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地方早已不是那个样子了,那一排瓦房已经成了一座座高楼,那里的人早已不复存在,那里的故事却还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小时候的日子是那么无忧无虑,我妈喊我吃晚饭,我会迅速奔回去,拿起大碗盛满饭菜,然后瞬间消失在我妈的视线中,又跑去和小伙伴们继续边吃边玩, 跳绳啊,捉迷藏啊,踢毽子等等。以前没有手机的我们真得是很开心,直到天黑了,才会拿起我的大碗慢慢优哉游哉的回家,我感觉那时也没有那么多作业,小学的时光是真得感觉每天都在玩。
我记得她的家是那排房子的第一间,她一个人住,我那时不知道她多少岁,现在想起来估计得七八十多了吧!她的腰都弯了,笑起来嘴里没有几个牙齿了,感觉她很爱笑,眼睛眯眯笑,甚是慈眉善目,但是她的人生其实是很悲惨的。有一次我和一个比我大两岁的邻居姐姐走在一起,她手里拖着捡来的一大捆柴,正在吃力地拖着,我们从小就被老师教导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我们立马冲上去帮她把柴拿回家了。她的房子是这一排唯一没有电灯的,那时候天有点黑。但是也只有她家门前有一大片菊花,是那种开得很大一朵朵的白色菊花,我再也没有见过哪一家有这么一大片的菊花了。不知道我怎么就说这菊花好好看,她就弯着腰给我摘了一大把菊花,回到家我就找了个塑料瓶给养起来了,淡淡的菊花香,让我会想起她那温暖的笑脸。
她活得就像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但是事实上她有有儿有女。女儿的家距离她不过走路两分钟的路程,但是现实就如相距两万里那么远。在那个年代女儿家是一栋五层楼的楼房,还开着小卖部。女儿的模样可以看出年老的她年轻也是个标致的妇人,但是残忍的岁月,在她脸上无情的留下深深的皱纹,加上常年烧柴火的缘故,她的脸和手黝黑发亮,但这并不妨碍她那种岁月静好的美。她的女儿偶尔会来看望她几次,但并没有让老人住进她那宽敞的楼房。老人自己住的房子是小木屋,低矮又潮湿,那个年代几乎都是水泥地板,而老人的家里依然是泥巴地,尤其是下雨天,屋里偶尔漏雨,简直不能想象老人是怎么生活下去的。
街道附近其实一直有个年过半百的男疯子,是真的经常会发神经,会随便拿起地上的石头砸人的,全身特别脏,但是偶尔也会穿得很干净。后来慢慢得知其实他就是她的儿子,据别人说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劳动下乡,走夜路碰到鬼吓傻的,真相不得而知。他经常出没在附近的街上,小孩在看见他都会连忙迅速逃离。偶尔也会看见他有时会头破血流,他的神情呆滞,偶尔笑起来也会很恐怖,真不知道他受了什么刺激才会这样子,一辈子就这么疯疯癫癫的活着。作为母亲的她,总是尽力想要好好照顾儿子,但是早已神志不清的他竟也会动手打年迈的她,但是她从不有任何怨言,依然看见儿子就会很开心,把好吃的留给他吃,把每次搞得脏得不像话的他洗的干干净净,还顺带理个发,那时候她忙碌而又开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门前的的菊花也慢慢不在开放,老人悄无声息的走后,神奇的是他再也没有在附近的街道中出现。生活就是这么继续着,有的人感觉一瞬间就消失了,我们都还来不及发现,这些人就已经走远了。
人生短暂,亲情是陪我们走完人生的最大动力。倘若每个人都变得冷漠无情,那么这个世界想必也会离世界末日不远了。不管怎样,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给予别人最大善意,何况自己的至亲。父母不管这样都是给予我们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能力报答他们吗?无论那个年代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真希望每个人天生就有一颗孝心就好了。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够如父母宠爱孩子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生才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