正如结尾所述,“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在看到他们上世纪30年代在英国就使用电做饭,热水器洗澡,甚至吃的是烤面包,他们在那个年代居然可以过上这种日子,令人惊讶。不得不说中国以前的知识分子是真赚钱呀,或者说是知识就是金钱。有句老话,穷富不过三代,我对这里“富”的理解应该是指的暴发户或者是勤于赚钱不重视教育的豪爹。真正富人不仅仅是金钱的自由,还有一种觉悟,就是重视子女的教育,在《我们仨》中,杨绛夫妇是及其重视孩子的教育的,我想这个也是他们可以和谐相处的原因,和孩子称兄道弟这太难得了,我想这是阿瑗(杨绛女儿)成为她“杰作”的原因之一。顺便也了解上海在上世纪40年度就开始鸡娃内卷了,所以作为普通人能为孩子的教育不卷吗?
跨世纪的对比,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出,杨绛先生是一家经历了多次的搬家,你看像不像在外地拼搏的我们,在买房前似乎总是在搬家。当然他们要比很多很多正在饥饿的中国人好太多了,好在他们确实用他们的努力报答祖国了,那个年代能挺过文革,并留下有影响力的书籍,那都是英雄。
其实本书中最值得学习的是杨绛家庭的相处模式,从未和老公孩子吵过架,面对强势的公公也是可以不正面冲突,让钱钟书去面对(挨训)。我对杨绛说她和钱钟书从来没有吵过架我是持怀疑态度,因为夫妻的事情存在不同意见的时候不去介入,这个在理论上太难了。但这也是我们最值得思考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