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上长远一些的事只在考虑一点,我们的长期增长方案是否合理?我们面向非目标人群花大代价获取来的用户,是否最后能筛出目标用户?如果不能,那我们的获客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问题是增长的问题,所以我开始重看黑客增长方面的书。但是分析完之后,发现这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也是单位经济模型的问题。想到商业模式的问题,我才发现自己这块并没有好的信息源,只是一时想到张潇雨,于是开始看他早期做的醉创业。
今天看了大半天,感觉看完有点脑袋空空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腔太重,感觉没太看明白说什么,没记住。另外就是认知不同步,他翻译的大多数是我知道很重要的事,但是离执行层更远一些,而我现在需要更落地的东西?
不过我还是打算把《创业维艰》重新看一遍…我当初对它的定位“创业字典”,现在该查字典了。
————
生活小记录。
房车门白天一般是不锁的,今天下午有人竟然直接开门要进来,发现有人之后他迅速逃窜,我追出去骂他,他倒是老实道歉了,但脸上嬉皮笑脸的,被我再度喝止。
这算啥房车的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