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一直沉浸在研学旅行的收获中,暗自欢喜。
今天上午,爱心班的语文课,突发奇想采访学生:“这几天的研学旅行,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问题刚一出来,我们班的常小楷同学就率先举手,我就点名他跟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研学感受。
“这几天的研学旅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是:‘三孔’太大了,走路太累了,饭太难吃了,还时不时下雨,真是烦透了!”常小楷的答案一连串几个排比句,说得很流利,但是,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我的天呐,怎么会这样!
对这个问题,我曾预设了好多种答案,就是没把他说的这个答案预设在里面。我以为,孩子们肯定说:这几天的研学旅行收获很大,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也加深了对孔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等等。
让我不解的是,孩子们对常小楷同学的答案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居然掌声经久不息,不停地用“嗯嗯”“是是”来表示赞同。我顿时傻了!
这是怎么啦?我实在没想到,我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这次研学旅行的场景,突然之间我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研学的一幕幕又在眼前重现了:
想起参加研学之旅出发前的情景:每个孩子都是家长带着大包小包送到车上,找好座位,家长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每个孩子都带了足够吃的零食,可以供他们途中享用;每个孩子都带着一部手机还有充电宝,可以保证电话畅通;每个孩子都带了足够多的零花钱,可以任意消费。
想起研学旅途中的情景:坐在车上的大多数孩子都是一边嘴里吃着零食,一边眼睛不眨地玩着手机,有的玩游戏,有的看电视剧,有的跟别人聊QQ,放眼望去,都是地地道道的低头族。尽管多次提醒他们,坐车玩手机危害多,但依然挡不住他们玩手机的热情。
到达目的地,该吃中餐了。饭菜已经摆好,我觉得很是丰盛吧:一个桌十几个菜,一大份米,一大份馒头。我们老师吃得津津有味,不少孩子却吃得龇牙咧嘴:这个菜太难吃了,那个豆腐太酸了……挑三拣四,结果剩下了好多菜和馒头没有吃,然后,一个个跟老师说“没吃饱”。
看见了超市、小卖部或者路边摊,许多孩子便一哄而上,买了一大堆零食,吃得津津有味。每到一个景点,围在小卖部前买零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孔府、孔庙、孔林参观的时候,导游们讲解得很认真,可是认真听导游讲解的孩子却不多,他们要么疯疯闹闹,要么眼睛不停地瞅着“哪儿有卖好吃的?”
我和几位带队老师不止一次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被好生活毁了呀!生活太安逸了,他们就只会享受,不愿吃苦了。
在去参观孔林的时候,天气似乎想考验一下孩子们,竟然下起了雨,看着还有长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还下着雨。不少孩子开始不停地抱怨“累死啦”“脚疼呀”“走不动啦”“不去孔林了吧”……
我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可以锻炼一下孩子们的意志力。让他们克服身体的极限,激起他们挑战自我的勇气,但是,无论怎么鼓励,好像都激不起他们的斗志了。
最终,冒着雨去了孔林,没走多远,就返回了。因为大多孩子不愿意再往前走了。
回程的路,孩子们走得很快。因为可以结束了,可以回酒店休息了。
我记得 2018年6月23日到30日, 王君老师记录过一次研学旅行:清澜山全体师生(含幼儿园)飞赴鄂尔多斯,开启本学年的第四次研学——穿越库布齐沙漠。其行程之艰,困难之多,挑战之大,超越我以前的任何一次跋涉。从沙漠中心回到烟火人间,心绪难平,深感沙漠行走,乃真考验也,其“可死”之法甚多。比如:被晒死,被渴死,被累死,被脏死,被孤独死,被蠢死,被气死……而其中“被晒死”“被蠢死”“被气死”感触更深,故,写文以记之。
在大沙漠,阳光是上天最豪爽强硬的馈赠。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我们都“沐浴”着隆重的日光穿越沙漠。我不知道具体的温度。我只知道,7月初是库布齐最炎热的时候。我猜测白天大部分时候室外的地表温度已经超过了60度。而正午的地表温度,绝不低于70度。教练让我们脱了鞋感受一下。我的感觉就是脚板瞬间就要被烤熟。
特别坚强的王君老师都这样描述那次旅行,孩子们又是怎样的感受?假如让我们这群孩子去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又会又怎样的表现。
我无法可想。
我看过一篇评论,说的是,越是有钱,越是有知识的家庭,越是注重孩子的吃苦教育。反之,越是贫苦家庭的孩子,孩子越是娇惯,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却培养了一群白眼狼。
我看过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一个中学生因为捡破烂的母亲没能给他买一双千元的名牌鞋,在学校门口对母亲大打出手,看门的保安实在看不下去了,出手教训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在网上引起了很强烈的争论。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存在问题的家长。无底限的溺爱,不是爱孩子,真的是害了孩子。
写完此文,有点迂腐,有点老古董的我,依然在杞人忧天:孩子们,你们的未来,怎么办呀?
耳边似乎响起了鲁迅先生振聋发聩的呼声:救救孩子!