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很多人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了解这段历史的;而《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绝伦的人是谁呢?无疑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了。
在诸葛丞相流传下来的各种画像,和近些年的荧屏形象中,“羽扇纶巾”似乎是他的标配:
还有这样的:
但在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笔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却并不是诸葛亮。
答案就在这阙词的前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公瑾是谁?江东孙氏集团大将周瑜是也!
我们对他的印象,可能是这样的:
但其实,现在周公瑾的荧屏形象,也出现了“羽扇纶巾”款:
就像苏轼所评“千古风流人物”,周瑜先佐孙策建业江东,又在孙策死后,辅佐其弟孙权巩固疆土;赤壁一战,威震天下;之后还孜孜以求平巴蜀、进中原,可谓雄哉!
所以,建安十五年(210年),当36岁正值壮年的周公瑾猝然去世后,引发时人和后世的诸多猜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用“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和“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以3回的篇幅来延展“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桥段,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
而现代著名藏书家、资深三国研究大咖卢弼,则言“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将矛头引向了东汉权臣曹操,和我们一直在进击中的刘皇叔!
更有甚者,刘备在与周瑜接触过后,认为:“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啥意思?周瑜在长期掌军权,又是特别厉害的角色,岂能甘居人下?!
那么,周瑜英年早逝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悦史君将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鲁肃等相关5人,一一具体剖析,给悦友们得出一个明确而简洁的答案!
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
为了塑造诸葛亮的不世英才,《三国演义》从“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用了整整11章、近十分之一的篇幅(共120回),将赤壁之战变成了诸葛亮的个人秀场,让时年28岁的他初出茅庐,就得以“封神”。
可实际上呢?《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光辉事迹: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到后来的“孔明借箭”、“诸葛祭风”、“智算华容”等,不是嫁接刘备、孙权的作为,就是与史无据的演绎;而在《三国志》等官修史书中,34岁的周瑜才是赤壁之战中的绝对主角,这也成了他的巅峰之作。
那么,周瑜是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呢?有了上面的经验,我们先来看《三国志》中的记载吧。
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提到诸葛亮的地方只有一处:“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这里悦史君用大白话来一遍:刘备再一次被曹操打败后,在当阳遇到了孙权派过来的谋士鲁肃,两人一合计,决定联合抗曹;刘备就派诸葛亮去见孙权,孙权后来就派周瑜、程普等将领和刘备一起去打曹操了。
那么,诸葛亮去见孙权的时候,周瑜在哪里呢?《三国志·周瑜传》中没有交代。
不过,《三国志·鲁肃传》中有一句:“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这里悦史君再用大白话来一遍:当时周瑜奉命驻守鄱阳,鲁肃劝孙权把周瑜召回来,和刘备共同抗曹。孙权就让鲁肃协助周瑜,一起谋划联刘抗曹事宜。
嗯,现在明显了:诸葛亮去见孙权时,周瑜还远在鄱阳;等诸葛亮和孙权谈完后,孙权才在鲁肃的建议下,召回了周瑜。好吧,他俩压根就没见面嘛!
再者,就算他们有机会见一下,以诸葛亮的聪明绝伦,他会在大战前夕针对早已成名的主将搞小动作吗?这有点可笑了;顶多“久闻大名”、惺惺相惜吧。
至于《三国演义》中,“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出场的刘备部将赵云、张飞、云长等人,都是奉了军师诸葛亮的调令,愚弄了孙权方面的周瑜等人和曹操方面的曹仁等人,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等地,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还被罗贯中老先生评“几郡城池无我分,一场辛苦为谁忙!”
