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高中时的一次政治课上,老师第一次和我们讲经济规律,说商业活动的本质是交换。自己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时很诧异,因为自己平时接触到的商业活动都是用钱去买东西,当时就想买怎么可以说是交换呢。但是转念一想,确实又是如此,我用手里钱去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就是交换么。自己十几年来一直进行的贸易活动居然一直没有搞清楚其真正的含义,那时对自己真是又气又恨。这就是一个活得稀里糊涂的人最可惜的地方吧,身处丰饶之中,却倍感饥饿,但又不知从何处下手。那时我开始意识到其实有很多道理不是有多深,而是我们的大脑都忽略了,要注意保持对思维的思维。之后的自己虽然有刻意加强这方面的意识,但总是半途而废,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所以直到现在自己还是这样的迷茫。长期这样的生活形成的思维是非常情绪化的,因为没有理清事物背后的真正原因和逻辑关系。就像只靠背书和满足于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不去思考内在的逻辑结构,一旦遇到有关内在联系的问题,就寸步难行。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不断反思,不仅反思事物,还有思维本身。
但是思维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一旦形成,就像火车轨道一样,只能在上面运行。但一个人将自己的之间尝试在不同的轨道之前进行联接,让火车尽可能在各条轨道上交替行驶,同时多铺设轨道,将其间的间隙填满,让思维利用率不断提高。对于思维的方法,自己也学习也一段时间,感觉网上的课程教会的东西都是别人通过其他基础性学科得出的方法论。有时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论来进行指导,特别是认知心理学。
除了上面的方法之外,还有就是将内心的想法全部都写出来,不管是什么。写下来之后,再将所写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再不断进行调整、删除等,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前进。很有可能在阶段性的学习中看不见任何成果,甚至会产生较之前反而退步的感觉,其实都是正常的现象。想想新买的车子开始的时候都是不趁手的,过了一段时间才会适应。在适应之后,就可以进入突飞猛进的快速学习期了。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除非必要情况,否则不要让自己的劲头缓下来,毕竟打铁趁热。我们所做的一切,无疑都涉及到思维的改变,不仅仅是从思维本身上去考虑如何改变,还可以从行为上考虑,以行为倒逼思维改变。有点类似于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同时进行对比,最终做到投入的精力与收获的成果正比例相关即可。
这样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与以前不一样了,特别是遇到曾经遇到的情况,将曾经的做法与现在的相比较,那种看透事物背后原因的感觉真心是爽爆了。愿我们都能成为思维上的挖掘者,不断将自己的思维打磨成分析解决问题的利器,让自己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获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