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
课堂,和未来有关:
1、课堂上发生过什么,课堂将会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不能不思考。
我思:可是,实话说,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去思考过,每一节课都只是想着要完成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2、课堂上,我常想:这些儿童和少年,这些未脱稚气的青年,现在他们坐在这里,几十年后的某一个时刻,他们的思绪忽然飞回童年的课堂、青春的教室时,脑海中会闪现什么样的瞬间,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3、有时,我也会想:教学,像是长途跋涉,带着一群儿童、少年,或是稚气未脱的青年,往前走,有时停下休息,偶尔也会绕点儿路,甚至会走错路;虽然可能熟悉这段路,但每次带着不同的人,他们最终要去不同的地方,我带领他们,直到他们有勇气踏上一段陌生的路,甚至去冒险。他们视我为同行者,抑或是智慧使徒,要在遥远的未来,当他们回望人生时才能判断。
4、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教师的全部努力,经过漫长岁月之后,才能从人的教养、习惯方面看到一点点作用,而追根溯源,却又未必能说清。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
我思: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
5、在课堂上,所有人都在“学”,包括讲台边的这个角色。“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
6、教师首先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才有可能去唤醒别人,才能有面对生命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发生。
7、教师在每节课上都有“打底子”的意识。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在不同的阶段正确地“教”,就能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每节课,都和未来有关。
8、简约的教学,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关注;繁复的教学,试图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又形成了“灌输”。
9、一上课开始,我就会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如果有人提问,不管他问什么,我都表扬。会“问”,个人的思考开始了,“学”才成为可能。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会学”的学生。
10、没有多读多思,比较、筛选、判断的能力就无从说起;豁然开朗的“悟”也就不可能。教师教学时往往会忘记,只有自己踮起脚来摘到的果子才能形成深刻记忆。
教育要教会学生思考,而不是把他们格式化后,复制教师的思想。
11、我觉得,在课堂上,只要不妨碍他人,学生有“想”的自由。没有必要把他固定在教室里——我无法让他走出教室,但我允许他的心飞出教室。
12、教育者必须明白:学习,不是生命的全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在独处时寻找快乐,教会学生在个人空间内培育趣味,这些,也是教育的任务。
学生时代,就能自主安排个人时间,也就能在未来选择前路,寻找快乐和幸福。
13、教会学生“课外”如何渡过,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课外,长大后他知道“业余”如何度过,比成天讲“应试”要有用。
14、学生学习需要一个情绪平稳的环境,认知与接受、思维发展、经验形成、能力培养,都需要“静”;考试、测验过密,平静的环境没有了。
15、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在成长中,有过不同的故事。现在他们同坐在一间教室里,对教师的教学,他们的反应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始终想到“不同的人”,所以我知道无法用一种办法去教所有的人。
16、在成长中,教师品格的色彩有可能涂在学生的精神底色上。
17、我不愿在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当教育无用时,惩罚会令他们记忆深刻。
18、所谓“境界”,可能是“教”不出来的。因为那是一个人的生命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世界的追求,教育者必然束手无策。
你的学生能凭诚实的劳动自立,操持家庭,养育子女,享受生活,成为合格的公民,这就是教育所要做的,这就是我一个教师的职业追求。
19、诗和梦,这是童年的底子。
教育不能培养“无恶意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