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周瑜、程普等人挟赤壁之胜的余威,与曹仁部争夺南郡,根本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事儿!而刘备后来占有的荆州五郡,除了一小部分地盘是和周瑜等人各打各的,没有交集,其他都是问薄脸皮的孙权借来的。所以,“孔明一气周公瑾”是假,只能说罗贯中老先生脑洞很大。
《三国演义》中,“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说的是周瑜定下美人计,诱刘备过江,与孙权之妹孙尚香成亲,以此为饵扣押刘备。刘备的贴身侍卫赵云受诸葛亮密囊,一次次粉碎周瑜的计谋,最终刘备成功带孙夫人一起逃回荆州;周瑜带兵追来,还中了诸葛亮之计,不仅没有赚到半点便宜,还被刘军士兵取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导致箭疮复发。
然而,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嫁妹妹孙氏给刘备,是孙权的主意,与周瑜无关:“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也就是说,孙权不过是出于政治联姻,将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妹妹孙氏嫁给了刘备。
不过,刘备到吴郡(今江苏苏州)找孙权接亲时,趁机囚禁刘备的主意,倒是周瑜出的:“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也就是说,周瑜的意思是把刘备控制在手中,然后再去进攻关羽、张飞等人,基本就胜利在望了;可我们的孙仲谋前怕曹操后担心刘备,拒绝了周瑜的建议。
那既然周瑜的妙计没被采纳,刘备大大方方地带孙夫人走就好了,需要诸葛亮强出头吗?!所以,“孔明二气周公瑾”,也是子虚乌有了。
《三国演义》中,“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讲周瑜为报“孔明二气”之仇,想以假途灭虢之计取回荆州,却再次为诸葛亮识破,周瑜回到柴桑后性命垂危,高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亡。
可“孔明二气周公瑾”本来就不存在,“三气”自然就虚无缥缈了。
综上,“孔明三气周公瑾”,只是罗贯中老先生出于神话诸葛亮的目的虚构的,与史无据;一句话:周瑜之死与诸葛亮无关。
刘备:小哥你骨骼精奇,别坑我?!
诸葛亮和周瑜接触不多,我们刘皇叔,倒是和公瑾打了好几次交道,还差点被他绕进去。
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对刘备与周瑜的第一次见面,有这样一段记载:“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於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曰:‘何以知非青徐军邪?’吏对曰:‘以船知之。’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讬於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
这么一大段,悦史君用大白话将重点捋一下:刘备日夜担心曹军来攻,听说周瑜率军队联合,就过去和他面谈;得知周瑜只带了3万人马,刘备觉得太少了,但周瑜一脸自信地说够了,让刘备等着看他如何击破曹军;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人率2000余人,不听从周瑜的号令,以保证进退有数。
当然,赤壁之战的结果悦友们都知道,我们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一下,刘大耳开了眼界,对公瑾的评价来了:”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啥意思?刘备说周瑜是英雄人物,根本就不是当部下的人,很快就会成为一方枭雄。
后来,周瑜和刘备还有三次或明或暗的交集:其一,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就是说,周瑜攻下南郡后,按照孙权的意思,分了一部分给刘备;可刘备嫌太小了,后来又从孙权那边借了荆州几个郡。
其二,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周瑜献计,请求孙权趁机将刘备好吃好喝好玩囚禁起来,但孙权没答应;估计刘皇叔受到1万点伤害!
其三,周瑜请求孙权派他攻打益州,孙权也同意了;益州是哪?就是后来蜀汉的根据地巴蜀啊!就在出师前,周瑜死了。
这样看来,刘备的嫌疑也不小啊。不过,悦史君认为,这些疑点都可以排除:首先,刘备认为周瑜很厉害,但他自己本身也很厉害;其次,周瑜分给刘备的地盘小,刘备很清楚,这种事情周瑜也做不了主,所以他后面找的也是孙权;再次,周瑜献计囚禁刘备,孙权没同意后并没有实施,这个事情刘备当时可能并不知道;最后,周瑜要攻打益州,当时的刘备也是没办法的,毕竟,他没有合适的理由提前打益州啊!
综上,刘备与周瑜之死,也没有关系。
曹操:输得这么惨,没面子?!
赤壁之战的惨败,使曹操痛失统一天下的机会,他对胜利方——孙吴联军的主帅周瑜,自然是恨的牙痒痒。
但我们曹孟德是这么评价的:“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啥意思?赤壁之战是因为当时很多北方士兵到了南方不适应,不少人生病了,我老曹自己烧了船走人,却让周瑜这小子得了虚名;好吧,曹孟德你赢了……
可赤壁之战后,周瑜并没有打算放过曹操,南宋文学家陈亮对此有感叹:“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
是啊,和曹操一样,周瑜也是志在天下啊!
