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抽空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手头的工程从MRC转成了ARC,然后陆陆续续地修复一部分因为转ARC引起的内存泄漏和崩溃,到目前为止工程也算是比较稳定了,抽空记上一笔。(虽说这种事情这辈子估计都只会做这么一次了,但是可以留点经验给后来的童鞋)
这个工程启动于12年底13年初,一开始人手少工期短,需要尽快地出demo,同时抱着对面世才一年多的ARC不太信任的态度沿用了最熟悉的MRC。但是随着工程投入的人手增多,使用MRC的各种缺点也暴露无遗:
零星的内存泄漏增多,导致每次发版本之前都要捋一遍:费时费力不讨好。虽然我一直觉得iOS下这种零星的内存泄漏并不是多大的事,真正压死一个App的泄漏永远是某些Bitmap的泄漏。但是这种零星泄漏仍旧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还是需要解决一下。
无法享受到ARC下weak关键字带来的好处:总有童鞋忘记在对象析构时去置空delegate。系统控件如UIScrollView,MKMapView的delegate仍旧需要自己释放,但是自定义procotol并将属性设为weak的delegate就可以获得weak属性带来的好处。
ARC下编译器对于retain cycle的检测更为严格。(个人使用后的感觉)
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库只提供ARC版本,虽然打标记可以解决问题,但增加了无谓的工作。
基于以上4点理由,于是选了春节前一个月高风黑夜悄悄地完成工程的ARC转换。23333333333333333
准备工作
1.一个MRC模式的工程。(嗯!)
2.一个合适版本的XCode。(你是鸡丁?不,我是喜儿肉丝)虽然XCode4之后就支持了ARC的自动转换,但是对ObjC++的支持却还是在XCode5之后。
3.一台性能彪悍的机器。个人悲惨经历:某天下午用自己那台老爷机做了一次转换,结果在最后一步机器直接卡死,重启后XCode也无法使用,最后只得重装XCode了事。
使用XCode做最基本的转换
1.开启即使出错也继续编译的选项:”Preferences” -> “General” -> “continue building after error” 。当转换开始后工程将出现大量的错误,与其每次fix一个错误再来一遍,还不如一口气让编译器把所有的错误都先汇报出来,再一一解决。(我们的工程大约20来万代码,检查出了近200个错误)
2.检查第三方库和自己的代码。对于第三方库,有ARC版本就进行替换,没有则打上-fno-objc-arc的标记(当然如果第三方库比较简单,也可以直接做转换)。而自己的代码则推荐全部做ARC的转换。
3.使用XCode提供的Convert to Objective-C ARC功能,选择当前需要转换的工程并执行。
4.正常情况会出现比较多的错误和retain-cycle的warning,推荐优先解决掉所有error,而warning暂时不处理,等转换完毕编译通过后再进行处理。而error和warning一般也就是下面几种情况:
对于NSObject和CF对象没有使用bridge cast,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按照XCode的推荐方式进行fix即可。
原来MRC下使用了ARC下不允许使用的方法,如NSMakeCollectable。
原先使用__block关键字避免循环引用的地方在ARC往往会引起循环引用,原因是__block在MRC和ARC下的语意不同,MRC下生成的__block结构体内只是简单地指向原值地址,而ARC下则是由__block结构体持有了原值,使用__weak进行修改即可。
处理完毕后重复第三步直到顺利编译通过。
后续处理
完成前面的步骤整个转换就算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但是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去的任务更加艰巨,更需要认真对待。
1.检查工程内的所有文件,包括是否设置了合理的编译选项和被包含在工程内:XCode似乎有个bug,在转换完成后部分文件会被移出工程,部分文件原先打好的-fno-objc-arc标记也会被重置。
2.运行Instrument,检查内存泄漏:此时存在的内存泄漏大多是一些对ARC不适用的MRC写法。典型的情况便是将delegate作为类内部成员变量,在转换为ARC后系XCode并不会在这些变量前面打上weak的标记,导致了循环引用,需要自己手动添加。
3.对你的程序进行冒烟,尽量走完主流程,检查是否有必现崩溃。一般都是由错误的bridge cast和使用MRC时的不规范写法引起:如万恶的[self retain],在ARC转换时XCode直接去掉这句话,这样就导致原先依赖于此的类往往在初始化后就直接被释放,造成野指针访问。(吐槽下,无论是MRC还是ARC下,自己去拥有自己这种做法都是不太好的做法)
4.扔给QA继续测试……23333333333333333333333
原文链接 MRC工程转ARC工程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