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古往今来,多少贤人志士都在论语中受益匪浅,无知的一线小老师只愿守着本职,在捧读中汲取,审视自己的行为,面对教育,努力着无痕并从容一些!
读着读着《论语别裁》我痴迷孔子的“席地教育”,时时教育,处处教育,不留痕迹的教育;想起苏格拉底的“街头教育”;陶先生“四颗糖”的的教育故事。脑子里蹦出一个个类似于“茶馆”,“聊天”的词。《不着痕迹的善人》一节,“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深受启发,在无痕教育的摸索中顿悟:育人之道,不着痕!
陶行知说:“教育即生长”。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并非未长大的人,他们的儿童期本身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任务是保护这种价值,无痕教育就是要尽可能给予孩子内心生长最需要的阳光,如果做不到,至少不要挡住阳光。教育要潜入。实践中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常常失败或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各种各样,但,追根溯源,我们常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教育,而孩子的本性是最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甚至是排斥的。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了。无痕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感受不到你是在教育他,而他却真真实实收到了教育的效果。孩子们便忘记了他们是在接受教育,而教育确确实实地发生在他们的身上,甚至根生在他们的生命中。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何尝不是,教育更应该注重心灵感应,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我们的心灵就会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事实上,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师生间的心灵碰撞,让教育在无痕中撼动心灵,拨正心的方向,将教育植入生命的灵魂深处。
教育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但是,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老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长成他自己,而不是显示教师的聪明与才华。何况,在孩子面前,我们向他们学习的还有很多。
真水无香,真爱无痕!当我把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时,我的爱更应该如呼吸般自然,和谐,不留痕迹,身为一名老师,这是我更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