唐代诗人杜牧在绝句《赤壁》中,别出心裁一句神来之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好吧,我曹孟德确实爱美女,大乔小乔都是美女哇!
不过,列举了这么多,悦史君还是可以直接下结论:曹操与周瑜之死无关。因为,这些猜测都以史无据;而且,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战略重点已经是经营北方了!
孙权:部下资历太深功高震主?!
周瑜是孙权大哥孙策的好兄弟,孙策曾言:“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而且,在孙策建业江东的过程中,周瑜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大哥孙策遇刺身亡后,19岁的孙权接了班,树立威信和稳固江东根据地,主要还是靠比他大7岁的周瑜;而孙权的母亲吴夫人,也要求孙权把周瑜当成兄长来看待。
而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大获全胜,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威望;对此,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凭吊周瑜时,有形象描述“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
前面刘备说周瑜很厉害,不可能长时间居于人下;而清代翰林院编修王懋竑也说:“周瑜雄略似孙伯符,有并吞中原之志,而不专于自守。”
这么厉害的下属,孙权会不会因猜忌而下手干掉呢?
悦史君觉得,这个问题得把时间拉长一点来解答:周瑜去世后,孙权失声痛哭:"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随后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丧礼隆重。
周瑜的长子周循,娶了孙权与步夫人的女儿孙鲁班;周瑜的次子周胤,娶了孙氏宗室的女人;而周瑜的女儿周氏,则嫁给了孙权的长子、后来的东吴王朝皇太子孙登。
试想,如果孙权真的有心害周瑜,他为什么不斩草除根,反而用接下来的几十年,和周瑜的后代联姻呢?
综上,孙权与周瑜之死无关。
鲁肃:年纪比上司大的下属,尴尬?!
本是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豪族的鲁肃,因散财举义,被周瑜推荐给了孙权,从此成为孙权的重要谋士。
在周瑜生前,鲁肃一直是作为他的副手形象出现的;虽然鲁肃比周瑜还大3岁,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因周瑜资历深那么简单。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现代作家张爱玲的祖父、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婿、晚清名臣张佩纶也说:“若公瑾则赤壁之后旋没巴邱,世之称公瑾者第曰胆略兼人而已,不知公瑾之才实一世奇才,而驾乎三国群贤之表。”
他们的意思都一样:周瑜的各方面水平,比鲁肃高多啦!
周瑜死后,接他班的人正是鲁肃。那么,鲁肃会不会因为上司周瑜太厉害,想早点抢班夺权呢?
悦史君认为,没有这种可能:其一,这些猜测与史无据;其二,周瑜对鲁肃有引荐之恩,而且常年统兵在外,双方矛盾不大。
综上,鲁肃与周瑜之死无关。
周瑜之死真相大揭秘
乖乖了个乖乖,5个大咖都排除掉了,周瑜还能怎么死呢?
在《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悦史君挑核心内容,用大白话说一遍:周瑜请求出兵攻打益州,孙权同意了,于是周瑜快马加鞭回江陵做准备,结果行军到巴丘时就病死了。可是,周瑜怎么会突然病死呢?
悦史君来说道说道:第一,从初平二年(191年)开始,周瑜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到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时,已经戎马生涯近20年,身体机能消耗自然比一般人多;第二,周瑜在与曹仁大战南郡时,“会流矢中右胁,疮甚”,这个新伤口对他来说,也是一颗定时炸弹。
到这里,结论已经出来了:周瑜就是因常年积劳成疾、旧伤已多新伤未愈,导致英年早逝。
末了,悦史君还要为公瑾多说一句公道话:他绝非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人!
曹操曾派蒋干去游说周瑜,蒋干回来复命:“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老将程普仗着资历深,处处给周瑜使小性子,结果呢?程普的评价是:“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还是用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来做结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